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的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简写。BIM的实现是以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建立多维化的建筑信息模型。使用BIM技术可以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以及不断升级,另外还能够构建智慧化城市。在不断发展创新的前提下,把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管理二者之间进行有效结合。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中应用展望
一、BIM技术的内容和特点
BIM,是当前发展较为先进的一种建筑设计模型,对相关的建筑设计中各项数据及其相关的信息进行科学化的资源研究与整合,并有效运用当前较为先进的三维技术,有效形成工程数据类的模型,依托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对建设设计施工中的模型进行有效的研究,从而保证设计施工中的科学合理。BIM技术对当前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BIM进行有效的运用,能够对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的施工效率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促进工程施工管理上的科学化。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中,BIM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体系,其本身与传统的技术有着较大的差别。传统的工程设计中应用的是二维设计,而BIM技术所应用的是三维设计技术,三维设计技术作为当前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在其本身的设计理念中融合了三维、智能、参数化等特点。在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对有效应用三维化和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有效控制设计管理中的误差,提升建设设计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推动当前建筑设计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BIM在我国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中的应用?
2.1BIM在设计方面的应用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将生活中的建筑工程构件真实地使用数字化技术展示出来,并且可以建立三维实体的建筑模型。这种模型的建立,可以有利于对建筑功能的整体布局和建筑工程的整体造型进行深入剖析,更有利于对建筑工程体量的设计和观察。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利用可视化技术,不仅可以达到优化建筑方案的作用,而且可以对建筑结构的模型进行动态漫游的展示。同时,在对一些建筑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利用可视化技术还可以加快施工图纸设计的变更速度,并且可以快速检测设计中的错误,以期达到降低建筑工程中设计与施工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与优化,确保设计的可施工性。首先,要建立相关建筑项目的三维设计模型,包括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等;其次,基于建立的三维设计模型,可进行设计检测、协同修改。设计检测可根据需要设定相关参数,确定检测范围,从而检测设计冲突问题,可施工性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沟通,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得出合理的施工图。?
(2)通过建立的三维设计模型,实现工程的三维设计。能够根据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和文档,而且始终与模型逻辑相关。当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设计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关系,当某个对象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对象随之变化。
(3)通过建立模型,实现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各专业CAD系统可从信息模型中获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相关之处不需要重复录入数据。避免数据冗长、歧义和错误。实现各专业的之间的协调设计。某个专业的设计对象被修改,其他专业设计中的该对象全随之更新。?
(4)通过建立模型,实现虚拟设计和智能设计,实现设计碰撞检测、能耗分析、成本预测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结构上的分析,利用工具软件建立3D模型,完成结构条件图,对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构施工图;通过对能耗进行分析,可以对建筑物的能效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对节能、经济、绿色进行更优化的设计。
2.2BIM在施工方面的应用
在施工中,采用BIM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虚拟施工(虚拟施工就是:先试后建),对项目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从而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前就采取预防措施,直至获得最佳的施工方案,尽最大可能实现“零碰撞、零冲突、零返工”,从而大大降低返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与冲突及安全问题,指导真实的施工。随着项目复杂性的增大,如规模的增大以及建筑数量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2D不能直观、准确的表达建筑物,BIM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将建筑物由2D变化到nD的表达模式,将2D的传统建模发展到4D、5D的信息建模方式(增加了发展时间上、费用控制上的模拟),解决了对缩短工期的要求和控制费用的压力。在施工中通过采用BIM技术,对现场施工等进行模拟分析。
(1)通过对工程费用的分析,运用“零库存”的生产管理方式,限额领料施工,最大程度发挥资金的效益。
(2)通过工序的分析,BIM模型和进度计划软件的数据集成,实时监控工程进度,实时调整现场情况。
(3)通过对可建性的分析,对工程进行安全、施工空间、对环境影响等全面的可建性模拟分析。
(4)通过对冲突碰撞检查分析,建造前期对个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模拟,生成与提供可整体化协调的数据,解决传统的二维图纸会审耗时长、效率低、发现问题难的问题。?
2.3BIM在各专业协同合作施工方面的应用?
BIM在各专业协同合作施工方面的应用,可以达到一定的优化作用。所谓各专业协同合作施工,即是指正在建设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工作,共享建筑工程项目中已经设定的中心文件信息数据。在传统的施工中,各个单位和部门总是各司其责,相互之间的交流都是在各自的文件格式下进行,而BIM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使各专业很好地进行协同工作。这是因为处于每个专业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对BIM建立符合自身的建筑信息模型,并将修改或新建的建筑信息添加到中心文件里面去。
三、BIM在我国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中的展望
建筑工程信息化主要有BIM建筑建模、建筑工程的协同化设计。其主要是通过与CAD文档进行差异性的对照,保证建筑全面的部门的工种间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利用。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和可视化会议等进行不同部门和国界,不同工作人员和不同工种之间的设计成果共享和利用的目的,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公平的评审,同时进行信息化数据库的建立,为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提供统一的设计要求和规范,通过计算机的管理软件进行设计流程的高效管理,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对于建筑信息化的模型而言,需要对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进行改革,因此,需要从这几点进行改革:逐渐转变2D设计为三维立体设计和建模。逐渐将线条描述和描绘进行建筑构件的转变,将几何信息进行高效集中,使其向建筑信息模型逐渐靠拢,分别保证施工和设计之间的转向,主要是向不同部门和不同工种方向进行设计和施工。另一方面,将离散的分阶段设计进行整体化设计的转向和相同建筑模型全过程的转向。对于建筑设计而言,一般是从单一的建筑设计逐渐向建筑设计施工全过程转变,实现信息化的有效设计。BIM技术能够保证建筑设计的信息化,为施工过程带来技术创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在提升。为提升建筑的功能性,提升建筑设计施工的效率,需要通过技术的升级帮助我国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而BIM的引入,使得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趋向于一体化,设计与施工不再平面化,逐而转变的三维立体化。
参考文献:
[1]考晓君.浅谈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64.
[2]张玮,王敏,李燕,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5):53-56.
[3]栾桃李.浅论BIM技术在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389,498.
论文作者:李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模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