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展、问题与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景论文,进展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教育研究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高等教育现象,揭示其本质,探索其规律的认识活动,它伴随高等教育发展的始终。高等教育研究可分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类。狭义的即科学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需要相应的专业理论储备、研究人才和社会条件。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走过一条独特的历史轨迹,本文拟对其进展、问题与前景做一描述性的分析。
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程概况
(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萌芽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清末的洋务学堂。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发展,当时,梁启超、张之洞等就提出过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主张;此后,民国时期,蔡元培等大学校长发表过对大学的精辟见解。此外,还有《大学教育》一书以及《大学教育新论》等译作问世。总体看来,这一阶段还没有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组织和机构,高等教育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属于自发的零星评论和工作研究。
(二)创立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先声和探索
新中国的成立,为高等教育进入更加完善的时期,提供了社会条件。在探索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最初是全面学习苏联。我国一些有识之士也进行了有价值的思考,如潘懋元先生就倡导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创立高等教育学。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室开设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课程,并编写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作为教育部的交流讲义,印发交流。在当时情况下,这只是一个特例,但惟其作为一个特例,才弥足珍贵,发出了中国创立高等教育学的先声,留下了尝试和探索的足迹。
新中国建国后前30年的高等教育研究,正如汪永铨先生所言,从性质上看,基本上属于政策阐释、情况描述、工作总结一类;从组织形式上看,多数是由研究者个别、零星、分散进行的;从规模和数量上看是小型、少量的;从研究者看,几乎没有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这一阶段,可以看作高等教育研究的“非制度化阶段”。(注:汪永铨.总序[A].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
(三)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新时期的勃兴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开始逐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这一大背景下,潘懋元先生再次及时提出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工作。1978年,潘懋元先生发表《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等文章,进一步阐发了对高等教育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这标志着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开始了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的转变。此后几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工学院、兰州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成立了高等教育的研究机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学科建设的迅速发展为带动,高等教育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1.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学科群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1983年,高等教育学正式作为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入学科专业目录。1984年,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系统专著,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独立学科的正式确立。1988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被批准为全国教育学科的重点学科点之一。
继第一部高等教育学著作出版以后,又有多部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学著作相继出版,据对2001年以前的不完全统计,主要有《高等教育学》(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田建国)、《高等教育学新论》(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王伟廉)、《新编高等教育学》(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薛天祥)、《高等教育学》(王伟廉)等。(注:参见李文长,等.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139.)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研究界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推动了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高等教育科学学科群的构建。
2001年出版的潘懋元先生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从11个学科角度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该书既借鉴了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又结合中国国情和当代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取得了重要的理论进展,对建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建设高等教育学的同时,根据学科发展和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高等教育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建立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等教育科学的学科群。其基本特征为:第一,细分(如从高等教育学中分化出大学德育论、大学课程论、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等);第二,综合(形成若干交叉学科,如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学、大学生心理学等);第三,专门化(应用高等教育学来研究各类高等教育,如成人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等)。
2.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组织规模庞大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1983年成立;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于1993年成立。至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团体会员达83个。
继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后,许多高校和研究部门建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已有700-800所之多,拥有一大批专职研究人员。
3.高等教育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增长迅速
高等教育研究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全面展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率先开始招收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于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7月被批准为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厦门大学高教所已培养高等教育学博士36名,硕士94名;在读博士生43名,在读硕士生48名。另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原为北京大学高教所)共培养高等教育学博士10名,硕士67名;在读博士生17名,在读硕士生30名;截至2003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原为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共培养高等教育学博士21名,硕士45名;在读博士生52名,在读硕士生48名。此外,还有若干所高校培养高等教育学的博士和硕士。一批博士、硕士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骨干力量。
4.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丰富
学科发展与理论研究不可分割,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这两部分是相伴而行的。具体而言,除了高等教育学若干主要理论问题的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者们还密切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如:关于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现代化内涵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使命、功能和作用问题,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涵义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过程、形式和途径问题,加入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问题,高校德育和人文教育问题,大学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特别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问题,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问题,高等教育评估理论及高等教育质量效益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立法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问题,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问题,等等,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不但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也为高等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特点描述
(一)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
从高等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高等教育研究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比西方晚了20年,比教育学传入中国晚了更长时间。在西方,高等教育研究历来被看作“问题研究”,至今未形成高等教育学科;前苏联的高等学校教育学,也只限于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则具有学科指向的特点,在学科建设方面走在了前面。如今,教育学术界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之进行着大量的工作;与此相比,高等教育学植根于中国“本土”,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具有天然的优势。
(二)全方位、多层面、队伍大
按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研究结果作用的范围划分,高等教育研究一般分为以学科建设为主的基础理论研究、专门理论研究、宏观政策研究、微观应用性研究等几个方面,但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这几种研究更多地体现出交叉和融合的趋势。参加者有专职的科研人员,有教育管理工作者,也有各学科教师。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庞大,人员结构复杂,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在一定意义上呈现出多学科性。对这种研究格局和研究队伍状况应予客观分析。
“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对于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注: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1.)多学科研究方法要求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多学科化,恰恰是其优势。但是,应当强调的是,高等教育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具体问题的分析和工作经验的总结上,对高等教育实践应提高理性认识,进行理论解释,从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高等教育理论。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教育学功底差的问题就亟待解决。同时,教育学出身的研究人员,也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能力。以上问题,也应在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中加以注意。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专门理论研究、宏观政策研究、微观应用研究,各居于不同层面,因而有不同的价值和评价标准,不能简单臧否。特别应明确的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都应的确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但大量的应用研究对于广大高校教师提高教学改革意识,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具有特殊的积极作用,不宜一概而论地评价为“低水平重复”而笼统地加以否定。当然,各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都应明确和健全学科研究的规范,提升研究的品质,这是高等教育研究理论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
(三)全局性、深刻性、前瞻性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一些问题上具有开拓性和全局性影响,对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高度的哲学抽象,上升为规律性认识,如“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等的揭示,都体现了鲜明的深刻性,对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
有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还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关于人文(文化)素质教育的讨论,高等教育研究界着重从时代背景讨论人才素质问题,明确其关键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使认识渐趋深化和明朗,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又如,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讨论,对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高等教育与文化的研究,对教育现代化的讨论,都拓展了教育理论界的研究视野;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讨论,首先涉及了产权等前沿问题,对有关研究的深化,也有积极影响。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高等教育界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在建立新学科、完善学科体系,提高中国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中发挥了推动作用;对政府教育决策发挥了咨询作用;在传播学术信息、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辐射作用;在培养教育研究高层次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提升作用;在中外高等教育理论成果和先进经验交流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高等教育研究是中国教育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不容回避的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注意。
(一)行政部门重视还不到位
应当肯定的是,高等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包括各级行政部门的重视,但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一些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抱有“拿来就用”的期望,忽视了理论研究和决策工作、教学工作在性质上存在的客观差异。有的行政领导仅仅把高等教育研究单位和人员当作“写作班子”,并未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作用。高等教育研究要全面正确地得到定位,行政部门要转观念、交任务、给经费、用成果。还要探索建立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有效机制。
(二)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部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关注改革实践不够。其表现形式是,研究成果(主要是论文)空洞无物、随意杜撰、故作高深、文章晦涩难懂,重思辨、轻实证;由于没有调查研究,因而研究结论缺少针对性和说服力。
(三)研究的规范性还有待提高
研究的规范性体现在研究设计、研究程序、研究方法和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对于研究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从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特别是论文看,缺少系统的研究设计、理论框架以及系统的文献检索和评述,议论多于事实,缺少试验、案例分析、访谈、统计检验等研究方法以及调查、数据采集等步骤。研究结论的信度、效度和推广度均有待提高。
(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还存在困难
由于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低水平的重复就势在必然,人云亦云,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不利于理论创新。这种现象亟待改变。要加强高教研究机构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力求资源共享。现在急需进行全国高教机构和研究力量现状的调研,为各地区各系统高等教育研究力量的整合以及优势互补做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五)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还不完善
高等教育科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学科性以及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化,各类研究的特点不同,在学术规范程度上也存在差异。目前通行的仅以论文作为评价对象的办法,以及评价标准的单一化均不能全面反映高等教育研究的客观性及合理性。尊重高等教育研究自身特点和独特性,建立与其特点相应的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研究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根据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要求及影响,综合考虑价值判断、历史判断、性质判断等若干主要因素,建立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研究评价体系,为制定有关学术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和有效保障。评价体系要求体现科学、客观、有效、公正的原则,体现激励学术竞争与创造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的有机结合,自然,还要具有可操作性。
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未来展望
(一)完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将获新的进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专著至今仍是以知识体系或教材体系为主要形式的。社会科学学科,一般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经验体系、工作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每种体系各有其使用价值。(注: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1.)一门学科概念的规范、独特的研究方法等都需要理论体系的建立。因此,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需大力攻关的课题。
(二)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将更受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将进入人们的视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试例举如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
——市场条件下高等教育公平、效率问题研究;
——高校分类标准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学术建设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中的一流大学问题研究;
——合并后的巨型大学的管理问题研究;
——民办高校产权制度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研究;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三)研究的主体将进一步多元化
高等教育研究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高等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必须通过高等教育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去认识高等教育,从多学科的角度去研究高等教育。同时,高等教育要培养各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研究必然涉及各种专业、学科,需依靠研究者在具体学科和专业方面的学术积累和相关经验。多学科、多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是一种实际需要。越来越多的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研究抱有兴趣,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管理者、各学科教师参与高等教育研究,是一种普遍现象。高等教育研究主体呈现多元化,是高等教育研究的趋势之一。这种趋势的直接结果就在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实践指导功能将进一步增强。考察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实,回顾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可否认为,高等教育研究走的可能将是一条“广义的高等教育研究——狭义的高等教育研究——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轨迹。
(四)研究成果表达方式将多样化
高等教育研究的功能尤其是实践指导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知识的普及性和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特别是著述的可接受性。高等教育和人的复杂性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应采用多层次、多方面、多学科的方法。高等教育研究,既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研究方法,着力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高等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又要根据不同受众的接受程度和欣赏习惯,着力探索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及其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改变呆板、枯燥、晦涩、烦琐的行文定势以及刻意追求“艰深”的文风,突破单一化和模式化,积极尝试新的话语方式,多样化的文体与清新明快的风格。注重学术性和深刻性,但不正襟危坐;体现通俗性和可读性,但不浮泛浅薄。相信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将有利于高等教育思想和知识的普及,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推动学习化社会的进程。
(五)研究方法将更加科学化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要求其研究方法进一步呈现多元化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复杂性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其研究方法论推崇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从局部机制和微观结构中寻求对宏观现象的说明)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注:成思危.探索社会复杂性[A].纪宝成.与时俱进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23.)它将对高等教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还要求从主要关注原有教育学科向更多关注其他学科转变,开展跨学科的理论对话。“各门社会科学及其主要的专业所展开的广泛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工具,不管这个学科是历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都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们应用到高等教育部门。每一观点有它独特的优点,也各有其缺点。我们需要了解那些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利用这些优点,我们可以发展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注: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职能、类型、结构、人才培养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有关高等教育问题日益增多而且趋于复杂化,事实上,教育研究涉及到诸多学科,需要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观察和探究,这也符合人类的认识从单义性到多义性、从线性研究到非线性研究、从绝对性到相对性、从精确性到模糊性、从单一方法到系统方法发展的规律。自然,这也表明了高等教育研究思路的必然走向。
(六)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将走向世界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要进一步发展,要求树立面向世界的理念。比较教育是教育理论的源泉之一,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将会给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以启发借鉴,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此同时,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竞争力,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之一。我们要积极地把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向国外宣传推广,让世界了解中国高等教育,为世界文化教育宝库增添鲜活的内容,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高等教育理论界占有应有地位。
回顾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经验,笔者认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紧扣时代脉搏,对教育理论前沿动态和教育现实保持敏感和热情,及时研究、深入探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发展高等教育研究事业,发挥高等教育研究作用,体现高等教育研究价值的惟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