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权益保护机制的思考_劳动关系论文

关于构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权益保护机制的思考_劳动关系论文

关于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职工论文,非公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新时期,社会转型期必然会引发的各种利益冲突正在显现。特别是非公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多的职工在其中工作,如何处理好劳动者与企业主的关系、实现共谋双赢,成为工会工作崭新的课题。

在新的形势下,工会履行维权的基本职能,除需要法制保障外,还必需与时俱进地加强维权的机制建设。机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主要以制度为载体,工会在维护非公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中所处的主体地位,要求工会必须通过完善和创新机制来实现有效维权的目标。

一、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新的历史条件赋予工会新的历史使命,集中概括起来就是“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只有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才能有效地对劳资双方进行沟通,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谋双赢。

1、新问题、新情况产生,需要加强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

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体制转换步伐加快,社会利益关系出现多元化,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呈现复杂化趋势,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投资者在劳动关系矛盾运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劳动者的弱者及被支配地位趋重,非公企业成为劳资矛盾集中爆发地。因此,需要加强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工会的维权作用亟待深化,为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做出贡献。

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

工会组织是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担负着集体劳权代表者的职责。非公企业是一个在竞争的市场中谋求生存、追求利润的主体。而劳资关系双方由于利益诉求不同,就必然会发生利益分歧。为避免具有管理权限的强势群体与被管理的弱势群体双方利益的严重失衡,从根本上防止社会动荡,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通过工会的维权活动,确保劳资关系和谐目标的实现。

3、私企就业者骤增,需要加强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

得益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非公企业近几年来飞速发展。据统计,本市截至去年6月底,仅私营企业数就达34.88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全市私营个体从业人员417.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7.3%。私营企业数和从业人员数,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均名列前茅。这组数据也同时说明,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将占主体。所以,进一步推进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的工作,能使职工成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4、务工者身份转化,需要加强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

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指出:“进城务工人员是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外来务工者队伍已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目前,上海有400万外来务工人员,几乎占上海职工的“半壁江山”。工会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工会积极履行维护基本职能的体现。

二、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们面对问题要有新思路,没有新思路就没有出路。所以,非公企业职工维权机制的建设,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针对目前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工会维权机制上努力探索实践,并且不断完善创新。

1、源头维权机制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最主要的是维护职工的劳动权、劳动所得权和劳动尊严。这就要在非公企业建立源头维权机制,源头维权是最有实效的。运用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等形式或其他新途径,维护非公企业职工的合法利益。同时,工会要积极建章立制,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企业重大方案和政策的制定,把着重点放在规范用工、劳动报酬、劳动争议等方面。

近年来,松江区总工会不断把从源头上维权作为重点工作开展,先后在全区的10个镇、4个街道和各园区建立起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每年对企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今年区总工会与区政府就规范用工和劳动争议等方面的问题,在联席会议上进行了有效协调,减少了企业职工劳动争议的发生。

2、平等协商机制

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之一。面对非公企业当前的劳动关系特点,工会要分析新情况,研究新对策,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来切实维护好非公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在非公企业实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必须强调劳动报酬是劳动关系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是社会公平和公正体现的载体,必须由工会代表职工与行政签订以工资问题为中心内容的集体合同,并完善相关的履约责任和监督检查制度。今年,曾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批示:“上海街道工会的经验很好”的永丰街道工会,致力于平等协商机制建设,通过平等协商,全街道集体合同签约率达100%。通过平等协商,及时解决了职工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3、沟通互动机制

沟通,是一种双向互动,真实的互动能产生劳资互相信任、同心同德的效果。要在非公企业内形成职工关心企业发展、企业关心职工价值实现的良好氛围,必须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形式多样的职工与企业沟通互动的机制,把企业发展的难点,职工关心的焦点,作为沟通互动的重点。机制化的沟通互动,能让职工明家底、明形势、明责任、鼓干劲,让业主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办实事。落户在松江工业区内、总投资9990万美元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经营企业。几年来,公司尊重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益,建立了“厂务公开情况通报会”、“公司管理论坛”、“信息栏”、“公司网站”、“总经理信箱和总经理接待日”等制度。同时,对公司发展、年度计划、经营管理、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工资总额、社会保险、福利费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在职代会上进行公开,使干部和员工增强了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凝聚力,职工更加关心企业,形成了企业良性循环机制。该公司还把厂务公开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文化,发扬员工团队精神,开展奉献社会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建立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4、民主管理机制

尊重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益,是使非公企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基础。要依照法律规定,建立以法人治理、共同管理、协商共决、共谋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抓好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和厂务公开工作,以及创新其他适应合企业实际的民主管理载体,畅通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渠道。如此,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防止企业管理决策失误,避免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严重损失。上海飞航电线电缆公司是一家拥有资产4.09亿元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在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厂务公开中,不仅做到了“实行厂务公开,领导干部必须诚实守信,先要作表率”,纠正了“怕麻烦、搞厂务公开没必要”的错误想法,还帮助职工纠正“搞厂务公开是领导做做样子、走走形式,没有实际效果”的不正确认识。企业始终做到了“公开透明就是要让职工拥有更多的知情权,最好的民主管理、最好的民主监督就是实行公开”。几年来,该公司对制度的制订、执行,都做到公开、透明,从制度上保障了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5、共谋双赢机制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职工也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业主也好,职工也好,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双方利益的实现都依赖企业的发展和效益。追求最大化都应有度,如何规范这个“度”,就要建立一个共谋双赢的机制来调节。而这个共谋双赢的机制必须因企制宜,因企业的规模、效益、行业等差异而不同,以免“水土不服”。双赢的支撑点,是企业把职工视为企业发展的主体和推动企业进步的原动力,职工把企业视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东洋电装、日立电线等公司多年来依靠共谋双赢机制调节劳资利益的最优化。除了每年初,工会代表企业全体职工与经营者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外,还定期组织职工疗休养,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等。职工则乐意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发展和职工自身价值得到发展的双赢。

今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委会主席团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指出:“坚持切实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在非公企业建立职工维权机制,是工会在新形势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内在要求和主要任务,是发挥优势作用,提升社会地位,展示社会价值的重大历史机遇。最近,松江区总工会下发了《松江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规范化运作实施意见》,明确要求非公企业工会落实6项维护职工权益的运作机制,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在非公企业建立职工维权机制,必须注意机制的连贯性、适应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使维权机制真正达到实效和长效运行目标,切实履行工会维权的基本职能。

标签:;  ;  ;  ;  

关于构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权益保护机制的思考_劳动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