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有人行天桥调研论文_姚金,范川华,汪永恩,冉过,李国超

重庆现有人行天桥调研论文_姚金,范川华,汪永恩,冉过,李国超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 400074

摘要:重庆市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直辖以来,随着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小汽车进入家庭成为主流。根据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年度报告中的相关数据,重庆市主城区在2018年,机动车拥有量达到了172.1万,相比2008年的44.1万,翻了接近4倍。正因如此,重庆市近年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为了应对交通拥堵问题,建设更多的人行天桥从而将人行车行分流,是解决交通问题的一种手段。这对缓解重庆交通拥堵,维系重庆市这个有机整体的正常运转,发挥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吸引投资,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重庆市主城区区域自2018年3月1日起,人行天桥工程项目应为装配式建筑或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

关键词:人行交通空间;装配式

1.天桥施工工艺

1.1传统现浇工艺

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工艺主要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桩基础施工,墩基础施工,墩身圆柱浇注,满膛脚手架的架设,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养生,桥面铺装和栏杆等多个部分。现浇混凝土结构优点在于其整体性与刚度比较强,能够满足对于抗震性能及整体性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形状不规则或尺度不符合模数要求的建筑而言,现浇工艺也十分地适用。但是现浇式混凝土结构也存在一些发展至今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工艺流程方面,传统现浇工艺工序繁多、施工工期长、大量使用模板、需要较多的工人等,对于时间、气候、空间、材料和劳动力都有需求。此外,现浇式结构相对易开裂,尤其在混凝土结构体积大、养护情况不佳的情况下。

在施工安全方面,传统现浇施工需求大量脚手架,在施工期间存在部分高空作业任务,这些都有潜在的危险性。每一个部分都是现场建模浇筑又导致在施工期间,施工场所里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以及相应的机械设备。因此,很难保证忙碌拥挤的施工场地上,人人都严格规范操作,处处都严格监管,毕竟现场人员越多,情况就越复杂越混乱,也就越难保证施工场地内的安全性。

在环境方面,传统现浇施工工艺由于一切工序都在现场完成并大量使用模板,导致了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建筑垃圾,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都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并且需要耗费不少的劳动力来处理。此外,在施工材料运输和堆积时,或是遇到特定天气时都会产生扬尘或是泥水,对四周环境造成影响。同时,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人施工作业都会产生不小的噪音,这也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

1.2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

目前,大多数天桥项目都或多或少采用了装配式相关的建造方式,来解决或是缓解传统现浇施工工艺中的一些不足和不便。

例如贝雷架在现浇连续箱梁上的应用。贝雷架,也称为“装配式公路钢桥”,它是世界上应用广泛,极为流行的一种桥梁,它具有结构简单,架设快速,分解容易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的类型和用途,构成临时桥、应急桥和固定桥。其在现浇箱梁中的应用主要是代替传统的满堂支架,减少了现浇箱梁施工期间对下部行车空间的占用,同时还具有更快搭建完成,耗材更少,后期拆除更加简易快速的特点。

装配式桥梁的构件全部在工厂预制加工完成,生产制作的流程与传统现浇流程相仿,但由于在工厂当中完成,并实现了流水线作业,在能耗、材耗、劳动力需求等方面相对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制好的构件在检校完成后由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按照相应顺序,对各个构件进行吊装,从而实现快速完成施工。装配式建筑是低能耗绿色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在节能减排的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相比传统现浇式建筑的生产方式,其在工程质量、施工效率等多方面有巨大的优势。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行业已经初具规模,至 2015 年末,全国已建成装配式建筑工厂104座,产业化基地56个,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一带,如上海、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内地则相对较少。

总的来看,装配式建筑在很多方面是优于现浇式建筑的,更是低能耗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的方面占据明显优势。虽然目前装配式建筑工厂及相关产业化基地的数量相对较少,相关施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装配式工艺在构件生产、运输以及安装方面还有一定的劣势。在面对更为个性化的设计时,也显得相对比较单一呆板,难以满足形状不规则、尺度不符合模数的设计的需求。但是由于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势必有规模化的发展,届时,这些不足定会得到缓解甚至是解决。

2.天桥的功能性

在重庆,最典型的交通矛盾之一就是弱势群体与红绿灯的矛盾:道路交通路口是人们出行的必经之地,然而为了缓解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现有路口的部分红绿灯控制系统无法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安全通行,小孩、老人、残障人士过街困难,存在安全隐患。人行天桥便这一问题的应对措施之一:人行天桥将人、车交通流线分离,车辆可以随时通行,行人也可以自由、安全地过街,从而解决道路交通矛盾。

但是现有人行天桥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缺少对弱势群体的关照,甚至仅有梯步,没有扶梯。天桥这一本该方便行人通行、保障行人步行的重要交通设施,却未能为所有行人提供便利。例如,重庆鲁能巴蜀中学校处的“C”形天桥完全没有扶梯,国泰重庆美术馆处路口人行天桥仅个别方向设有扶梯。虽然这两座桥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问题,保证了行人过街的安全,但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照仍为不足。

重庆现有人行天桥在无障碍设计的考虑上仍有明显的不足。几乎所有天桥仅可供健全的行人自由通行,即使是有扶梯的天桥,也难以满足轮椅的交通需求。在调研的多处人行天桥中,仅有重庆彩云湖小学处的人行天桥满足了这一要求。重庆彩云湖小学人行过街天桥呈 “双Y”形,交叉口连接四个象限,有八道梯道和四部垂直电梯。桥体由大量彩色立柱装饰,贴合“彩云”的意境。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这四部垂直电梯,这是为数不多的采用了垂直电梯的人行天桥案例,也正是这点满足了无障碍的设计需求。

彩云湖小学人行过街天桥作为市政公共设施,更是我市首个大规模引入震动传感器的人行天桥,为了监测天桥和电梯后期运行情况,通过新技术即采用天桥震动数据传感器、震动数据采集器等弱电系统。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天桥工作状况,随时随地判断它是否出现了工作异常,以便对它进行管理。垂直升降电梯也实现了智能控制,若遇到暴雨或积水,控制中心会接到报警,电梯将自动停止运行,保证行人安全。

此外,彩云湖小学天桥的桥身装有彩色立柱,加上配套的五彩景观照明灯带,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一份风采。这座人行天桥的项目灯光控制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实现不同场景、不同时段的智能控制,使行人和车辆在通行过程中感到舒适,并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它有平时模式和节假日模式,过节或周末的时候,灯带会亮得更多更久一些,而平时会在白天自动关闭,夜间自动开启,所有的操作只需在手机或电脑上即可完成。无论是美化城市,还是设立广告位促进经济,人行天桥的桥身还有着很多现有天桥项目未开发完全的潜力,如何更好地利用人行天桥外壳这一小小的构件,是未来城市天桥设计中值得考虑的部分。

总的来说,重庆现有人行天桥仅仅满足了其最基本的功能需求,还有很大的改良空间,如何更好地去利用人行天桥空间,设计出更现代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多功能天桥,是未来天桥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

姚金(1995-12-19),男,土家族,贵州省铜仁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学。

论文作者:姚金,范川华,汪永恩,冉过,李国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重庆现有人行天桥调研论文_姚金,范川华,汪永恩,冉过,李国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