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厂锅炉应用于热能动力的问题探析论文_刘本刚

关于电厂锅炉应用于热能动力的问题探析论文_刘本刚

河北建投任丘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任丘 062552

摘要:电厂锅炉是发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它承载着动力的源泉,也是发电厂的经济支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技术的变革随之加快,电厂锅炉的一些落后技术难以跟上现代技术的发展步伐,因此对于电厂锅炉技术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探讨关于锅炉应用于热能动力的问题,进而改变目前电厂锅炉的一些现状。将新技术更好的融入技术的变革中去,分析总结实际经验,才能更好的推动技术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电厂锅炉;热能动力;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电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电厂发电系统近些年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资源消耗的增加,我国也面临是资源短缺的困扰。传统的发电手段由于燃料燃烧不充分、燃料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改善电厂锅炉的落后状态,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热能动力工程的概述

热能动力学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实际就是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利用。最早的蒸汽时代,是通过燃料燃烧释,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出大量蒸汽,再将这些蒸汽进一步循环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机车的运转,实现能量之间的转换。火力发电厂就是沿用这种方式,开采一些煤矿,石油等资源作为燃料,进而将能量一步一步转化,得到最终的电能。

燃料的燃烧自然离不开电厂锅炉,通过锅炉的燃烧系统,使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再由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实现最终的发电。由于目前我国的发展过于迅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气污染很严重一直出现雾霾等有毒有害颗粒。这些颗粒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燃料燃烧不充分。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才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能量的损失。

2电厂锅炉应用于热动动力中的效率问题

2.1燃料燃烧不充分

目前的电厂锅炉燃烧利用率不足10%,这就造成了燃料的极大浪费。由于燃料燃烧不充分,导致很多燃料堆积在锅炉中,使锅炉的利用空间变小,并且清理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这也影响了锅炉内部的空气循环,为完全燃烧的剩余固体附着在新燃料上,也会降低新燃料的有效利用率,影响锅炉的热能转化,造成燃料的双重损失。另外,不充分燃烧会增加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固体颗粒污染物增加,这些固体颗粒有很强的吸附性,容易堵塞气体排放管道,给发电厂带来双重压力。

2.2锅炉设备热能转换率低

电厂的锅炉设备系统比较庞大,更换难度较大,所以一些大型机械设备比较老旧,无法适应新的技术手段,也造成了能量损失的一系列问题。近年来电厂也对设备进行了更新,但是由于主体设备的局限性,燃烧利用率的问题依然没有太大改善。由于锅炉自身的局限性,燃料不能充分燃烧,热能转换率很低,热能在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又造成了一部分的能量损失,这就导致了能量利用率不高的情况。由于现代人对电力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增加了发电厂的供电压力;另一方面,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能量的利用率得不到改善,能源浪费现象严重,无形之中给电厂造成了双重压力,也不利于电厂的长久发展。

2.3技术更新过慢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开发了很多新型能源作为替代品,用来缓解目前资源不足的局面。但是传统的发电还是占有主导地位,由于目前电厂的发电技术依然存在欠缺,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电力需求量,因此限制了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随着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电厂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引进一些先进技术,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性人才,一些先进技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新技术与实际生产存在一定差异,造成了技术与实践的脱节。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利用率或者转化率,不对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也使技术改革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改善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有效措施

3.1调整燃烧技术

首先把燃烧材料进行切割分类,将大块不易燃烧的材料分成小体积的的料块,这样在缩小体积的同时也增加了材料的受热面积,将大化小,让材料更充分的燃烧;其次,改变电厂锅炉的燃烧器角度,使整个锅炉的温度保持稳定,避免一端过热,另一端受热不均匀的现象。调整SOFA水平摆动执行机构,对燃烧的废料进行清理搅拌,提高燃料的二次利用率。对炉内的空气循环系统进行检查调整,保证通风顺畅,空气流通不受阻碍。通过SOFA水平摆动角度及风量、偏置二次风与直吹二次风,尽可能使炉内火球处于炉膛中心并减少火球的残余旋转,提高火焰充满程度,使受热面沿炉膛宽度方向对称于炉膛中心线各位置吸热更均匀,减少目前因偏差造成的再热器减温水量。

3.2提高热能转换效率

电炉设备的发电主要是靠热能之间的转换,如果转换过程步骤多,操作复杂,中间造成的能量损失也就越多。要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首先要有高质量的设备作为基础,先进的设备拥有更高的能量转化率,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损失。基于合理的资金考虑,可以将新设备与旧设备结合,在旧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性的改造,改善内部的结构,应用新型技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在人工控制过程中减少能量的损失,从而进一步提高热能转化率。

3.3调整吹灰技术

3.3.1改变温差

由于燃料燃烧产生的含硫量、含灰量的物质比较高,再加上炉内的高温影响,这些物质容易积存的炉内,造成炉内腐蚀,受热不均匀的状况。蒸汽吹灰方式采用射流吹灰,能够改善烟管内的气温,在热汽出口可以用高压水枪喷水,降低热器出口温度,进而降低炉内过高的温度。

3.3.2改变烟道偏差

对于一级再热器左右墙附近的受热面增加吹灰,减少中间受热面的吹灰,能够由于其高温部分较差进入二级再热器的低温烟区,改善二级再热器出口温度。不对二级再热器靠左右炉墙附近的受热面进行吹灰,能够有效减少其吸热情况,增加对于位于炉膛中问的受热面进行吹灰,能够增加其吸热能力,针对中间高、四周低的温度情况进行调整,缓解由于烟气参与而造成了的烟气偏差。与此同时,欠温和超温的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3.4加速技术的改革更新

3.4.1锅炉设备控制系统更新

对锅炉燃烧技术进行优化,对炉内燃料、炉内温度、炉内残渣进行合理改善。提高燃烧的利用率,对污染物的排量进行严格控制。改善发电装置,对陈旧设备进行定期维修或更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改善温度循环系统,引进先进技术对电厂锅炉进行改造,提高锅炉效率。改善能量转换系统,减少在能量转换中造成的能量消耗,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发电量。

3.4.2增加技术人员的储备量

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基础,所以增加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是改革的关键步骤。新设备的运行需要新的技术支持,所以技术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积极学习新技术,改变传统观念,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利用。电厂单位不能一味坚持利益效益而忽视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多方位提升,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方针,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加强人员的思想素质、能力技术的双重提升。

结语

目前我国电厂系统的发电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电厂系统运行问题的分析得出,其在热能动力方面主要存在燃烧效率低下的问题,对此,我国电厂系统应重点通过不同措施来改善锅炉系统的燃烧效率,相关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分析,多多积累研究经验,同时向技术先进的国家进行借鉴,改善当前我国电厂锅炉运行系统的运行现状,为电厂发电做出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张俊琦.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探讨[J].工业设计,2016,01:141-142.

[2]郭微.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0:138.

论文作者:刘本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厂锅炉应用于热能动力的问题探析论文_刘本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