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写作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快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不愿意写,而是不知道要写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泉源枯萎,溪水自然越来越少甚至枯竭。然而,两点一线的生活,像复印机一样机械而单调。学生们就在这样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地丧失了生活的来源,也慢慢丧失了对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敏锐感。一方面,为了写作,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当前教育却日益缩小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如何解决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作文教学更有实效性呢?笔者为此做了一些稍稍另类的尝试。
请先看由本人执教的一个案例:“不倒翁”话题作文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做不倒翁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准备的材料?
生:(边展示边介绍):一个鸡蛋壳、少量橡皮泥、一张纸、透明胶、胶水。
师:语言很简洁。好,5分钟时间,大家开始做不倒翁。
(学生们做不倒翁。5分钟到)
师:哪位同学向大家描述一下你做的不倒翁?
生:圆圆的身子,高高的帽子,一双微眯的眼睛,一张向上微翘的嘴巴,这就是我做的不倒翁。
生:我做的是一个不倒翁小妹妹。(众生笑)她穿着白底红点的花裙子,梳着两条小辫子,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推一推她,她就会“咯咯”地笑个不停,似乎在喊我:“小姐姐,快来玩呀!”
生:他浑身又圆又胖,披着一件红色的官袍,戴着一顶扁扁的乌纱帽,又滑又亮的额头下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大嘴巴上还有一撮小胡子,一翘一翘的。
师:同学们描述得都非常生动。下面,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不倒翁的过程?
生:首先,要把橡皮泥均匀的粘在鸡蛋壳的底部;然后,把纸裁成一面扇形,把扇形纸折叠成圆锥,底部用透明胶粘在鸡蛋壳上;最后,在圆锥体上画上自己喜欢的面具就可以了。
师:制作程序介绍得比较清楚,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在介绍制作步骤之前,还应该先介绍材料,尤其是鸡蛋壳要打破小头力保下部完好要说清楚。
生:我认为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要介绍清楚,譬如,把纸裁成一面扇形,扇形的底部必须与鸡蛋壳直径最大处的长度相等。
生:还有橡皮泥该填多少也应该说清楚,因为太多它不容易倒下去,太少又不容易站起来,大约填到三分之一就可以了;另外,橡皮泥还要压实在,与鸡蛋壳粘紧,否则的话,橡皮泥就会在鸡蛋壳里滚动。
师:这样一说,就更清楚了。刚才我注意到了,同学们在做不倒翁的时候,表情各异,那说明同学们心里想的也会不一样。大家都说说你们想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悟?可以动笔写一写。
生:我感到“小事不可轻视”。老师要我们做不倒翁,我从开始就觉得简单极了。1分钟时,我漫不经心地往鸡蛋壳里塞橡皮泥;2分钟时,鸡蛋壳被我不小心弄破了一点;3分钟时,扇形纸面截小了,得重新找纸,我偷眼看了一眼同桌,他已经在画眉毛了;4分钟时,我手忙脚乱又把纸撕破了;5分钟时,老师拿着一个同学的作品在展示了;6分钟,时间到,彻底失败……我静心自问,是什么原因让我这个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小问题上栽跟头?那就是一开始我就小看了它轻视了它。
师:好,观点鲜明,还有真情实感!
生:我想起了小时候唱过的一首歌:“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唱的就是不倒翁。其实,在历史上,许多科学家、文艺家正是凭着这种不倒翁精神才取得成功的。爱迪生经过1000多次实验终于找到了制作灯丝最好的材料,为人类驱走了黑暗;蒲松龄屡试不第坚持创作终于写下了《聊斋志异》,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不倒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想起了小学时的一位朋友。那时,我因学习成绩下降,非常苦闷。她就送了一个不倒翁给我,并向我讲述了她的故事,鼓励我奋勇向前。这个不倒翁一直珍藏在我的书柜里,陪伴着我,鼓励着我。
师:今天,我对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口语表达能力是刮目相看。这节课我们制作了不倒翁,描述了不倒翁,介绍了它的制作过程,还谈了谈由不倒翁或制作不倒翁生发的感悟,收获很多。下课后,就请同学们将腹稿再修改一下,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这节课后,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动起笔来,不再像原来那样愁眉苦脸搜肠刮肚。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解决了学生要写什么的问题。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设计了四个小环节,也可以说是制造了四种写作素材:制作不倒翁、描述不倒翁、介绍制作过程、畅谈所感所想。因为有实践,有体验,所以也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所写内容也真实具体,有血有肉。
这个案例给我们以启示:如何解决学生精神生活乏味、写作素材紧缺的问题呢?答案就是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制造素材”,像一台晚会需要制造气氛那样去制造素材。
一、积极开展活动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初中生正处于体力和智力蓬勃发展的阶段,面对美丽的自然、复杂的社会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们的每一根神经末梢都像春天的小草一样饱含渴望、活力和激情。不管是学校组织的红歌赛、篮球赛,还是自己组织的春游、名家访谈等活动,我都不遗余力地支持学生参加,鼓励他们投入地玩一次。篮球赛后的周记,我并没有硬性要求写什么题目,但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写篮球赛的过程和感受。有的说“投入地玩了一次,感觉真好”,有的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有的懂得了“管好自己,别咆哮裁判”的道理,有的总结出“不怕个矮,就怕志向不高”的心得,还有的明白了“许多机会只有一次,包括拼搏”的真谛……我一口气读完学生们的周记,感觉到篇篇都可圈可点,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上完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足迹”后,我给学生们布置了几个与春天有关的作文题目,如“走在人生的春天里”、“提篮春光送妈妈”等,结果学生们都觉得困难极了,不知从何下手。为此,我专门利用周日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山清水秀的黄家湾春游。一路上,我们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畅谈人生的宏伟构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同学们开心极了。春游回来后,灵动的思维如山泉汩汩流出。
二、刻意雕琢事件
开展活动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在学习生活中,我总是结合某些作文题目,刻意雕琢一些事件,以备学生们的写作之需。如训练写人记叙文时,提前一个星期,要求学生们观察各任课老师,包括他们的体貌特征、兴趣习惯、授课特点等。同时,也要求各任课老师精心准备,闪亮登场一星期,供学生们“评头论足”。这样一来,各任课老师的形象就跃然纸上。然后,在紧接着的两周里,分别要求观察同桌和妈妈,以“我曾经的同桌们”和“我的现代化的妈妈”为题强化训练。
生活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节假日,我会设法制造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母亲节,我给学生布置一项家庭作业,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给妈妈送一件礼物。愚人节,比比谁更有忽悠本领。儿童节,今天我给父母当爸妈,照顾他们一天的生活起居。
这样一来,学生的生活在老师精心的导演下变得生动而精彩。学生生活丰富,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正如新课标中所说:“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三、关注社会热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写文章本来就是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在作文中以社会热点素材来写作,一直受到青睐,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近几年都呈逐年攀升的趋势。所以,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我们要保持一份对生活的热情,保持善思敏锐的头脑和丰盈敏感的心灵,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为作文增添新的活力。可以用早自习的时间读十分钟的报纸,或者晚上回家看一刻钟的新闻,对于重大事件在上课前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每天坚持,这样一年下来,学生就可以积累不少热点素材,社会进步、百姓福祉、世界风云等方方面面,就会在他们的作文中如数家珍。
写作并不一定都要呕心沥血、皓首穷经,像贾岛那样“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耕,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希望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快乐的体验和享受,我想写,我乐写,更重要的是我有写的,我可以写。有素材当然好写,没有素材制造素材也一样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