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沅江市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100)
摘要:目的 研究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确诊治疗的98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研究组采用增强CT检查,依照手术病理学确诊结果核实两组CT检查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及患者病灶诊断结果,并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核实显示,研究组增强CT检查患者的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诊断最小种植灶面积、长和宽度均比较符合,其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增强CT检查可准确检查出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及病灶情况,其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医生治疗提高准确诊断依据,使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有效治疗,该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检查;增强CT;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价值
恶性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凶险疾病,该病在中晚期阶段极易发生生物转移,因此给治疗增加了较大难度。所以加强肿瘤检查诊断措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是控制及治疗肿瘤腹腔转移的关键[1]。为此,本次我院将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确诊治疗的98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5例、24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为(51.5±3.2)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6例、23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为(52.0±3.3)岁。两组基本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采用(生产厂家:飞利浦公司,PHILIPS Brilliance型)螺旋CT扫描仪及配套造影剂对患者进行腹部扫描检查,检查前1小时患者口服造影剂600mL,检测前10分钟再次服用造影剂500mL,随后患者取平卧位,将CT参数调整为层厚10mm、螺距1.0,在患者腹部由上而下进行扫描,针对存在腹腔粘连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进行扫描[2]。研究组采用增强CT检查,前期常规扫描与对照组一致,实施增强扫描时,给予患者肘静脉快速注射60-100mL非离子碘造影剂,注射速度为3-4mL/s,注射后静待30秒,随后对患者腹部进行连续性无间隔扫描,最后实施1mm薄层重建,将最终影像资料传输至工作站,实施多方位、多平面及曲面重建[3]。
1.4观察标准
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主治医生依照手术病理学确诊结果核实两组CT检查方式对患者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分析患者病灶的种植病灶长、宽和最小种植病灶面积的符合率,并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组间计数资料以(x士s)和(n、%)表示,采用t和x2检验,P<0.05表示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CT检查结果对比
通过参照手术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增强CT检查患者的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5.7%,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是肿瘤在腹腔内进展到中晚期常见类型,而因早期肿瘤细胞转移的病灶密度差异较小,同时腹腔结构又比较复杂,因此使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早期诊断增加了较大难度,患者若得不到及时准确的诊断,便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导致腹部肿瘤细胞转移,对腹部周围脏器造成损害,最终使患者病情加重,失去最佳治疗时机[4]。所以腹部肿瘤患者的早期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起着关键性作用。临床以往针对该病早期主要采取CT扫描进行诊断,CT检查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理想诊断手段,但针对早期腹部肿瘤转移的病灶面积比较小,采用CT常规扫描检查不易被检出,易造成漏诊及误诊现象发生[5]。近年临床针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检查诊断中采用了增强CT扫描,该方法在常规CT扫描基础上,同时在患者肘部静脉注射一定剂量非离子碘造影剂,使检查视野更清晰,可将微小病灶清晰显露出。而且增强CT扫描的速度较快,通过对患者腹部进行连续性无间隔扫描,最后实施多方位、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可清晰判断出肿瘤具体位置及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具体关系,使最终临床诊断确诊率得到有效提高[6]。为次本次研究中,我院将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采用增强CT扫描诊断的研究组患者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CT扫描诊断的对照组(P<0.05);研究组诊断最小种植灶面积、长和宽度均比较符合,其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以上结果表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价值高,可准确检查出患者肿瘤转移部位及病灶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盛能洲,于继锋,吴庆华,等.多排螺旋CT诊断小肠肿瘤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3):53-54.
[2]高延忠.对比分析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4(6):18-19.
[3]曾金光,张志.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1):71-74.
[4]林国成.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价值分析与随机对照评价[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5):80-81.
[5]刘莉丽.CT和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价值探析[J].医药前沿,2016,6(27):100-101.
[6]杨振杰.增强CT诊断结肠肿瘤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3):93-94.
论文作者:王岳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肿瘤论文; 腹腔论文; 腹部论文; 患者论文; 病灶论文; 对照组论文; 准确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