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土地;规划
引言
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便是土地,它的开发与利用对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区域差异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受到相应限制,这就使得不同区域土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对土地进行规划利用的时候,需深入调查,并对其规律综合进行分析,从而科学合理的对土地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问题
1.1土地矛盾升级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数量不断提升,对土地资源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大量耕地被占用。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较多荒地由于土壤贫瘠而荒芜,土地矛盾升级。
1.2“空心村”严重
结合当前形势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大都集中在城镇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很少涉及到村级土地。这就导致农村居住点处在无规划阶段,空心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居住点和小城镇建设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土地增长量,却忽略了土地的利用。
1.3没有重视土地规范管理工作
首先,农村居住点仅对农村住宅朝向作了规定,却没有规定其他内容。所以,农村住宅大都建设在沿道路和大坝,很多闲置土地在住宅和住宅间,加剧了“空心屋”的现象。这类排列不齐且分散性的居住,势必会影响到土地资源的浪费以及利用率低的现象。其次,农村道路大都是由主干道和支路组成,没有形成完善的道路网。此类问题对农村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且农民在绿化区域种植经济作物,严重阻碍了农村道路的发展。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2.1明确规划目标
“多规合一”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对各规章制度衔接不恰当、规划内容产生冲突等提出的解决对策。它要求在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对各规划进行关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作为最基础的单位,是空间规划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对土地进行利用规划的时候,应以“多规合一”形式作为指导,把村庄规划、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结合,明确村土地利用目标。为了确保规划目标的可行性,还要强化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对规划管理的重视程度。我国现行的规划是五级规划,因此,在对村土地进行规划利用的过程中,需注重村级与上级规划的结合,并根据乡镇规划各指标和规定,对用地功能进行区分,将建设用地、农田等各类土地面积进行明确,以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例如,在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时候,需结合乡镇振兴战略要求,合理利用农业、交通等项目资金,构建生态型的新农村局面,并以保护耕地,节约用地为目标,确定用土结构调整和空间规划指标。
2.2加强公众参与度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促进其需求的满足,是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因此,在此背景下,在对土地利用规划时,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树立民主意识,提升公众参与度。相关工作人员需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基于征询、谈判、公示等方式,提供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避免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等”和“靠”问题的出现,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作用,了解规划要求和目标,消除公众参与流于形式的现象。另外,政府要以尊重、包容的态度对待村改造问题,在人民群众的参与下,解决遗留与建设问题,以减少新旧问题对土地利用规划所造成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以外,了解公众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的进行协调,以提升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
2.3实现各方共赢
村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在进行规划编制和实践的时候,难够会遇到各类问题。所以,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在对土地规划利用进行编制时,要认知农村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肯定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合理性,并以确保农民可持续收益为目标,结合当前实际,进行资源整合,调整产业布局,实现政府、企业和农民利益的重构,促进各方利益的共赢。例如,在开展土地利用整合的过程中,要以保障农村可持续收益作为关键点,合理规划重大建设用地,对空心村、地质危害较高区域进行整合,这样不但能够确保居民的居住安全,改变环境,提升公共设施与设施的配套水平,还能够增加耕地面积,为建设高标准农田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增加村庄建设用地的弹性空间
如果村用地总量没有超过相关要求,那么可以适当对建设用地进行调整。建设用地微调整即指其他地块出现多余建设用地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调剂,其调剂数量不得超过原规划量的十分之一。并科学划定村镇建设边界、生态保护红线等,对各类管制对策与空间规模进行明确。其中,在对村庄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增加弹性空间,以更好的对村庄进行布局,实现较为集中的布局形式。
2.5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细化
一是确定村庄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落实土地利用布局,确定村庄人口和建设用地分区,并根据村庄规划建设用地的扩展和规模边界,对建设用地边界进行明确。二是对村庄各类用地布局与要求进行明确。首先,村庄宅基地、各类服务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方面的规模和布局合理进行安排。此外,还要对其功能做出细化。其次,确定村庄宅基地、经营用地的具体高度、密度等方面。再次,村庄主要和次要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停车场等的布局进行确定。最后,村镇内、外部的交通、市政管网间的联系做出合理的规划。
2.6强化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建设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仍处于人多地少的局面,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导致用地矛盾的突出,国家意识到此问题的严峻性,提出了节约土地资源与保护耕地的任务,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此任务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近年来推出全面实施村土地利用规划这一方法,不但能够推动保护耕地、节约土地任务的发展,还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例如,以某村庄为例,全面实施村土地利用规划,就要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化建设。制定完善的土地流转方法,只要是承包户或法律允许的从事农业土地经营的个体户或者组织,都能够成为土地流转的受让方,通过集中连片式的流转方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另外,还要确保土地承包方的权益,制定保障合法权益的相关政策,此政策具有长期性的特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需完善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在对目标明确的同时,确定规划内容,强化规划管理,实现管理规划的细化。另外,不断优化土地、资金、人才等各要素,形成适合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模式,促进村土地效益的提高。为了有效确保土地利用规范的合理性,需强化规划保障力量,促进规划成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吓,做好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确保规划路线的合理性,对发展农村经济、生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所在。因此,立足实际,多规合一,空间布局,在公众的共同参与下,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策略的完善,实现乡村的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得军,王宁杰,曹春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路线研究[J].中国土地,2018(6):17-18.
[2]王成,齐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黄瓜山村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1):3-5+59.
[3]赵希.从土地利用变化看城市生态环境的转变[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55-256.
[4]杨柳.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机制法律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18(4):70-71.
论文作者:韦铁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土地利用论文; 土地论文; 村庄论文; 农村论文; 乡村论文; 建设用地论文; 战略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