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农业解困律”,促进农业扩大再生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解困律”——“农业先天性困境社会解救律”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农业受到耕地面积及复种面积的有限性,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劳动力、农机具使用的季节性,水、土壤、肥料、农药流失的严重性,自然灾害的频繁和摧毁性,大面积运动式作业的高耗性,土地集约经营的报酬递减性,生物性产品的易腐性等七大方面的严格制约,损失多样而严重,投入产出率明显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并日益超过工业而导致净产值比重下降,而且,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往往增产而难增收,因而,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处于先天性困境之中。
从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不可缺的、最基本生活资料的农业部门,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只有得到社会的全面持续解救(含降低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农产品价格、按面积进行补贴、实行灾害保险、增加农业贷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等),方能摆脱先天性困境,获得正常的、以货币表现的实际投入产出率,持续实现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并确实发挥其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同时,作为社会平等成员的农民,也才能够获得日益增加的收益并逐步与市民持平。
由此可见,要实现农业的持续扩大再生产,促进广大农民的日益富裕,就必须认真遵循“农业解困律”。下文围绕这一中心而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展开。
一、从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的角度看问题
农业包括由粮食、蔬菜、食油、果类、糖料等提供植物性食物的农作物所构成的种植业(狭义农业),以及由种植业提供饲料而生产肉类、蛋品、乳品的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性质和作用与畜牧业相同)。这两者的最基本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资料的提供者。只有持续不断地扩大农业价值形态再生产的规模,才能既满足社会对于农产品的客观需要,又满足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增加农业劳动者收入的客观需要。
实物形态农产品的需求总量与结构,主要取决于人口总量和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和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逐步提高的阶段,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正在逐步增加,对于农产品质量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从而现阶段中国农业价值形态再生产的规模必将呈现逐步扩大的局面。将来,随着中国人口总数的稳定乃至逐步有所减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总量将会有所减少,而对质量的需求则持续提高,只有到那时中国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的规模才会有所缩小。
为了深刻认识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了解,农业所受到的严重的自然约束,使得其在多方面具有极其明显的局限性,扩大再生产举步维艰。主要的表现是:
1.农业生产的规模受耕地面积的直接约束。
通过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潜力正在日益缩小,而且最终会达到极限。尤其是在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状况不容乐观。新中国建国初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2.5亩,目前已下降到1.3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增加耕地的后备资源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珍惜耕地,尽可能不占用耕地、少占用耕地;另一方面,则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农作物对自然季节只能被动适应。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业的生产周期长,每年的复种面积总量极其有限,而通常又是非常难以增加甚至是绝对不可能增加的,从而给增产造成刚性制约而且资金周转缓慢。第二,全年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差悬殊,造成农业劳动力利用的被动和浪费——在短暂的农忙季节往往即使全体劳动力上阵也难于应对,而平时则所需无几,北方到冬闲时则田间全部停工。对于动力机械和役畜的利用,也存在类似问题。第三,作业机具(如犁、播种机、收割机等等)的专用性强,通用性差,造成明显的闲置浪费。
3.农业生产的丰歉受气候条件的严重制约。
通过人力改变和适应自然条件,尽管是不得不为,但是,所产生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且诸如人工降雨、人工消雹以及抗御旱、涝、病、虫等灾害的举措,其成本都十分高昂。而在厂房内进行的工业生产,则根本不存在这类问题。
4.在以大地为“车间”的露天经营中,土壤、水、肥料、农药的流失严重;农业机械进行运动式作业的成本高昂。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的有效利用率大体为30%—60%,磷肥为10%—25%,钾肥为40%—70%。简言之,肥料的损失率通常达到1/3以上。而且,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的情况相当普遍。农业机械进行运动式作业的成本明显高于固定作业,而且不可避免的放空运转所形成的无效成本高昂。据估计,与机械的固定式作业相比较,农机的运动式作业所形成的无效成本大约占四分之一。
5.通过增加集约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超过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报酬递减现象,即增收幅度低于增产幅度。
例如,1980年中国几个省(区)化肥施用量(公斤/亩)、粮食产量(公斤/亩)与化肥生产率(每公斤化肥产粮)的统计数字如下:全国平均分别为39.35、275.5、7.00;新疆分别为7.1、130.5、18.38;四川分别为49.0、407、8.31;浙江分别为109.35、625、5.72。即在1980年,全国平均每公斤化肥产粮7公斤,新疆为18.38公斤,四川为8.31公斤,浙江为5.72公斤。这一数例,强有力地表明了化肥施用中的报酬递减现象。可是,为了增加产量,人们又不得不增施化肥。
6.农业部门的“资本价值构成”(或称“资金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即物化劳动投入所占比重高于活劳动投入)并日益超过工业部门,从而导致农业部门净产值比重下降。例如,1957-1997年,全国农业经济基层单位生产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6.5%上升到73.1%。
从以上所述的6个方面,可归纳出两大结论:其一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复种指数以及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以扩大农业实物形态的再生产,其潜力是极其有限的;其二是,农业的自然特点,造成的地力、人力、物力的损失浪费极其严重,农业的“产出/投入”比值低,从而使得农业成为“高无效成本产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步履蹒跚。两者结合,最终使得农业成为十分突出的“特殊弱质产业”、“先天性困境产业”。
农业呈现此种困窘状况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人认为,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不成功的,即使是在农业经营规模很大的美国,政府每年也要拿出几百亿美元补贴给农场主。此种观点的出现,正是不了解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特征所致。从另一个角度说,在经济理论界,关于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局限性及农业先天性困境理论的传播,还是很不够的,应当大大强化。
二、针对农业先天困境而进行的政府解救
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的局限性,自从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之后,就客观地存在着,而且随着整个社会商品经济的不断发达而日益显露。只有从上到下,全面、彻底地认识这一局限性并针对它采取有效措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方能持续正常运行。持续不断地实现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既是农民、农村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又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规律,必然要通过对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局限性的认识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予以落实。
考察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还具有另一层重要含义:社会应当保障农民持续不断地增加收入,使其逐步赶上市民的收入水平并得以维持下去。这是一个和谐社会、公正社会所责无旁贷的。然而,在市场经济中,这一要求却是市场这一“无形之手”无能为力的——市场具有唯利是图的本性,这正是其生机勃勃的活力之根源所在,要求它保障农民收入的合理持续提高,无异于缘木求鱼。因而,这一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作为“有形之手”的政府肩上了。概括而言,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当有意识地、千方百计地致力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使其赶上市民收入并稳定地与市民收入持平,即以“有形之手”弥补“无形之手”的不足。
农业成为特殊弱质产业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然而,其产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不得不予以大力扶持,从而农业便成为“社会特殊扶持性产业”。维持和发展农业的对策可区别为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
在技术方面,包括实行集约经营、多种经营,改良作物品种,在提高化肥与农药品质方面进行科技创新,在化肥、农药的施用和保效方面不断有所突破,等等,以便尽可能增加产出、降低成本。所有这些举措当然不能仅仅靠农业本身孤军奋战,而是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在经济方面,最根本的对策是由社会补偿农业的高无效成本,这是社会不得不承担的责任,不得不付出的社会成本。其具体内容包括诸如降低生产资料价格(甚至要降低到生产成本以下的一定幅度)、扩大和强化灾害保险(扩大保险范围和提高灾害损失补偿程度)、强化按播种面积进行直接补贴、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低偿乃至无偿服务(例如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水利建设等)、改善农村信贷(增量、降息乃至无息)。
其中,充分利用保险的风险转移机制,对于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例如,通过风险评估、建立防灾机制等一系列防灾防损措施,可以有效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充分利用保险机制的资源配置效能,提高财政投入的惠及范围,可以增强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充分利用保险机制的经济补偿功能,确保农民在受灾后获得充分的救助和足够的再生产启动资金,可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等等。总之,保险机制的运用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三、探索农业先天性困境社会解救问题的重大意义
分析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探索农业先天性困境社会解救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基层单位而言,既涉及本单位直接的经济利益,又影响全局的经济利益;对于政府而言,各级政府辖区内各个基层单位的农业扩大再生产状况,最终影响整个辖区的综合经济利益。因此,分析和扶持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探索农业先天性困境社会解救问题,既具有重要的微观意义,又具有重要的中观、宏观意义。
仅就基层单位(农户、村、县)而言,如果其所掌握的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都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能够获得国家适当数额的、恰如其分的补贴,其雇工、租用农机所付出的代价公平合理,其所生产的农产品以较适当的价格出售,所遭受的自然灾害损失能够得到合理补偿,并且在年终结算时所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较上一年度增加一定的幅度,这就可以被认为是正常地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实现了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如果做不到,就要具体分析其内部和外部因素,并从各个方面进行补救。
简言之,从基层单位的角度来看,要千方百计挖掘一切潜力,尽可能做到增产、节支、增收;从各级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在促进基层单位挖潜的同时,千方百计地“拾遗补缺”——从技术、物资、设施、财力等方面,全面弥补基层单位的不足,以便上下齐心合力,促进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的持久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繁荣昌盛。
如果关于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理论,探索“农业解困律”——探索农业先天性困境社会解救问题,能够得到相关方面的重视,并促使相关方面自觉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举措,就必将促进中国“三农”经济的持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