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我国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人力资源开发论文,时期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78年以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契机,我国在各个方面展开了一场社会大转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转型,必然要调整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因此存在着相当的难度,需要较长的时间渐进式改革、转型。“人”是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组成细胞,只有充分重视“人”这个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开发利用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才能顺利地完成这次社会改革与转型。

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取得的成就

在各种社会经济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中活的、能动的要素,是首要开发对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社会各界日益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与改革前相比,人力资源得到了有力的开发利用,这既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也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一)、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为了使社会经济资源,主要是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

从人口发展的历史趋势看,由于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进入了经常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管理轨道,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有所控制。这势必有效地控制未来劳动力的增长幅度,减轻就业压力。所以,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改变了我国未来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数。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属于年轻型,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高峰在今后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内相继到达。因此,目前是社会负担相对较小的时期,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好时期。开发利用宝贵的人力资源,将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人力资源素质有所提高。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我国充分重视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 全国高等学校从1980 年的675所发展为1080所,增长了56.2%,在校学生增长了1.45倍; 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增加了近千所,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数均增长2倍,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 目前全国共有技工学校4392 所, 有就业训练中心2406所,再加上就业训练中心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年组织就业训练达到300万人次。

由于重视教育投资,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与1964年人口普查相比,我国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从46%下降为18%,与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在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口比重下降了11.28个百分点,小学、 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别上升了3.5、6.3和1.0个百分点。 这表明,改革以来,我国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也有所提高。

(三)、就业格局的多元化,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随着“统包统配”的经济模式转向市场取向的新型经济体制,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向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城镇劳动力就业基本上是全民所有制一元化格局, 目前就业格局已从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 1995年与1978年相比,在国有经济单位新就业者的比重从69.8%下降为36.1%,而在其它经济单位新就业者的比重却从0.0%上升为21.6%, 从事个体劳动的新就业者比重从3.0%上升为18.8%。在农村, 乡镇企业创造了1.29亿个就业岗位,有效地将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岗位上来,减轻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就业的压力。

(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配置呈现市场化的趋向。

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从无到有,并使人力资源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配置。根据劳动部公布的资料,目前各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已有29930所,其中职业介绍所18000所。与此同时,传统的计划安置固定工制度转变为劳动合同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起市场供求关系和法律关系。目前,城镇中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职工总计已达609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1%,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人力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就业效率,这是我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五)、顺应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人力资源的产业分布结构。

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以来,我国的三大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三个大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根据统计资料分析,我国三大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已从1978年的28.4∶48.6∶23.0转变为1995年的20.6∶48.4∶31.3。与此相适应,我国人力资源的产业分布结构也随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逐渐转化。

1979年至1995年15年间,我国从业人员共增加2.88亿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间的比重从70.5∶17.3∶12.2转变为52.2∶23.0∶24.8。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分布的变动趋势与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说明我国人力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况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活的能动要素,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六)重视开发女性人力资源。

我国是妇女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女性人口达59318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49.0%。社会的改革和转型极大地调动了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意识。1995年与1978年相比,社会从业人员增长71.6%,职工人数增长56.9%,而女职工人数增长84.0%。目前,中国妇女就业率已达73%,城镇妇女就业率为63%,农村妇女就业率为76%。妇女就业率的提高使妇女获得了经济独立的基本保障。这反映了我国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又会产生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概括起来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总量庞大,劳动就业压力十分沉重。

受人口增长的历史原因影响, 我国人口和劳动力长期过量增长, 2010年总人口将达到14亿。据测算,1996—2005年十年间,平均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达2118万人,扣除退出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净增劳动力将达1082万人。本世纪末,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7.9亿,按87 %的劳动力参与率计算,届时社会要为6873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 就业压力十分沉重。

(二)、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潜在失业严重,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尽管我国统计资料公布的城镇失业率不高,但实际上全社会的潜在失业现象很严重,人力资源实际利用率较低。社会经济统计上的高就业率掩盖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实际利用率较低的事实,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从劳动力供给的状况分析,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体制转轨的深入,企业富余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逐步从原就业岗位上游离出来,向外转移,需要社会妥善安排。劳动力市场开放后,就业形式多样化,离退休人员再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同时,在职职工从事第二职业的现象也更为普遍,这就更增加了未来的劳动就业供给总量。

从劳动力需求状况分析,随着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必然要裁减富余人员,以提高效率。一些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亏损企业将实施破产。根据劳动部公布的资料,我国城镇就业结构正发生新变化;在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减少,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增加。“九五”期间,我国将有5400万人需要就业,而按照国民经济的增长计划测算,同期城镇仅能安排3800万人就业,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失业率为3%,到“九五”末失业率将达到5%。

(三)、人力资源总体质量低下,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建国后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整体的文化技术水平仍然很低。据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5.88%,占世界文盲总数的25.83%,占亚洲文盲总数的34.4%。农业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仅四年左右,非农业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八年左右。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平均每人每年只有60元左右的培训费。城市中每年新增的1200 万就业者中, 只有10%左右受过正规技能训练,职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差,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工人队伍整体技术素质的差距。由于工人技术素质差,造成产品质量低劣。企业发生的生产事故,80%是由于职工对机器设备安全技术掌握不够、处理技术不当而造成。如果人力资源的整体文化技术水平不提高,必将制约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四)、劳动力总量过剩与劳动力局部有效供应不足同时并存,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明显,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意愿在不断增强,但劳动者的敬业意识有所弱化,再加上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较低,从而出现了劳动力总量过剩与劳动力局部有效供应不足同时并存的现象。一方面,普通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求职困难。另一方面,一些传统行业和苦、累、脏的工种出现招工难,为维护正常生产,企业不得不大量雇佣农民工,城里人失业和农民工进城的状况势必加剧城镇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调的局面。由于劳动者的择业愿望、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不一致,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岗位空缺,训练有素的技术人才难以寻觅。

上述情况表明,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分析

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大力开发利用宝贵的人力资源是顺利完成这一社会转型、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基础。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人力资源开发列为基本国策,以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促进就业增长。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开发人力资源,增加人力投资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人力资源是我国的巨大财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党的十四大五次会议提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将其列为基本国策。各行各业、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要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这样,既可以较为妥善地解决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就业压力,变人口包袱为财富,变就业压力为动力,以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又可以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用“效率型普遍就业”的目标取代传统的“安置型全面就业”目标。

考察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不能仅看就业率的高低,而要看实际的劳动就业效率。目前,我国企业中的大量冗员和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转变为大规模的显性失业,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尽管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破产法会使富余人员涌向社会,但如果不这样,企业效率低下,最终无法发展,仍然不能保证劳动者的就业岗位。从发展的眼光看,还是要立足于提高人力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兼顾就业率。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劳动部确定了“九五”就业工作目标:城镇安置4000万人就业,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失业职工就业率达到60%以上。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岗位,消除隐性失业,最终实现充分就业。

(三)、发展教育事业,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本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等经济学家依据大量实证材料得出突破性的结论: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和才能基本上是人力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这就是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大,总体素质较低,所以要变人口包袱为财富,必须重视人力资本投入。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同时针对目前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调的现状,应增加对职业技术培训的预算投入,进一步扩大职业培训规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术能力。并要加强就业指导,完善职业介绍服务工作,减少因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以此为重点增加就业容量。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潜力很大,增加就业的容量十分可观。为此,劳动部确定在“九五”期间,要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21%提高到30%以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国有大型企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受计划经济用工形式的影响,许多企业沉淀着大量的冗员,不仅不能增加就业,而且还要向社会排放失业人员,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中小企业投资少,收益快,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增长将主要依靠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中小型企业。我国应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更好地发挥其在扩充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终极目标。其中,建立劳动力市场决定着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也是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条件。在生产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市场发展起步虽晚,但速度较快。然而,同社会转型的终极目标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为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要大力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首先,完善劳动力市场规则,真正做到供求双方自由选择、就业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劳动关系法律化;其次,工资决定市场化。工资作为企业成本中活劳动要素的价格,应成为准确灵敏地反映社会劳动力供求状况的信号;最后,国家要坚持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和劳动监察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外部保障条件。

(六)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全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城镇就业问题的解决,是影响未来社会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道路。劳动部确定的“九五”就业工作目标之一是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实现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多种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广开门路;其次,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建设小城镇,有步骤地实现城镇化,使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实现“农转非”;再次,政府应加强对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开发利用的统筹调控,城乡并举,采取灵活可行的政策措施,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

(七)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预测分析,“九五”期间的失业率将会上升。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消化大量的企事业富余人员需较长的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加大失业量,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不利于稳妥地解决失业问题,保证社会安定。因此,我国应加大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和生育保险等各项制度,尽快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以便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不仅要变传统的“就业保障”为“失业保障”,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应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组织管理,通过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等工作,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此外,面对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关部门也应把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城乡结合,统筹考虑。

标签:;  ;  ;  ;  ;  ;  ;  ;  ;  ;  ;  ;  ;  ;  ;  

我国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