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第一初级中学 854000
摘 要: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新教育理念 学生 主体地位
一、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1.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学生必须认识到学习要靠自己,教材只是为自己提供一个知识原型,教师只是把自己引入学习大门的向导,常言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见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揭示事物的本质、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善于自我激励学习机制。学习动机概括起来有两种类型,一是外部动机,即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如表扬、分数、奖品、奖金等);二是内部动机,即学习目的是满足自己情感或智力的需求。由第一动机到第二动机,学生学习目的逐渐由外部向内部转移,逐渐由对学习结果关心向对学习过程关心的转移,个人也更加投入学习。因此,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促使自己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并从中寻得乐趣。
3.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包括学习的自觉性、趣味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具体地说,学习的自觉性包括学生能自觉地确定教学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整理教材知识,建立认知结构,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的积极性指学生能从知识的学习中、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某种满足。思维的积极性指学生能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政治知识问题,善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发掘感性知识背后的理性知识,挖掘社会发展规律,乐于独立回答或解决问题。
二、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但这并非说教师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事实上,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学科性质特点的认识和定位,师道尊严被简化为教师面孔的冷峻,动作的单调和形象的呆板,学生的课堂行为也就相应地被规范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讨论,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能发挥出来呢?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应该让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教师要重课堂设计,更要重视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设计。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才会“跳一跳,摘果子”。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关键。而这种点拨不是即兴发挥,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教人以鱼,仅供一饭;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学重要的是把学习方法和钥匙交给学生,使他们乐学并且会学。所以说,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由教师的引导才会有效。
1.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能够参与。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教授新课时,选择学生中设计比较好的板书使用,这对他们是莫大的鼓舞,让他们在参与中了解自己,知道只要努力去做,是完全能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让他知道,他是最好的,是最棒的。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当他们意识到主动地超前学习,认真地阅读课文,设计出好的板书,关心社会热点,是会得到表扬的,必然会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
3.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真正的教师不是把经过千年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对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和他们共同建筑楼房,并交给他们建筑之术。学生对了解大厦的建造过程比看大厦更感兴趣,兴趣是会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对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让他们走上讲台,运用书本知识分析重大的时事热点问题,分析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掌声和表扬,这样必然会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
论文作者:杨富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论文; 主体性论文; 主体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