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7-006-01
有人说,磨课好比磨刀石,它会使你快速地磨出锋利的‘宝剑’;有人说,磨课好比拐杖,它会助你快速成长和独立;有人说,磨课好比镜子,它会照见自己的不足,使你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的确,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通过磨课,教师会认识到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薄弱,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等等。所以,“磨课”要在“磨”字上做文章,既要磨,就要有一股磨劲,磨教学目标、磨教学的闪光点、磨教学的疑惑点等。通过磨课的交流研讨,教师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和不足,结合学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备课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和实现高效课堂;同时,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将得以提升,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一、磨准教学目标
首先,要认真分析学情,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制定并把握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备教材又要兼顾学情;精心设计教案,并对教案进行反复修改;恰当利用多媒体等丰富的教学条件。其次,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做好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能自己思考解决的或小组合作能完成的教师决不能代劳,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努力打造生本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磨出教学的闪光点
我们在教学中的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一定会出现许多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语,可以是有效问题的设计,可以是对学生赞赏的评价语,可以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一个练习题,也可以是使学生思维放飞时的智慧火花等。凡是能给我们启发、振奋,甚至有些得意之处,都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珍珠”,都是值得我们磨的经典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磨出教学的疑惑点
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会遇到许多疑惑,这些疑惑可能是来自教材的编写方面,也可能是来自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是来自课堂上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可能是来自一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是来自学生的异常表现,等等。俗话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以疑促思,有利于促进我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理论,促进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方式转变,有利于我们追问疑惑,捕捉灵感,透彻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从而有效促进教学的尽善尽美。
四、磨清学生的错误点
在学习中,学生总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教师讲不清造成的,可能是教学不到位、引导铺垫不够而引起的,可能是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埋下的,也可能是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含糊茫然而产生的。教师要正视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善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或学生作业的形式了解学习巾的困难、错误所在。反思这些错误,引导学生思考,会对教材的处理更准确、对学情的把握更到位、对课堂的驾驭更有效,从而对症下药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磨课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成果。一次打磨,一次促进;一次完善,一次反思;一次超越,一次成长!
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磨“课”,更需要磨理念、磨学情、磨反思等全方位的磨砺。课前磨,磨教学目标、磨教学安排;课后磨,磨教学过程、磨教学效果;今天到池店中心小学参加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第一课时的磨课活动,这次磨课经历留给我许多感触。我们在磨课时磨什么?
首先,教师是新课标的实践者,教师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课堂设计中,理念把握不准确,教学往往会出现偏差。教师只有打磨理念,才能高屋建瓴,理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惟有将对新课标的理解落实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才有希望使从事教学的人不断认识新课标,理解新课标,真正与新课标同行。磨课必须从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出发。目前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有许多教师都把教学参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的课时的教学目标。这种确立教学目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依据课标、教学和学情来磨砺这个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明确一节课到底教给学生什么。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教什么”。只有明晰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围绕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其次“磨”课,有付出就有收获,教师不仅在教材解读,还是课堂教育机智上都大大提高,更是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
总之,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血汗和精力的凝聚。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磨“课”,更需要磨理念、磨学情、磨反思等全方位的磨砺,才能使自己成为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教师。
论文作者:胡文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过程论文; 课堂论文; 闪光点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