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论文_黄竞铖

刍议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论文_黄竞铖

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90

摘要:近年来,遥感技术的提出以及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促使其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合理利用遥感技术,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地质灾害情况的预警,而且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了解基于此,本文对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质灾害监测;应用

中国分类号:P6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高,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导致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合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地质灾害,不仅能够尽可能避免地质灾害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还能为人们的人身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常见地质灾害种类及特点

地质灾害是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由于自然地质结构以及相应版块运动或者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更多的情况是二者协同作用)而造成的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以及火山地震等等都属于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是所造成的的损失估损困难。地质灾害会达到何种程度,以及造成多大的损失,在灾前是一个未知数,在灾后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评定。其次是破坏面积广。大面积地质灾害可以使村庄或者城市瞬间化为一片瓦砾。第三个地点是续发性强。一般的地质灾害常常具有迭加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地震后的余震,以及震后的泥石流、滑坡、地面裂缝等等。

2遥感技术的应用价值

调查显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于灾害信息的及时反馈,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这样并不能反映出遥感技术的应用价值,还应该从更广的层面进行分析、展开相关的研究。具体而言,当公众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应对不及时或者应对不当时就需要及时的开展救援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和危险性,灾害的救援时间也由此变得十分有限。所以,利用遥感技术规避救援风险、及时展开营救是极为重要的。利用遥感技术及时的对灾情做出相应的数据分析和救援计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利用遥感技术规避灾害风险,实现有效的救援完成。其次,在灾后重建上,利用遥感技术选择合适的重建区域,保护相关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危险再次发生时,应对地质灾害的还是需要遥感技术展开相应的分析,但是应该注意对于防范措施有所改进。灾后的重建工作的开展需要对于预防情况展开利用,在防止地质灾害再次出现的情况下实现对于安全位置的选择,不断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提供新的信息,最终造福于公众。

3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方向

3.1土地荒漠化应用分析

针对遥感技术的利用特点和内容,在应对土地荒漠化等人为原因导致的危险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土地荒漠化的应用分析在于对出现沙化的土地和其沙化的趋势进行相应的监测和研究。结合具体的应用情况而言,遥感技术利用自身对于图像分析的特点和对信息收集、处理手段,对于土地荒漠化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完成对大面积荒漠化土地的监测。结合遥感技术的应用展开对于不同防治措施的实时监测,分析防治措施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最终更好的完成对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工作。

3.2在地震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通过勘测地质去认识、改造、保护自然环境是我国地质勘查的目的之一,地震灾害的预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板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地震灾害的预测中应用影像定位技术,通过卫星收集地质信号,建立影像信息,并且测绘出地质结构,评估其稳定度,做出地质变换预防计划。地质环境学家可以通过测绘图像数据研究地震区的地质结构特征,找出地震与地质结构之间的关联,进而做出地震预测、估量强度和影响范围,从而通告地震区做好应对措施,及时撤离危险区。遥感技术借助卫星等设备的应用对于我国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防,有效地对于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发生规模化的地质灾害的情况。这类的风险以地震为代表需要着重的注意。

3.3突发地质灾害的监测

突发性的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危险程度高、应对难度更大,使用先进的遥感技术监测此类突发性地质灾害显得尤为重要.突发的地质灾害不仅是指自然灾害,还包括一定程度上由于人为原因产生而借助一定的自然条件加以孵化的灾害这类地质灾害的代表就是泥石流和滑坡。究其原因,泥石流和滑坡一般会以暴雨等极端的天气状况为契机,经过大量的雨水的润滑会使得植被较少的山地发生上述危险。遥感技术通过长期对该地区的植被情况、山形地势、岩石构造等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土地植被稀疏在天气状况的影响下极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就是遥感技术发挥的作用,通过对于图像的分析和监控,实现防治地质灾害发生以及及时展开救援的目的。

3.4调查地质灾害孕灾背景

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其整体优势特点比较明显,所以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中,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将该方法科学合理的应用其中,这样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监测效率,而且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法。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对灾害区域的救灾等工作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遥感仪器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对孕灾的背景进行仔细的调查和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出导致地质灾害出现的原因,而且还可以与这些原因进行有效结合,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样有利于避免出现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首先,在利用遥感技术的时候,由于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比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3]。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当地的一些热降水量、地面坡度等这些客观因素的调查和分析。其次,可以通过遥感技术的合理利用,将调查到的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和记录,这样不仅有利于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分析,而且还能够保证这些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方便日后的查询和利用。

3.5调查并区划地质灾害现状

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比较严重,且由于地质灾害具有不可控性,对受灾区所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不论是灾害个体,还是由灾害个体所组成的灾害群体,作为一种不良的地质灾害,都会对灾害区的人们正常生活、社会生产活动造成很大威胁。对此,必须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调查,根据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形态、色调、影纹结构等对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一定的掌握,并根据遥感影像上的地质灾害规模、形态特征以及孕育特征等来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划,确定地质灾害类型,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对灾害区的灾害易发程度进行评价。

结束语

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我国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逐渐凸显出来。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预警,还可以对地质灾害实现有效防控,降低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保障地质灾害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韬.刍议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04):302+304.

[2]岳军红,程曦,范双江.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9(03):23-24.

[3]黎立.浅析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2):86-87.

[4]翟代廷.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7):279+281.

[5]黄小雪,罗麟,程香菊.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四川环境,2014(06):102-106.

论文作者:黄竞铖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刍议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论文_黄竞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