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铮
(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 辽宁 抚顺 113000)
【摘要】 目的:通过品管圈方法,有效降低术后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方法:通过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查找真因,制定可行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干预措施的落实与实施,术后非计划拔管率由3.2%降至1.3%,同时制定了工作流程及预案,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降低;非计划拔管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254-02
品管圈(QCC)是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组成一个小团体,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运用QCC管理工具,针对问题逐步攻克,已达到改善的目的[1]。引流管被称为术后病人的“生命管”[2],放置引流管,引流渗出液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治愈疾病的重要手段[3]。非计划拔管是指暂无拔管指征的患者,引流管意外脱出,由此可能会导致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4],是外科手术病人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据报道意外拔管后需重新置管的病人死亡率达25%[5],为了把非计划拔管现象降到最低限度,我科把此项问题作为护理品管圈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非计划拔管进行了临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3年4月至10月我科688例手术病人为对照组,男365例,女323例,年龄26~83岁。2014年4月至10月751例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男386例,女365例,年龄22岁~81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治疗用药、引流管部位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计划阶段(P)
1.2.1.1现状调查 收集2013年4月至10月,手术病人688例,发生非计划拔管22例,发生率为3.2%。固定方法不当出现非计划拔管16例;护理观察不到位导致非计划拔管2例;因移动患者牵拉管道致使发生非计划拔管2例;患者不舒适导致非计划拔管2例。
1.2.1.2设定目标与可行性分析 外科术后引流管的管理中,非计划拔管有可能发生在各个环节,经调查发现管路固定方法不当发生非计划拔管比例达到2.3%,针对这个原因解决问题,非计划拔管可明显下降。因此把改善目标设定为术后患者非计划拔管率<1.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3原因分析 采用原因分析鱼骨图找出导致术后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因素:
1.2.1.3.1导管因素 ⑴导管的理化特性:不同理化特性的导管材料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程度不同。材质过硬,不易于固定,舒适度差。⑵导管固定不妥当:固定部位汗腺分泌、局部皮肤潮湿,固定胶布失去黏性、松脱,导管过于固定,使患者更换体位或发生躁动时导致非计划拔管。
1.2.1.3.2患者因素 患者缺乏相关疾病知识与留置管道的配合知识,患者自我防范意识不强、术后疼痛躁动、活动时导致非计划拔管。
1.2.1.3.3护士因素 未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沟通不足,健康宣教不到位,患者对引流管留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导管安全评估不到位,更换体位、搬动患者、护理操作不慎都是导致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
1.2.1.4制定对策 ⑴改进固定方法;⑵合理使用约束带;⑶合理使用镇静、止痛药物;⑷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⑸加强皮肤护理。
1.2.2执行(D)
1.2.2.1改进固定方法 合理增加延长管,选用粘性好的胶带在体表加长固定,加用绷带缠绕固定;准确评估管路,给予有效固定。
1.2.2.2合理使用约束带 及时评估患者意识状态,适当的使用约束带;改良约束带,利于观察护理且固定牢固;加强巡视;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意外拔管的高危时段实行弹性工作,合理安排护士人力。
1.2.2.3合理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根据病情,准确评估疼痛程度、镇痛效果,及时使用镇静药物。
1.2.2.4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及时了解患者感受,给予安抚和相关知识宣教,讲解置管目的、意义及非计划拔管的危险性,反复讲述配合的重要性。
1.2.2.5加强皮肤护理 术后患者因过度保暖或发热导致身体出汗、潮湿,会导致固定不牢,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使局部固定牢固,对降低非计划拔管有一定作用。
1.2.3效果确认(C)
2014年4月至10月期间对术后病人引流管固定方法改进后实施701例。护士能够掌握引流管评估重点、固定流程,做到有效沟通、有效固定。
1.2.4标准化
制定高危患者《患者导管危险情况评估登记表》,改进引流管护理流程,制定本科室《术后引流管固定流程》、《非计划拔管防范预案》。
2.结果
2.1 实施品管圈PDCA循环前后非计划拔管情况比较
实施PDCA前(2013年4月-10月)688例,其中非计划拔管22例,3.2%;实施PDCA后(2014年4月-10月)701例发生9例,1.3%。实施后非计划拔管率显著降低,达到预计目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运用品管圈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
增加护士自我管理的慎独精神;提高术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3.讨论
非计划拔管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我科积极引进并运用品管圈方法,通过鱼骨图分析查找问题真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规范工作流程,不断改善术后病人引流管护理工作,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对预防并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同时,让圈员们主动参与科室管理,培养慎独精神,提高护士自身素质,促进圈员们对护理工作改进进行思索,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保证了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郭春梅.“品管圈”活动降低腕带使用管理的缺陷率.中华文本库,2014.2.
[2] 崔金,刘琪等. 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 中外健康文摘, 2012.50.
[3] 苏梅容,吴芬芬等.外科引流管意外脱出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知网, (2010)09-1159-02.
[4] 刘昌丹.非计划性拔除引流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知网,2010.8.
[5] 向明芳,卢松等.ICU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知网.
论文作者:刘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计划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导管论文; 品管论文; 方法论文; 病人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