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牛灿灿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牛灿灿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作为市政桥梁基础建设中最典型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基础建设项目当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适应性强,为市政桥梁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应用范围极广。我国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普及多年,已经相当成熟,相关技术人员已经具备了比较熟练的操作技术,但由于钻孔灌桩施工技术具有隐蔽性的特征,导致工程竣工后的验收环节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施工技术的局限性对项目整体安全性带来的影响,加大技术投入,加强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让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市政桥梁

引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目前市政桥梁建设中较为常用的施工技术,以其低投入、易操作、高效率的优势受到施工单位的青睐,在利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施工作业时,为保证施工质量,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工作,前期准备工作细致到位,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控,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验收测评,严格遵守施工章程,科学进行施工管理,确保市政桥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1.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点

1.1施工准备

钻孔灌注桩项目施工前,技术人员应首先对施工项目进行实地勘察与项目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设计图纸,制定详细的现场施工方案,确定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做好相关问题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1)机具的选择。近几年的施工中,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较多,这一类工程中,为了避免对原市政桥梁基础和锥护坡的扰动,应选择开挖断面小,振动幅度小的机具;(2)泥浆池的设置。施工中泥浆池的质量,直接关系成孔质量和后续工序质量,但项目大多施工场地受限制,很难设置理想的泥浆池,在以往的经验中,大多采用泥浆船配合泥浆车的形式;(3)应急预案全面有效。应急预案中除了设置桩基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预案,还应特别关注安全、环保预案的可操作易实施。

1.2施工要点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在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后,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加强施工现场的监察、审核、测量评估工作,施工所需的器械设备需检查调试到位,施工材料准备无误,施工过程中要明确轴线标准点及控制点位置,做好桩轴线标准测量,依据灌注桩深度与污泥状况,对加工条件及排放量进行全面考量。要依据施工现场土壤层状况对钻孔机速度及深度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塌孔情况的出现,钻孔过程中如出现冒浆的情况,要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相应补救工作。

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般情况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孔壁坍塌、钻孔倾斜及成桩中线偏移,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应随时对钻孔灌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一旦出现以上问题,及时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1]。

2.1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时的孔壁坍塌问题

孔壁坍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筒埋放位置不准确或钻进速度过快造成的,施工作业中,要求钻孔时护筒位置应埋在紧密硬土层一下5-10米的位置,如果护筒埋放位置不准确,会直接引起孔壁坍塌,给施工作业带来很大难度。因而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对施工位置,护筒埋放位置进行准确测量,埋放护筒时确保桩机的位置固定准确,钻杆处于位置垂直状态,按照规范要求的钻进速度范围进尺作业,并及时观察护筒内情况,及时记录钻进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时的钻孔倾斜问题

钻孔倾斜问题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中的常见问题,造成钻孔发生倾斜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钻孔灌注桩架机不稳定导致钻孔倾斜;钻头前方障碍物导致钻孔倾斜;钻孔过深或过大导致钻孔倾斜。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的解决措施为:(1)钻孔灌注桩架机不稳导致的钻孔倾斜:确保钻孔灌注桩机架的稳定性,包括钻头与钻杆的连接是否紧密无缝隙,各个零件是否运转正常,是否有零件老化、松懈、故障等,在进行钻孔灌注机架机工作时,确保护筒位置埋放准确,钻杆位置与地面垂直,钻孔灌注桩机架位置准确无误。(2)钻头前方障碍物导致钻孔倾斜:在钻孔钻机施工作业前,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查,做好现场清洁工作,使用钻孔灌注钻机进行作业时,将现场地面障碍物敲碎,简单清理后再行作业。(3)钻孔过深或过大导致钻孔倾斜:钻机作业时,如因操作问题导致钻孔位置过深或面积过大,很容易造成钻孔倾斜,影响后续的作业工作,如出现钻孔位置不准确及面积过大的问题,应及时采用黏土填平,将钻孔位置及大小调整到合适范围,再行作业。

2.3成桩后中心偏位超出规范要求

钻孔灌注桩成桩后的中心偏位合格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多为施工人员在操作中忽视细节控制导致。比较常见的是孔位偏移和钢筋笼偏移。孔位偏移主要是施工中对护桩保护不足,且浇筑前未及时发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钻进速度,每天复核桩位1-2次,并在钢筋笼定位前再次复核,保证过程闭合。钢筋笼的偏移,大多是因吊装不准确或浇筑中发生上浮,因此,应尽量避免长钢筋笼安装,必要时增加护筒辅助定位,控制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发生中心偏移后,应及时处理,按照每超出规定范围1CM,多破除桩头混凝土1M的形式,调整钢筋中心位置,重新浇筑成桩(此方法,仅限于中心偏移小于5CM的情况)[2]。

2.4制作并吊放钢筋笼

钢筋笼的制作材料主要为钢筋,而钢筋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标准也直接影响到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要求,因此,在钢筋笼制作的过程中,应确保钢筋质量,为钢筋笼的制作奠定质量基础。例如,在选取钢筋材料过程中,应对钢筋材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严禁使用质量不达标的钢筋材料,进场钢筋材料的质检主要以批次检测的方式进行,一旦发现有质量不达标的钢筋材料,其同一批次的材料禁止进入到施工现场。制作钢筋笼的过程中,根据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市政桥梁中的应用要求进行合理的控制,如钢筋笼的外形、长度、直径、质量、数量、规格等,严格根据各项指标对制作完成的钢筋笼进行检验,保证制作的钢筋笼各项指标满足施工要求,针对一些不符合质量指标的钢筋笼应及时进行调整。最后,在钢筋笼吊放的过程中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如钢筋笼吊放偏离中心而损坏孔壁的现象。因此在钢筋笼吊放阶段,先清理好孔洞再进行吊放,应在吊放之前合理调整吊放的位置后再垂直吊放。而在吊放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孔壁而导致一些残渣掉到孔内,应及时做好相关的清理工作,避免影响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质量。吊放完成之后对钢筋笼进行加固,保证钢筋笼的稳定性,避免破坏到孔壁[3]。

结论

简而言之,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结合市政桥梁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实际的施工环境,采取有效的应用控制,保证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质量。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应用的几方面问题进行剖析,同时也对具体的应用措施以及不同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岗位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永春,焦晓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28):95.

[2]胡军堂,刘东领.基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8(24):72+112.

[3]朱鑫.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与技术工艺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2):113-114.

论文作者:牛灿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牛灿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