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的所有身体素质中,耐力素质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有效的提升个体的身体素质,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耐力素质还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重要基础。所以,对学生进行耐力素质的培养,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从而激发他们的身体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如何发展小学生的耐力素质问题展开分析和探究,力图寻求小学生耐力素质发展的重要措施及途径。
关键词:发展;小学生;耐力素质
近年来,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学校并不注重对于小学生的耐力素质训练,这一问题导致很多小学生的耐力素质发展状况并不乐观,这种现象特别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如果不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因而,对小学生进行耐力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刻不容缓,因为这关系到的不仅是学生个人,而且是整个国家的发展。
一、影响学生耐力素质形成的主要原因
1.耐力素质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学生的劳动量明显降低,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量也大幅度减少,强度和密度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标准。而导致小学生耐力素质降低的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进行耐力素质锻炼的场地有限,时间安排也不够固定合理,再加上学生们的进行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刻苦锻炼的意志不够坚定,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运动项目和活动逐渐减少的局面。
2.近年来,独生子女比例不断提高,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上总是备受关照,甚至有的家庭会对其过分宠溺,这导致很多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承受能力较弱,心理素质偏低,耐力素质也随之明显降低。
3.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导致学校、家长和老师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好坏与否,只注重他们的智力发展,忽略了对于学生体能及其他品质的培养。同时,繁重的课业压力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学生的睡眠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大大缩减,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体育运动,长此以往,学生的体能素质不断降低,耐力素质也不断下降。
4.学生耐力素质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技术动作的讲解和接受方面,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提升,从而忽略了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耐力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造成能力与自身身体素质失衡的局面。在体育课堂中,学生常常对于体育活动和练习感到枯燥、单调、乏味,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更有甚者,可能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一旦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很难在活动中得到耐力素质的锻炼。
二、提高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
根据耐力水平测试呈现的数据表明,现在小学生的耐力素质过低,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对这种现象加以关注,并且想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策略来应对这个问题。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方法与手段并不唯一,对于小学生耐力素质的训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理论知识引领
1.正确认识锻炼的意义和作用,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在有目的地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耐力素质之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耐力素质相关常识及重要作用,以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和高度关注,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准备。
2.在真正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耐久跑锻炼的意义与价值,将耐久跑的训练和他们自身的体质健康和身体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等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意识到身体好才是学习好的重要前提,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让他们更加重视对于耐力素质的培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3.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生理特点,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对耐久跑的生理特点着手,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使其在进行耐久跑练习过程中有心理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在耐久跑的实际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小学生由于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耐力素质较差,容易产生轻微的生理不适问题,因此,在耐久跑训练之十分有必要给学生普及一下相关的理论内容,让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认同,才能为他们的具体实践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同时,教师也要学会鼓励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肯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瓶颈期时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决心,乐观的对待一切困难,从而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达到循序渐进地提升小学生耐力素质的教学目标。
(二)练习环境引领
1.创设良好的练习环境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练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活动当中。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消除心理上的疲倦与厌烦,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行动性。
2.改变户外运动环境
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所以对学生进行耐力素质的训练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设施。例如在校园里可以利用天然的或者改造的坡度来实现越野跑、障碍跑、800米跑、400米跑等多种练习途径,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和活动环境的改变使学生耳目一新,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感和新鲜感,他们就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活动和训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户外运动时,一定要给学生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做好运动组织工作,确保学生处于一个安全的运动环境,避免某些意外意外事故的发生。安全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素质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3.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耐久跑的枯燥性和单调性是学生对它不感兴趣的最直接的原因。所以,要想转变学生的运动体验,要从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进行耐久跑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前预先设计好教学的内容和手段,既要考虑到对于学生耐力素质的提升,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和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动环节,并且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利用比赛、测验、多地形、定时定量结合、走跑交替等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当中。新颖的活动形势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还能提高耐力素质锻炼的质量和水平,让学生具有强大的意志力,以后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够从容应对,百折不挠,实现个体身心的跨越式发展。
(三)内容和方法引领
1.间歇练习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耐力素质训练过程中,要设计多种练习样式,将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安排科学合理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注意间歇练习,避免学生因运动量过大等不科学的运动造成意外的损伤,确保运动服的安全性。
2.创造宽松的练习心理环境
学生对“跑”、“累”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所以在训练前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想象和心理暗示,让他们能够有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减轻他们在运动中所承担的心理和身体压力,只有让学生伴随着愉快的心情运动,才能达到最佳的耐力素质锻炼效果。
结语:总之,耐力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来实现,耐力素质的培养切不可操之过急,要从兴趣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活动环节,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耐力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留锁等.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阎长安,张喜梅.体育与健康[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卢兵兵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耐力论文; 素质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耐久论文; 身体素质论文; 环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