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清敏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人民医院 云南 丘北 663200

【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59)、实验组(n=59),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认识功能。结果:实验组心理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认知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积极心理护理干预,降低患者负面心理状况的同时提高其认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效果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生成减少,引发引病症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1]。患有此病的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临床研究表明,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效果,并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此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59)、实验组(n=59),所有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男39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2±6.8)岁,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5.2±2.8)年;实验组患者男40例、女19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2.6±6.1)岁,病程0.6-11年,平均病程(5.9±3.1)年。对比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本的心理护理、情感关怀、饮食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声,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积极地心理沟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表示支持与理解,鼓励他们正视现实,帮助患者发挥自身的潜力,加快身心的恢复;②认知护理干预:应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病情发展情况、预后及康复效果,并向其讲解相关事项,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认识此病症;③康复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肢体出现挛缩及关节变形,每天坚持训练30min左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鼓励患者回忆美好的人和事物,并对其进行巩固强化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1]。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认识功能。心理状况通过HAMD抑郁量表进行评价,HAMD>35分为严重抑郁、HAMD在21-35分之间为中度抑郁、HAMD在8-20分之间为轻度抑郁;认知功能通过MOCA量表进行评价,包括7个维度,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证明认知功能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运用SPSS19.0软件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 )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况对比情况

实验组患者HAMD评分(19.1±3.7)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23.2±3.4)分,组间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6.267。

2.2认知功能对比情况

实验组认知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认知功能对比情况( ,n=59,分)

3.讨论

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常伴有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失眠、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烦躁等,降低了患者的情感功能及生活质量;其中认知功能障碍还会导致患者丧失语言能力、记忆能力等[2]。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以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提高其认知功能为主要治疗目的。

心理学认为[3],影响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原因有痛苦、病态、负面情绪,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积极地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及提高其认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疾病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还可以挖掘患者自身潜在的力量及优势,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提高其认知功能。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实验组心理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认知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通过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减少抑郁情况的发生;通过认知护理干预,让其了解病症及相关注意事项,使其能充分地意识到自身疾病,正视病情,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及配合度;通过康复训练,对患者认识功能及身体功能采取有效地锻炼指导,促进功能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减轻抑郁症状的同时提高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秀丽,胡雪玲,张婉萍,等.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6):1141-1144.

[2]刘红梅,赵蓓,刘小玲,等.积极心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3):470-473.

[3]陈肖媚,庞伟茂.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1607-1608.

论文作者:杨清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清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