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炙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效果论文_徐超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422000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提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月12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行一般性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行新型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明显,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加强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适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护理干预;周围性面瘫

面部神经麻痹症即为周围性面瘫,其是指急性单侧面部周围神经麻痹,具体原因不明确;临床医学上将其称为口歪眼斜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过度劳累、病毒感染、受凉等;患者经络中血瘀经气受阻并遭受寒气入侵而引起面部肌肉瘫痪[1],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耳后疼痛、眼闭不全、口角歪斜等;随着我国现今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针灸成为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相应的改变,多数面瘫患者选择中医针灸来治疗疾病;且针灸可以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状态,增强患者营养代谢,因此,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进而促进面部血液循环[2],促进面部神经恢复。本文分析护理干预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经调查研究后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提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月12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0例;将参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新型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所有患者经检测后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5~59岁之间,年龄均差(43.2±5.3)岁;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22~62岁之间,年龄均差(42.9±3.1)岁;有1例患者文化水平在小学以下,高中或本科学历患者有69例,初中文化水平1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护理流程并签署同意书,患者均无其他特殊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方法

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常规护理指导,依据循经取穴或是局部取穴的方法,在病症的急性期,对其进行浅部位刺穴并配合温针灸疗法。以风池、合谷、太冲、牵正学位为主,以鱼腰、太阳、足三里、四白等为辅助穴位;在患者恢复期,以透刺为主,在进行施针时适当的加深针刺力度;在后遗症时期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拔罐治疗。护理人员在进行温针灸时避免烫伤。

研究组:其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患者首次接受治疗时时应了解其他病人的治疗过程,避免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恐慌的心理,减少其担忧和顾虑;周围性面瘫患者常因自己的临床症状而感到自卑、抑郁。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树立自信心,控制好情绪,以良好的状态面对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宣教,以取得患者在治疗时的配合;其在医生进行操作前将患者调整好合适的体位,并及时注意保暖,防止患者针灸后受凉。患者在行温针灸术时会产生睡意,导致其对温度的敏感度降低,进行会烫伤皮肤;因此,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精神集中。并在治疗后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训练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进而预防肌肉麻痹萎缩。

1.3观察指标

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比其满意度,其分为三种;满意:对护理感到舒适,配合其治疗,无其他并发症;一般满意:护理服务不完美,治疗期间感到疼痛;不满意:护理服务较差,患者出现红肿、瘙痒等并发症。

根据针灸次数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调查,其分为治疗效果良好,面部供血良好,感觉舒适;治疗效果一般时感觉 稍有不适,恢复状况一般。治疗效果较差时患者出现水泡红肿等异常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数据进行整合记录,并行spss17.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

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明显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其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性面瘫的一种,其导致患者产生口歪、眼斜等临床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3];临床医学上将其称为口歪眼斜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过度劳累、病毒感染、受凉等;患者经络中血瘀经气受阻并遭受寒气入侵而引起面部肌肉瘫痪。针灸疗法具有祛风散寒、调血平气、舒经通络等作用[4],因此,其被广泛的应用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上。且其护理方法也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经调查研究发现,护理服务的优劣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5﹣7]。

经本文研究得出,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明显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其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采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参照组患者中的总有效率为70%,组间数据对比明显,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加强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看文献:

[1]张霞.小儿面瘫的针灸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8):99-100

[2]黄丽红,方桂梅.针灸治疗面瘫经验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6):176-177.

[3]杨靖,陈秋,张琴等.红花黄色素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76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7):150-151.

[4]刘旭龙,洪文学,刘杰民等.基于红外热成像与形式概念分析的面瘫病情客观评估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4):932-936.

[5]赵琨,李健东,赵亮等.耳部无疱疹的带状疱疹性面瘫[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2):291-294.

[6]梁韡斌,张高炼,毛柯等.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预后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5):280-280,287.

[7]乔秀兰,靳文学,苟春雁等.王毅刚针灸疗法治疗老年面瘫患者的疗效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9):4861-4862

论文作者:徐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针炙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效果论文_徐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