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分析&以名古屋大学和名古屋市为例_名古屋大学论文

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分析&以名古屋大学和名古屋市为例_名古屋大学论文

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分析——以名古屋大学与名古屋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古屋论文,大学论文,互动论文,日本论文,为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3/.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1)03-0042-04

正如学者托马斯·本德(Thomas Bender)指出的那样,尽管有大量关于大学与社会方面的著作,但很少有人关注二者互动的一个关键点:城市。[1]其实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为高等学府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而大学基于它自身的魅力又不断地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学者与学生,让大学与其所在的城市均散发出学术与青春的气息,同时也带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大学与城市,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互相依存,又相互制约。地处亚洲的日本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与其所在城市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一、大学与城市关系的历史考察

提到大学与城市,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中世纪。中世纪的大学是城市发展的产物。11世纪,欧洲的城市开始发展,而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于1088年。博洛尼亚大学建校900周年纪念庆典时发行的小册子认为,在这一年出现了独立于博洛尼亚教会学校的自由法律教学组织,这就是一所大学建立的标志。[2]12、13世纪,城市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高等学府也纷纷融入到了城市发展的进程之中。在大学诞生的早期,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巴黎大学与巴黎城了。学者斯蒂芬·费尔奥罗(Stephen C.Ferruolo)指出:“到1140年,或许更早一些的1120年,巴黎就不仅是一个教育中心,而且是唯一的教育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法国北部和整个西欧的学生和教师。”[3]在中世纪时期,大学一般都建在城市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城市的生产力发达、物资丰富以及人员充足。在大学初创时期,因为没有固定的校舍,教师不得不租借教室来授课,而这些必要的条件只有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大城市才能够提供。城市的发展与富足促成了大学的诞生与发展;而大学的不断进步与活力四射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日本的城市与大学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在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的许多城市都是作为城下町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主要是武士生活的城市。当时,全日本约有300个藩,多数的藩开设有以武士为教育对象的藩校,且教育年限不等,年限最长的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后来,到了经济较为发达的江户时代,出现了“昌平坂学问所”——相当于大学水平的教育机构。但是,这个机构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充其量只是一个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学问的共同体,还并不是那种欧洲意义上的大学。[4]明治以后,拥有自治权的大学真正在日本出现。东京大学创设于1877年,它是一所以城市的名字来命名的大学,给人以“城市大学”的错觉,其实,东京大学是彻底的“为了国家之需”而设立的大学,所以,在9年之后,东京大学就改名为“帝国大学”。1897年,京都帝国大学在关西地区诞生,东京大学又变更为“东京帝国大学”。此后,以东京大学为中心,在东京这座城市中又陆续诞生了十几所大学,而这些大学慢慢地成为了东京这座城市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东京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经济的发展

日本高等教育专家天野郁夫教授将日本的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大学院大学、准大学院大学、修士大学(只能招收硕士和本科生的大学)、学部大学(只有本科的大学)。[5]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旧制的帝国大学均属于研究型大学。笔者主要以名古屋大学与名古屋市之间的关系为例来尝试探讨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名古屋市是日本爱知县的县厅所在地,现为日本的第三大城市。名古屋市建市于1889年,创立之初,面积只有13.44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5.7万人。目前,名古屋市面积约为326.45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约为220万人。名古屋市是日本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它与丰田市等其他城市一起形成了世界知名的“汽车工业城市圈”,即著名的“中京工业地带”。随着工业的发展,名古屋市的商业也日趋繁荣,名古屋市早已成为日本著名的商业性大都市。名古屋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等知名学府均坐落于此。名古屋大学在名古屋市、爱知县乃至东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日本的东海地区,尤其是名古屋市,历来被经济界看作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名古屋市的市民从业情况如何呢?名古屋市2008年7月1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最多,为786408人,在从业的总人数中约占72.5%;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最少,只有3491人,仅占从业总人数的0.3%,另有25%的人从事第二产业。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的恢复期、高速增长期、稳定发展期、经济低迷期后,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即1955~1973年这一段时间,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来说,1955~1970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从41.3%降至19.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24.9%升至35.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33.8%升至45.0%。[6]从业人员从第一产业流向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人员流动的手段之一,毫无疑问是教育和培训。而研究型大学乃至大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创立于1939年的名古屋大学,在其创设之初并没有开设文科类的学部,所开设的理学部和工学部是应当地经济与产业界的强烈要求而独立设置的。1940年,名古屋大学开设理工学部;1942年,理工学部分离为理学部和工学部;1945年,根据师范教育令,设立了官立冈崎高等师范学校。可见,名古屋大学在设立之初并不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二战”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复兴,名古屋大学于1948年设置了法经学部、文学部,名古屋大学发展成为文理兼备的综合性较强的研究型大学。1949年,随着学制改革,增设了教育学部。在此基础上,1920年设置的官立旧制名古屋高等商业学校中的法经学部等也都在教育政策的影响之下纷纷并入名古屋大学。在1953~1955年间,名古屋大学陆续开设了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等8个研究科。此后,为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名古屋大学在学科及科研院所的设置上进行了及时调整,1989年,等离子研究所改组为核融合科学研究所,后转为大学共同利用机构。1991年,名古屋大学又设置了国际开发研究科。

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中,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视。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应产业界的迫切需求,于1962年陆续设立了高等专门学校,例如丰田高等专门学校,它为名古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为东海地区的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但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所从事的大量的基础研究,还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得以开展的。1990年,以理工科研究见长的名古屋大学率先在旧制帝国大学中设立与企业合作的“共同研究中心”,其研究室、研究器材可以与企业共同使用,从而积极地推进了产学合作。名古屋大学的野依良治教授也正是在积极开展的产学合作研究的氛围中,收获了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正是名古屋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为“中京工业地带”的形成和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和研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为研究型大学走向国际创造了机会与条件。随着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名古屋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独具特色且面向尖端产业技术的“造物”文化,名古屋城、德川园等保留着的浓厚历史气息的近代武士家文化,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历史名人皆出身于此的历史渊源,等等,使得名古屋市的城市魅力在国际舞台上得以彰显。随着名古屋市知名度的提高,名古屋市各所大学的国际交流事业也逐渐得以繁荣。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进入名古屋大学及其他研究型大学深造,各种有着国际知名教授参与的国际性会议也纷纷在此召开,这些都加速了名古屋大学这所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纷至沓来的留学生们又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研究型大学与城市在互动发展中实现了双赢。

三、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环境的创设

大学与城市环境的创设、良好氛围的营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研究型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莘莘学子蓬勃的朝气,在良好城市环境的营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牙塔中的学子们仿佛是四月盛开的樱花,是日本城市永远的亮色,他们装点着城市,是城市魅力的源泉,不断吸引着来自国内外关注的目光。

名古屋市作为日本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一直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在垃圾处理方面,名古屋市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年,其垃圾总量与1998年度的总量相比,减少了约30%,资源回收量增加了约2.6倍。[7]在环境教育中,研究型大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名古屋市,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可以学习到环境知识,可以一起讨论,并将行动付诸于环境事业之中,特开设了“名古屋环境大学”。该活动定期组织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相关专家进行保护环境的相关讲座,该活动旨在提高普通市民的环保意识,让市民学到更多与环境相关的知识,该活动每年在市内举办500场以上的讲座,每年约有1万多市民参加此项活动。[8]在与市民的互动活动中,研究型大学也充分发挥了“服务社会”这一职能,让更多市民了解大学,增加对大学的亲近感。

名古屋大学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其明显的地区性特点。从名古屋大学的生源来看,出身于爱知县的高中生超过了牛数,在校学生总人数的75%来自于东海地区,[9]也可以说,名古屋大学为东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种情形的形成最主要是由于名古屋的地理位置,名古屋位于日本最大的两座城市——东京与京都之间,也许正是这特殊的位置影响了学生的来源。

在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名古屋大学也是不遗余力的。例如,在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定期举办各种公益讲座,免费对市民开放;与市内的美术馆、青年会馆合作,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每年的名大祭(校园文化节)展示校园文化等。大学通过各种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市民通过参加各种文化体验活动,提高了文化素质。

日本的大学与城市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是大学诞生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大学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又略显不同,在拥有以上因素的同时,它又兼具文化整合的使命。城市人文环境的营造、市民人文素质的形成、城市文化底蕴的积淀都与研究型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探讨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仅是一个开始。

标签:;  ;  ;  ;  ;  

日本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分析&以名古屋大学和名古屋市为例_名古屋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