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渗透差异与中小企业融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异论文,金融论文,中小企业融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金融渗透的基本概念
在金融深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现象是金融改革和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源于金融资源及传递渠道对经济增长速度和性质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对金融体系的促进。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互动的结果,是金融活动与其它经济活动的不断融合,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增强,并带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在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互动过程中金融活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金融资源主导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即是金融渗透。
在金融渗透过程中,金融机构是金融渗透的主体,其它经济活动是金融渗透的客体。联结主体与客体的则是各类金融工具。因此,金融渗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金融机构的渗透,如金融机构的设立、扩展;二是指金融工具的渗透,如商业票据的使用和推广。从金融渗透的这两层含义看,金融渗透是金融机构的主动行为。但这并不表明其它经济活动在金融渗透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的一方。事实上,其它经济活动的质和量或经济发展水平是金融渗透的重要基础。通常的情况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渗透程度也比较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渗透程度也相应提高,并呈现出金融渗透的特殊性质:金融活动对经济的渗透力越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快;金融活动对经济的渗透力越弱,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越慢。
戈德史密斯对金融渗透作过比较细致的分析。不过,其兴趣显然在“拥有各种金融资产、具有不同特征家庭所占的比例”(戈德史密斯,1968),即金融渗透的微观方面。原因在于戈德史密斯发现,金融相关比率不能直接显示出金融深化的结构特征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戈德史密斯列举了若干国家在不同时期储蓄银行渗透比率、人寿保险单渗透比率、股权渗透比率及其变化等,借以说明金融深化的微观特征及其与宏观特征的关系。
戈德史密斯的研究是开创性的。透过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我们发现金融渗透有三大特性:
第一,金融渗透是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进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增加过程,即是金融渗透程度的提高过程。戈德史密斯分析了从1860年至1963年近百年中英、德、法、美等30多个国家的情况,表明每个国家实际运行的各种金融机构的数目在增加。同时列举了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三类金融机构,以及存单、保单、股权凭证三种金融工具对家庭的渗透状况。
从那时到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进一步增加了。除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之外,向家庭渗透的金融机构至少还有分期付款信贷机构、消费信贷公司、共同投资基金等10~30种,向企业渗透的金融机构则更多;至于金融工具,目前在我国已达1000多种,国外则更多。金融机构的大量增加和大量金融创新工具的涌现,使金融活动对经济活动的渗透不断加强。因此,我们可以把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工具数量的增加,看作是金融渗透程度提高的一个标志。
第二,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对不同的地区、产业和经济部门有着不同的渗透力。戈德史密斯的分析表明,不同的金融工具对家庭有不同的渗透力。如,1963年,储蓄帐户与人口之比,英国为61%,日本为198%,美国为12%;同年,人寿保险单与人口的比率,英国为243%,日本为57%,美国为133%;而股东数与人口的比率,英国60年代初为7%,日本1963年为5%,美国1965年为10%。同样,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对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渗透力。而且,许多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渗透力具有专项性,即有的仅适合对家庭渗透,有的仅适合对企业渗透。因此,我们可以就某一金融机构或某一金融工具对家庭、企业、产业乃至某一地区的渗透情况作专项分析。比如,我们可以比较分析大银行对不同规模企业的渗透力或中小银行对不同规模企业的渗透力;可以比较资本市场对不同规模企业的渗透力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金融渗透看作是一个分析工具。
第三,由于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上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对不同地区、产业、经济部门具有不同的渗透力,即从宏观上看存在金融渗透差异,包括地区差异、产业差异、企业规模差异以及企业性质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是金融渗透的自然属性,有的则是人为的结果;有的通过主观努力可以迅速缩小,有的即使政策力度很大,但收效有限。也就是说,金融渗透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深层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是两条:一是任何一个金融机构或任何一种金融工具在同一个国度内具有同质性,而一国中的地区间、产业间、企业间差异很大,即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水平差异很大,形成金融渗透差异。由此引起的金融渗透差异可以称作为基础性差异。二是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在不同的区域之间乃至产业之间的组合不同,形成金融结构差异。这种类型的差异可称作为结构性差异。现实中的金融渗透差异一般是混合型的,即基础性差异和结构性差异的混合体。
二、金融渗透差异的一般规律
研究表明,金融渗透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地区差异、产业差异、企业规模差异和企业性质差异。
1.金融渗透的地区差异
金融渗透的地区差异戈德史密斯有详细的研究,其结论也为大家熟知,即金融活动对发达国家的渗透程度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事实上,金融活动对同一国度内不同地区的渗透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并呈现出某种规律。为证实这一现象,我们全面分析了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存款总额、储蓄存款总额、贷款总额以及机构数量。结果发现,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各省市区平均每个机构的存款余额、储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与各省市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度相关或高度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86、0.90。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情况类似。我们将各银行在各省市区的平均相对贷款规模与该地区的人均GDP作了全面的相关分析,发现金融渗透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的基本性质是:人均GDP较高的地区,银行的相对规模较大(见图1)。综合分析四大银行的地区差异,我们认为,理论上的金融渗透曲线应该是一条平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见图2)。
图1 工商银行的地区差异
图2 金融渗透地区差异曲线
2.金融渗透的产业差异
研究发现,金融渗透的产业差异受三大因数的影响:一是产业的安全性,主要指标是产业内竞争程度,如产业集中度,产业内亏损、倒闭企业的比例等;二是产业的发展前景,主要指标是由产业演变规律决定的产业成长性期望值或预测值;三是产业的赢利能力,主要指标是产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一般而言,产业的发展前景越好、赢利能力越高、内部竞争程度越低、产业的层次越高,则金融渗透的程度就较高,反之就较低。这一基本关系,为抽样调查所证实。
1998年,浙江省有关部门对省内的1000多家平均销售规模近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作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在不同的产业,资金短缺的程度存在差异。医药产业贷款难的企业比重为57.14%,电子产业为58.33%,机械产业为64.18%,化工产业为65.49%,食品产品为66.67%,纺织产业为67.21%,建材产业为71.01%,其它产业为62.02%,平均为64.69%。其基本规律可以归纳为:产业层次较高,金融渗透的程度较高;产业层次较低,金融渗透的程度较低。如果我们用横坐标表示产业层次,纵坐标表示各产业中没有融资困难的企业比重,则金融渗透的产业差异如图3所示。
图3 金融渗透产业差异曲线
3.金融渗透的企业规模差异
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存在金融渗透差异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现象。其原因一般有两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主要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是中小企业的倒闭率和歇业率较高,使金融机构放贷面临较大风险。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估计,23.7%的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52.7%的小企业在4年内退出市场。从浙江的情况看,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70%左右的小企业在开业后的1~3年中变成“开关厂”。第二是中小企业家族制的组织形式和不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严重抑制了自身的融资能力。许多中小企业无账无册,或有账无册,或有册无账,私人资金和企业资金混为一体,难以向银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经营状况,从而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第三是中小企业实力较弱,资信程度较低,抵押担保难。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对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可以用抵押的资产更少,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或担保。
二是金融机构方面,主要有四大问题。第一是“不利选择”。“不利选择”是指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中,拒绝给有困难但能成功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或给经营失败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不利选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即商业银行无法得到相关的信息,或得不到准确的信息。第二是“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中小企业不按照与商业银行的协议或对商业银行的承诺使用资金,或者在有能力偿还银行信贷的情况下,不偿还银行债务的风险。第三是规模不经济。中小企业每笔贷款数额一般不大,但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如调查、评估、监督等都大致相同,因此,中小企业贷款的经营成本较高,据测算,目前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约为大型企业的2~5倍。第四是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虽然规定贷款利率可适当向上浮动,但由于承担的道德风险相对较高,造成金融机构收益与风险不对称。
由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金融机构一般偏向大企业。通常的情况是,金融机构按照客户分层的策略,贷款首先向第一层次的优质大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在第一层次的大企业被瓜分完毕后,金融机构迅速转向第二层次的企业、第三层次的企业,……。每一层次的金融渗透程度依次递减,有幸被“渗透”的中小企业,不足中小企业总量的30%。因此,目前大约70%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这种金融渗透程度随企业规模减小而递减的现象,即是金融渗透的企业规模差异(见图4)。
图4 金融渗透企业规模差异曲线
4.金融渗透的企业性质差异
在我国,金融渗透差异还表现为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差异,即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在向不同所有制企业渗透过程中存在差异。这一差异从宏观上看非常巨大,突出表现为占工业产值和GDP70%左右的非国有经济,只有不到30%的金融资产。其成因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与工商领域的改革进程相比,金融领域的企业改革大致落后10年左右,至今尚未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金融机构的内在规定性,使其不可能置国有企业不顾,向非国有企业重点渗透。
二是银企关系调整的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我国采取了冲抵、核销、“债转股”、优先安排国有企业股票上市等一系列手段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改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累计帮助国有企业筹集资本金1万多亿元,卸去债务负担近2万亿元,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严重依赖银行的状况,国有企业占用贷款占全国贷款总量50%以上。这种情况短期内难以改变,除非我国在国有企业与银行关系方面的调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三是非国有经济素质提高滞后。非国有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发展历史仅20多年。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个私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巨变,其中一部分已成长为全国性的大企业,有的成为小型的跨国公司。但是,就大多数私营企业而言,其素质的提高要远远慢于其规模的成长。产权凭证残缺不全、诚信意识不强、经营状况不清等在个体私营企业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个私经济从银行得到贷款。
三、大中小金融机构渗透力及其特点
金融机构的渗透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渗透主体看,渗透力主要表现为其产品或服务在某一区域或某一经济部门被接受的程度,即其金融业务在某一区域或某一经济部门的拓展程度或覆盖面;从渗透客体看,金融机构的渗透力主要表现为其产品或服务在某一区域某一部门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金融机构渗透力的大小强弱主要受资产规模、运行机制、经营模式、组织形式和金融工具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就银行类金融机构而言,大银行的渗透力一般要远大于中小商业银行。如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贷款规模为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7.2倍,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贷款规模为百家城市商业银行的3倍。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大中小银行之间的渗透能力差异没有那么大。
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渗透力差异,就其渗透对象而言,具有某种规律性。一般而言,大银行主要从事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以大额资金融通为特征的批发业务,中小金融机构主要从事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以小额资金融通为特征的零售业务。但是,就银行的本性而言,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总是倾向于做批发业务,尽力回避零售业务。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大额贷款比小额贷款具有更高的效益。零售与批发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对银行来说具有不同的成本收益。银行在放贷过程中的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成本、资信审查成本、抵押品价值的评估成本以及事后的监督、催讨成本。这些成本中有些是变动成本,有些则接近于固定成本,与贷款的数额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而贷款收益却与贷款数额及存贷利息差成正比。因此,批发业务的净收益一般要大于零售业务的净收益。
第二,大额贷款比小额贷款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就信息收集、分析及资信审查而言,一般的规律是,企业的有关资料收集得越充分、分析得越详尽、资信评估和审查越准确,银行放款的风险越小,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对于小额贷款,如果银行在信息收集、分析和资信评估、审查等方面化费过高,会得不偿失;但如果节省费用,又要冒较大的风险。对于大额贷款,银行就可以在信息收集、分析和资信评估审查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不仅仍然有利可图,而且大大降低了风险。
第三,大额贷款易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大额贷款的客户一般是大企业,小额贷款的客户一般是小企业。大、小企业对银行信贷业务来说有三大差异:一是大企业的有关信息,如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透明度和可信度比较高,小企业的有关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相对较低;二是大企业的经营比较稳定,可预测性比较强,小企业不稳定,其经营状况很难预测;三是大企业的信用几乎在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发生信用欺诈的可能性比较小,小企业的信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发生信用欺诈的概率较大。因此,银行易于与大企业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
中小金融机构就其本性而言也偏向大额贷款和大企业。但在与大银行的竞争中,中小金融机构几乎没有优势。一是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有限,难以满足大企业的大额贷款的要求;二是中小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较小,难以满足大企业所需要的服务,尤其是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三是大额贷款一旦发生问题,仅一、二笔贷款就可能使中小金融机构陷于流动性危机。因此,中小金融机构一般将自己的市场定位确定为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金融机构失去了偏向大额贷款的天性。事实上,中小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过程中,仍然偏向大额贷款,只是这种大额贷款是相对的,是中小企业中的大额贷款,有时是“跟随贷款”,即参与大银行对大企业的贷款。因此,中小金融机构的客户呈正态分布:一小部分是大企业,大部分是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一小部分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见图5)。
图5 中小银行的渗透曲线
大银行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但世界各国有一个共同现象,即大银行集中的可贷资金总量一般大于大企业的需求。这样,大银行也会选择一些规模较大、资信情况较好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这部分贷款一般要占到大银行贷款总额的30-40%。因此,从统计数字上看,大银行的客户分布主要在大企业和一部分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见图6)。
图6 大银行的渗透曲线
把图5和图6叠加,得到图7。图7所揭示的基本含义有三点:第一,大型金融机构可以解决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渗透面不大。第二,中小金融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中小企业众多的我国而言,必须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民营金融机构。第三,不同规模的企业中,真正面临融资难的主要是小企业。因此,许多国家发展了一批政策性融资机构,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意义见图8。
图7 金融机构的渗透曲线
图8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意义
标签:金融论文; 银行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中小商业银行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融资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金融工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