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管理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阐述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必要性,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必要性;策略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概述
1.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主要目的是满足水利管理工作需求,灵活利用工程管理技术,从整体上提升水利工程运行效率。管理现代化包含的内容较多,如管理方式、管理思想、现代化硬件等,灵活应用当前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
1.2精细化建设。精细化建设可以有效促使当前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以原有的常规管理模式为基础,利用有效的措施促使管理工作逐渐深入化,实现工作的有效落实,并降低当前的管理成本,降低资源的损失,提升管理效率。
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必要性
2.1符合我国水利行业实际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水利事业单位众多,如果强行施加一个硬性标准,过分强调管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等技术手段,必然会导致整个行业技术投入成风。过分的关注科技必然会导致对管理者自身人文素质要求的松懈,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不仅要求水利工程科学技术的更新,更要求整个行业对管理者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必然会创造出友好的行业氛围,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
2.2符合水利工程管理的考核要求。目前水利行业对水利事业单位考核标准包含了各个方面,考核内容不仅包括水库、河道、泵站和水闸等工程设施,而且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也是水利行业考核水利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标准,这个标准要从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手段的科学性以及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运行的安全性等各方面进行考核。
2.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符合现代治水思路。现代水利工程主要有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力资源以及水利与民生等方面,这是当今时代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更是水利行业的发展目标。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基础设施是根本,管理是保证其完美运行的重中之重,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才能有充分的水利资源,只有合理利用水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策略的分析
3.1管理体制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中,注重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是非常必要的。即首先,在管理体制建设中,需从多角度,即水情水环境管理、设施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调度管理等层面入手,细化管理流程。同时,在管理流程明确界定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避免管理漏洞问题的凸显。其次,在管理体制建设期间,需遵从“因事设岗”、“精简高效”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即明确界定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最终形成分工合理、相互监督的工作局面,达到精细化管理作业实施状态。同时,为了调动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积极性,需构建岗位聘用制、薪酬制、绩效考核制等,其中,岗位聘用制的完善需调动全员上岗,而薪酬体系的设置,应细化为若干个薪酬等级,然后,借助薪酬等级的细化,调动员工工作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次,在管理体制完善过程中,为了迎合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作业实施需求,应逐步构建由工程管理、部门绩效、岗位绩效组成的三级考核管理机制,并在实际考核中,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日常管理、重点项目管理、综合性管理等,同时,结合各个岗位工作情况,细化考核结果,最终由考核制度带动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2管理手段建设。首先,在监视系统构建中,应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构建计算机网络、动态远程监视监控系统、实时水情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实用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等,而后,允许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借助信息化平台监视河流流势、大坝、闸门运行情况等日常管理,同时,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对各个监控点图像、语音、数据等信息进行采集,然后,结合远程视频技术,对闸门启闭等操作进行统一调度与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其次,基于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的基础上,需完善工程监测设施,同时,注重利用定点监测与移动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观察水利工程中渗水、沉陷变形、裂缝等情况,且将监测信息传输至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对信息作出迅速反应,达到最佳的工程现代化管理状态。再次,在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作业种,应结合信息安全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地理编码、GPS技术、GPRS技术等,构建维修养护巡检系统,继而在系统操控过程中,利用其位置查询、巡查问题上报、信息查询、问题协调处理、考勤等功能,程序化、精细化完成日常管理工作,避免工程建设安全问题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由于水利工程项目中拥有海量作业信息,因此在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作业中,需建构安全评估系统,即由安全评估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模型模拟工程实体、水流运动等自然现象,最终科学评估工程运行中的问题,达到高效性水利工程管理效果。
3.3管理队伍建设。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注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是非常必要的。即在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过程中,应针对现有职员进行培训与教育,同时,突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并运用刚性制度与柔性制度相结合的方法,让员工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继而更好地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做好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工作。此外,为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需在管理队伍建设时,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其中,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需强调对员工新知识与业务能力的训练,从而挖掘员工潜在能力,推动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落实。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应在人才队伍建设期间,培养复合型人才,即保证管理人员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系统管理、水利工程知识、精细化管理知识等多项技能,就此达到最佳的工程管理效果。
3.4运行管理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应构建全面的决策支持库,同时,完善支持库内国家法律、有关政策、法规、历史处理经验、专家评审意见、流域规划、工程规划布局等内容,并注重依照不同的工程管理模式和运行管理情况,分类管理决策信息,以期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期间,如若遇到水灾、干旱等问题,可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此外,在水利工程现代化运行系统构建过程中,也应向决策支撑系统输入工程管理考核情况、工程管理技术、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等相关信息,然后,在多元信息支撑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拟,由数学模拟判断各种决策方案的可行性,且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执行方案,同时,以可视化形式展现出来,为决策者研究、讨论、决策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与发电、灌溉、养殖等工作需求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创造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环境,同时运用计算机技术等,构建远程、动态监控平台,实时了解水利工程运行情况,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石学诚.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
[2]韩玺吾.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讨术[J].长江大学学报,2016
[3]翟志娟等.浅谈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J].水利规划设计,2015
[4]赵文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讨[J].智富时代,2018
论文作者:徐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精细化论文; 化与论文; 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