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引进

国外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引进

何德好[1]2008年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起源是于20世纪90年代的信用风险交易,是国际活跃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一种新方法,它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存量授信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就是把标的债项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和债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从整体风险中剥离出来、附着在信用衍生品上,单独定价,单独交易,从而实现在不转移债项资产的条件下把债项资产的信用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出去。由于不涉及标的债项资产的转移和管理,以及信用衍生品灵活的风险分担设计,商业银行及各参与主体易于根据各自的风险状况及其风险承受能力来重塑自己的风险敞口,优化各自的风险——收益特征。本文以信用风险交易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理论上解释开展信用风险交易的价值所在,分析建立信用风险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交易的重要意义,论证我国信用风险交易市场建设的条件、筹建的主体以及市场初期的产品选择,提出建立和完善信用衍生品市场应着力推进的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概述全文的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提出研究的具体方法,并就论文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第2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的基本理论及实践本章的主题是信用风险交易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相比,其价值何在?问题的回答,主要通过界定清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理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在逻辑,明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难题,系统地梳理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信用风险交易的优势所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违约或信用等级变动、履约能力变化而导致商业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相对于损失而言,它是一个事前概念。要想避免信用风险转化为损失时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就要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在损失发生前做出适当的安排,即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增量授信的信用风险管理,二是对存量授信的信用风险管理。对于前者,主要通过专家系统筛选(或承担,或规避)、要求抵押与担保、合理要价等来管理;对于后者,则主要通过加强贷后监督、及时采取措施抑制以及在银行体系内外进行分散与转移来管理。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而承担的风险总量要受到资本金的约束。因此,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经营和信用风险管理中,一方面要遵循风险——收益原则,另一方面要考虑资本金约束下的信用风险总量限制。从风险——收益原则出发,由于规模效应、监管信息优势的存在以及客户关系的维护,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会向某些行业、区域、甚至客户的集中;而信贷资产的集中与分散化相比必然增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总量(通过VaR方法来计量、比较)。对此,商业银行传统的办法主要是采用“授信限额制度”来管理增量授信,对贷款集中度、信用风险总量等进行事前控制。但是,“授信限额制度”必然损害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此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还面临在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与在这些领域赢得、保持这种“比较优势”将导致信用风险更集中、更高的难题(即,“信用悖论”)。传统的增量授信管理对这些无能为力,贷款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存量授信管理方法也由于涉及信贷资产真实转移和客户关系维护难题等而效果不佳。信用风险交易由于不涉及标的资产的转移,比传统的风险转移方法更加灵活、方便。银行可以通过信用衍生品进行灵活的、低成本的、主动的出售(或购入)风险头寸、改变风险敞口规模等来对存量授信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从而商业银行既解决了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信用悖论”;又可以在业务扩张和资本约束中平衡1、优化自身的风险——收益特征。不仅如此,信用风险交易还整合了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分担机制,提高整个金融系统配置风险的效率;将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连接起来,完善信用风险的价格发现机制;为非银行机构、个人参与贷款市场提供了机会,带来了金融市场的整合和效率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交易本章的逻辑主线是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存量授信的信用风险特征及其危害,从信用风险交易对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总量的降低、经济资本的节约等角度论述我国开展信用风险交易的重要意义。本章首先通过对我国的融资结构、整个银行业信贷资产在行业上的分布以及各家上市银行信贷投放在区域上的分布、上市银行及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在行业上的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特征;继而通过对债项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计量、单笔信贷资产经济资本的计提分析,证明组合内资产之间的违约相关性影响组合信用风险总量,影响单笔信贷资产经济资本的计提,并通过标普的行业违约相关系数矩阵来类比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间的信用风险交易将降低各自的信用风险总量,实现经济资本的节约。本章研究发现:我国信用风险不仅主要集中在银行业,而且整个银行业的信贷投放也相对集中在某些行业,因而我国银行业存在信用风险转移的要求。在我国银行业信贷投向在行业上集中的同时,由于历史传承、专业优势、地缘优势等的不同,各家银行信贷投放在行业和区域分布上则存在明显差异;考虑到地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限制后,全部商业银行业信贷投放在区域上的差异可能更加明显。从而,各家银行在特定领域的信用风险有一定程度的集中,而彼此之间信用风险集中的领域则存在差异。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信用风险交易,卖出标的债项资产的信用风险,降低在特定领域的信用风险集中度;购入自己信贷投放难以进入的某些领域的信用风险,分享这一特定领域的风险收益;从而优化各自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实现资本金的节约。不仅于此,通过信用风险交易,适当的把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出银行业,甚至转移出金融体系,实现风险在金融体系的、乃至整个经济部门间的合理分担是一种更优的选择;有利于整个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而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上的事前控制,事后加强监督管理等存在诸多不足,即便最近各家银行都对风险管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仍然没有改变其被动地、静态地管理信用风险的事实。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信用风险交易市场,为银行业提供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方法。第4章:信用衍生品的定价条件分析信用衍生品的价格确定是信用风险交易的前提和基础。本章的逻辑主线是从信用衍生品的定价原理、方法出发,分析信用衍生品定价所需要的相关条件和相应的数据依赖。然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从信用衍生品定价的角度提出我国开展信用衍生品交易所需完善的具体条件和所要清理、储备的基础数据。本章通过对信用衍生品定价原理、方法的分析,发现信用衍生品定价主要围绕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无风险利率等变量来设定模型;并由于各自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无风险利率等的不同假设、不同处理思路而分化为两种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结构化模型和简化模型。继而分析这两类模型使用的前提条件,以及对相关参数的估计方法、所需要的数据支持;最后,分析了复制定价法的基本思路及其使用的条件。本章通过对叁类定价模型的对比分析,认为:基于结构化模型的定价方法由于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和实际估算参数的困难,因而主要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简化模型和复制定价模型都是我国开发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基础和重要参照。本章进一步分析认为:简化模型和复制定价模型都需要基准收益率曲线作为定价的基准;复制定价模型还需要有一个相对丰富的市场体系(存在复制信用衍生品报酬的相应资产市场),而且还要求相关市场有效、相关资产被正确定价;简化模型对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等参数的估计还需要历史数据的支持,根据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有的依赖于信用评级机构的数据(包含大量的公司多年评级数据和违约数据),有的依赖于金融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由此,本章根据简化模型、复制定价法的运用条件及所需要的数据,从我国债券市场的现实出发,提出积极发展公司债券、证券化产品及衍生产品,丰富债券市场品种,为信用衍生品定价提供参照;适当扩大短期和长期国债的发行比重,完备期限品种结构,推动市场化利率化进程,促进具有基准作用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生成;立足于商业银行数据储备的情况,建议商业银行着手建设银行客户信用评级转移矩阵和违约损失数据库,储备银行用于对客户评级的信息以及对客户的评级决策、评级模型等基础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内容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其质量要求:具有可比性、完整性等。第5章: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筹建本章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分析、判断我国开展信用衍生品交易的时机是否成熟,市场的筹建由哪些力量来推动,应该着力推进哪些工作?本章通过对国外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背景的分析,认为:银行业动态调整信用风险的要求,全球信用环境的恶化,信用衍生品定价水平的提高,法律文本的标准化所提供的低成本制度框架是信用衍生品产生、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本章通过对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市场金融衍生品选择路径的考察发现:各种金融衍生品在国外发达市场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并没有一致的发展轨迹(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顺序);后发国家往往是在充分借鉴已有市场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竞争力等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考察各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背景、动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失败的经历,以及我国金融衍生品的新近发展,本章分析归纳了推出金融衍生品基本条件:1、现实的需求,2、宏观经济环境的促进,3、完善的法律体系及健全的监管体系支持,4、高度发达的现货市场和成熟理性的市场参与主体等市场微观环境的配合。按照这一分析框架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本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一般投资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交易需求;从已有的制度,以及制度的设计程序、制度的层次以及自律性举措等,反映我国银行间市场的管理已经日趋成熟,我国开展信用衍生品交易的制度保障基本具备;做市商制度在引导市场理性报价、活跃市场交易等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市商的双边报价已成为市场定价的重要参照,市场参与主体日益成熟、理性;《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2的签订,加强了行业自律,有利于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目前已有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债收益率曲线和Shibor线,初步发挥了基准利率作用。由此得出结论:现阶段开展信用衍生品交易的时机基本成熟,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场”的条件以及作为筹建的主体应该努力推进的工作。此外,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还未解决的问题,从金融制度变迁带给国家的间接利益及变迁失败带来损失的角度分析,本章认为建立信用衍生品市场符合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因而中央政府是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筹建的主体;并就进一步完善“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场”的条件,提出筹建的主体应该努力推进的工作。第6章:我国信用衍生品的选择与设计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似乎成了一个信用衍生品管理信用风险的反面例证。通过对次贷危机的演变,信用衍生品进入次贷危机链条的背景,以及债务抵押债券(CDO)对信用风险的放大机理等的分析,本章认为:“次贷危机”中信用衍生品一方面确实起到了隔离银行体系风险的作用,将原本集中于银行体系内的信用风险分散给了许多二级市场投资者;另一方面,信用衍生品在整个“次贷危机”中,也起到放大器、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将实体经济的危机放大到信用衍生品市场、推广到全球金融市场,并加速了危机的蔓延。但是,信用衍生品的负面作用主要源于4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金融机构自身机制的不成熟,对信用衍生品进行过度投机;第二,债务抵押债券(CDO)设计上的灵活多变导致信用产品的过渡衍生;第叁,信用评级机构对信用衍生品风险的低估,误导投资者;第四,监管机构对信用衍生品监管不力,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等。因此,尽管信用衍生品确实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放大、传递风险的角色,但这不是信用衍生品的天然属性。如果制度建设较为完善,监管得当,参与主体审慎参与,信用衍生品的选择与设计合理,相关评级服务等完善,那么信用衍生品交易就能够成为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已有理财产品(主要是信用联系票据)的分析,提出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初始阶段主要以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联系票据(CLN)为主;并根据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推荐文本,分析信用衍生品设计中主要涉及的要素,应注意的关键点等。本文的创新:1.本文在数理证明资产组合多元化将降低组合信用风险总量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各家上市银行信贷投放在区域上的分布、上市银行及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在行业上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信贷投向在行业上集中的同时,也存在行业与区域分布上的明显差异,因而我国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信用风险交易的现实需求;并得出开展信用风险交易将降低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总量、节约经济资本的结论。2.首次从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原理、方法出发,系统分析了基于结构化模型、基于简化模型的信用衍生品定价方法及复制定价法等运用的条件、所依赖的数据及其数据的来源、数据的质量要求等。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债券市场的现实出发,提出丰富债券市场品种、促进真正具有基准作用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生成等完善债券市场的建议;立足于我国外部评级机构刚刚起步,积累的数据比较有限的现实,提出商业银行建立信用衍生品定价所必须的数据信息数据库的具体内容与质量要求。3.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亚洲新兴市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的考察,分析归纳了两个结论,一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顺序,后发国家主要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竞争力等跨越式地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二是金融衍生品的推出有其共同的基本条件,即:要有现实需求、要有宏观经济环境的促进、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及健全的监管体系支持、需要高度发达的现货市场和成熟理性的市场参与主体等市场微观环境的配合。并据此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现阶段开展信用衍生品交易的时机基本成熟。

李镇华[2]2006年在《信用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泱泱五千年灿烂文明、千万平方公里广袤沃土,养育的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东方。我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文化承传至今的民族,在世界树立了礼仪之邦的光辉形象。20世纪上半叶,全国各族人民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建立了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消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残毒的同时,也消灭了商品经济赖以存在的产权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是在20世纪60和70年代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突现。于是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着手解放、发展生产力,90年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我国从此走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道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信用制度对保障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体制,它以市场为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关系是商品经济关系,是人们在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理解、把握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通过商品经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商品经历的各个经济环节正常运转,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交换环节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跨期交易,商品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不在同一期完成,又称之为信用交易。信用交易形成的交易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构成了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社会经济关系。信用交易的存在导致交易主体面临对手是否履约的问题,即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如果交易对手诚实可靠,交易风险剧减,交易费用大降,交易行为顺利完成。因而良好的信用交易关系促使商品交易主体方便、快捷地获取交易对手真实信息,避免信用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提高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然而特定的转轨背景导致我国与信用交易相关的制度没有得到

王凡[3]2004年在《国外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引进》文中认为信用衍生产品是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它不仅引发了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变革,而且将对金融市场的结构和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致力于分析国外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动态、该市场对信用风险管理和金融市场的效应、信用衍生产品的估价问题、以及我国引进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图为我国引进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来改善我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有益的建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信用衍生产品概述”着重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差价期权和信用联系票据四种最基本的信用衍生产品,并对信用衍生产品的性质、功能等基本情况进行简要地阐述;第二部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不仅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而且强调了信用衍生产品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探讨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在成长初期的困难;第叁部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效应与监管”重点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市场对信用风险管理工程技术化的促进作用,同时比较权衡了信用衍生产品实现信用风险在金融市场上的重新配置的正效应与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风险高度集中、扭曲违约数据等负效应,兼之探讨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外部监管问题;第四部分“信用衍生产品的估价方法”对日前信用衍生产品的估价障碍以及违约率模型、基于担保产品市场的定价模型、再造/融资成本模型等几种目前常用的信用衍生产品定价模型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研究”联系我国现状,从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状况说明引进信用衍生产品的迫切性,从已有的基础条件讨论可行性,从风险防范的角度研究安全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构想。 文章认为,尽管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尚不成熟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和负效应,但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具有臣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引进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来改进我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文章以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为落脚点,提出了我国引进并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战略:第一步鼓励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或国外金融机构之间开展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第二步在积累了开发信用衍生产品的经验后,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同业之间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第叁步推动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内机构投资者之间开展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进而最终建立国内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我国成功地引进并构建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有待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深化。

王守芳[4]2015年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及其传染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信用风险是银行业的主要风险之一。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进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测度,以及信用风险的控制。近年来随着银行贷款业务的扩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累积使得信用风险转移产品得到迅速发展。信用风险转移产品主要有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对银行的次级贷款进行打包、出售,进行信用风险的转移。而在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信用风险转移工具被认为是诱发危机的根源,因而面对众多质疑,全面分析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利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论述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理论基础。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期、成长期、调整期、成熟期几个阶段;信用风险管理中使用的转移工具,也随着转移市场的发展不断多样化,先后产生了资产证券化工具、信用保险、信用衍生产品以及次级债券。其次,建立基于博弈论的信用风险转移模型。根据信用风险参与主体的不同,分析各参与者的交易动机,以及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随后根据信用风险转移前后各参与主体信用风险的大小,建立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博弈模型,确定引进信用风险转移前后市场存贷款利率和银行收益以及社会福利的均衡解。第叁,分析基于美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业的影响。通过对美国18家使用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商业银行,运用2002年至2014年的季度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模型,分析CDO产品对银行贷款规模、资产收益和贷款监督水平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于CDO产品引入而产生的银行业风险。同时为了考虑银行收益、贷款水平等受上一期交易的影响,引入其滞后解释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第四,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论证信用风险转移的影响途径,并且分析基于次贷危机的信用风险转移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通过中美两国共十家商业银行的在次贷危机前后的收益率数据,运用copula函数分析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第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庞大,累积的不良资产规模较大,引入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可以缓解和分散银行业集中的信用风险。但我国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信用增级和评级发展落后,交易工具的创新和计量方法匮乏。因而需要规范相关法律,加强内部控制,合理使用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有以下叁点:首先通过信用风险转移中参与主体进行博弈模型的建立,对引入信用风险转移产品前后参与主体的交易动机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对银行的贷款利率和收益等指标的影响。分析在未引入信用风险转移和引入信用风险转移后,商业银行的优质贷款、中等贷款和劣质贷款的贷款规模、贷款利率和收益的均衡解。其次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银行业中引入信用风险转移工具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采用担保债务凭证(CDO)作为解释变量,因为CDO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转移工具之一,最具有代表性。考虑到银行业风险存在的滞后效应,引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期,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滞后期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第叁,分析基于次贷危机的信用风险转移对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的影响,同时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中国和美国商业银行的股票收益率数据,运用copula模型分析其相互关系,确定美国商业银行在2007年前后对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影响。

向涛[5]2009年在《信用衍生品市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提高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务。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集中度和不良贷款率较高,并且资本充足率较低的状况也使得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低下。此外,我国银行实行的分业经营也使银行分散信用风险的难度加大,同时,随着银行业务不断创新,信用风险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商业银行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获得信用保护,从而降低整体信用风险水平,可以让银行更灵活地调整风险和收益、有效避免风险的过度集中、增进资产组合的多样性。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信用风险,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不佳:不良资产数额巨大、风险控制能力欠缺,他们对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大多还局限在确定信贷风险评价指标和简单定量分析的初始阶段。因此,将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应用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实践中,有助于加强我国信用风险管理,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保障我国金融稳定。信用衍生产品是化解信用风险的创新工具,它将信用风险从其它风险中剥离出来。运用套期保值和风险头寸对冲的方式,将存在于标的资产中的信用风险头寸进行化解并转移到金融市场上。因此,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警示下,在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潮下,研究信用衍生产品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良好的信用衍生工具可以使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双赢,一方面有助于银行体系稳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金融市场的丰富活跃。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及信用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使得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然而,我们应该注意信用衍生工具也存在诸多风险,对金融稳定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将信用风险与放款人分离,这可能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不利于金融稳定;扩大了信用风险影响的范围,改变了原有金融体系的风险配置方式,将金融安全网体系扩展到了其他的金融部门;很多投资者对其风险的认知程度和管理能力有限,为金融稳定埋下了隐患;风险转移使得决策者、监管者和参与者很难在长期跟踪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流动,难以及时发现风险集中问题;另外信用衍生产品本身的定价也存在着缺陷和困难等等。信用衍生工具的出现对于我国薄弱的信用风险管理而言是一剂良药,信用衍生工具的引入也是指日可待,为了控制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防止金融机构不规范地利用该工具,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我国监管当局必须要先行一步,规划整个的监管框架,为信用衍生工具的引入做好充分准备。而目前我国在这一新型衍生工具的监管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所以应该研究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监管,为我国设计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监管框架提供借鉴和参考。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比较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地区的己有监管措施和法规,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对信用衍生产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首先对信用衍生品进行背景分析,简单描述了全球信用衍生品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然后介绍我国信用衍生品的发展过程,接着指出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新动态和面临的问题。然后在对分析完信用衍生品的概念界定和构成要素之后,介绍了最主要的几种类型的信用衍生产品(包括结构信用衍生产品和系统性信用衍生品即信用违约指数)的原理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在次级债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和担保债券凭证CDO。随后,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实现对风险资产的转移、对冲,从而降低信用风险,或者通过资本减让作用节约银行资本,提高银行资本收益率。接着谈到信用衍生品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效率的正面影响。信用衍生品将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资本运作发生本质的变化:可以增加银行贷款后的灵活性,较好地解决“信贷悖论”问题,降低经济资本,提供资本收益率,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等等。同时信用衍生品也将使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对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文章通过信用衍生品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风险积累和传导作用的分析,揭示出信用衍生品自身存在的操作风险(OperationalRisk).交易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模型风险(Model Risk)(以雷曼公司为例)、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以及法律风险(Legal Risk)等等,并且信用衍生品在促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的同时,也可能会对金融市场稳定性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接下来从国际信用衍生品的监管模式、新巴塞尔协议中对信用衍生工具的相关规定、ISDA中信用事件的规定当中讨论到信用衍生产品的监管问题。最后,在对我国银行业以及发展中小企业引入信用衍生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之后,为正确将信用衍生产品引入我国作出路径规划,针对我国金融市场自有的规律性,分叁阶段开放参与主体,叁阶段引入交易品种,提出在我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欠缺衍生品交易经验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发展场内标准化金融衍生品的论断。文章结尾讨论了在信用衍生品引入过程中监管法规的建设、基础产品市场的完善与创新以及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信用衍生产品的研究,分析信用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在发展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过程中,联系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信用衍生产品在此次危机中的角色进行分析,指出信用衍生品存在的缺陷和风险,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让信用衍生品在推动银行体系稳健发展、维持我国的金融稳定性中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

褚景元[6]2009年在《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商业银行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而信用风险是其主要风险之一。在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工具出现以前,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以后只能持有至贷款违约或者到期日,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是贷前审查、贷后监督和降低信贷集中度等。而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产品的诞生使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大大提升,其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组合管理的需要对贷款的资产的信用风险进行转移,同时,许多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也获得了新的投资渠道,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提高。基于此,细致而全面的研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机制对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能力,促进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当前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的分析多数还停留在直观的表述,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以及没有系统地研究该市场出现的背景及促进其对金融系统积极作用的所需要的客观条件的研究现状,本文以市场机制为核心,拟从以下叁个方面重点研究:(1)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交易主体与相互影响;(2)信用风险转移工具(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机制;(3)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监管机制。基于此,本文共分八章,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及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及简单评述、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2章为信用风险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信用风险的内涵、特征和成因、信用风险度量的常用方法、信用风险转移的特征与路径以及信用风险转移的相关理论简要评述。第3章为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主体分析,主要包括对该市场的发展背景、发展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市场主体——商业银行交易动机的博弈论分析;以及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商业银行和其他交易主体(信用风险接受者)的市场行为及其相互影响。第4章为融资型信用风险转移及其机制分析,包括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一般特点、资产证券化操作的理论基础、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和一般流程以及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作用机制。第5章为非融资型信用风险转移及其机制分析,包括信用衍生产品的种类划分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交易主体;信用衍生产品的特性;信用衍生产品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及其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后从风险分担机制与价格发现机制两个方面角度阐述了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机制。第6章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的监管机制,包括监管的必要性以及监管的目的与原则;世界各国针对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监管的一般措施,即资本监管、限制条款以及信息上报与监督指导,最后分析了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的监管措施。第7章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的对策建议,包括2007年至今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及其对我国的警示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可能存在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应如何有效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如何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积极促进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以及监管当局如何完善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监管机制。第8章为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主要回顾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并对本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提炼与归纳,同时指出了本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在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在研究思路上,本文以市场机制为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CRT市场上各个参与主体行为与相互影响,以及该市场上交易工具的——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工具。其次,在对参与主体的研究上,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对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上各交易主体的行为进行研究,再次,在对交易工具的研究上,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论述,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作用原理,并对其核心机制——风险隔离制度做了解释,在此基础上解释了资产证券化在信用风险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分类论述,以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原理为基础,从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担与价格发现角度论述了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黄伟[7]2010年在《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爆炸性增长,根本原因在于信用衍生产品作为一种管理信贷风险的有效工具,具有转移和分散信贷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的特性。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金融市场也已初具规模。但是,纵观整个房地产金融业,房地产融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方式还是银行信贷,特别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而极力推广扩张。由于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基础薄弱、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文化还不够完善,再加上政府缺乏金融监管,各种“假按揭”“循环贷”等虚假融资的现象非常严重,从而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上积累了大量的信贷风险。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虚拟资本理论和西方金融监管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逻辑演绎和归纳推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特点的分析,认为推广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是完善与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必要之举。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文章论述了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必要性与成本,通过介绍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加强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对策思路。

吴湘铭[8]2009年在《信用违约互换在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渠道,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商业银行是否能稳健发展及进一步壮大。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主要采取持有到期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使我国商业银行只能被动的承担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国内外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信贷资产持有到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日益显露出它的不适用性。如何根据银行实际,创新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方式,分散信贷资产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本文通过对新型信贷资产管理工具——信用违约互换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在中国银行信贷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为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积极信贷资产管理提供新思路。本文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其在国内外银行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总结,结合中国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实际,对中国银行加强信贷资产管理,引进和开发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全面探讨,结合具体案例,对中国银行合理运用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操作实践进行了详细设计。

高巍[9]2008年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也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资产主要采取持有到期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使我国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承担风险。而在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种方式日益显露出它的不适用性。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种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已是迫在眉睫。现在国际上有实力的大银行纷纷采取积极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根据借款人和市场变化情况,利用一系列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分散信用风险,并对信用资产进行保值甚至增值。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型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信用衍生产品的研究,探索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积极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本文在吸收与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信用风险的特征出发,主要探讨了信用风险管理中信用衍生产品的定性分析、建立量化模型以及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等问题。首先,对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衍生产品的相关概念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进一步把二者结合起来阐述了如何利用这种新型产品增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能力。然后,进入了文章的核心部分:产品定价问题研究。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实质上就是对信用风险进行定价。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违约互换为例,从信用违约互换的现金流出发,对信用违约互换的价值进行分析,在风险中性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面值挽回率的偿付结构得到信用违约互换定价的基本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初步论证了该定价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信用衍生产品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信用衍生产品的具体构想,然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对我国现有情况下应用信用衍生产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孙继伟[10]2011年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金融业实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生存,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一百多年来,银行曾经面临过不同阶段的金融危机的威胁,风险评价及管理技术就是在危机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时代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国际金融环境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同时也赋予了银行的风险评价与管理的新的内涵。目前,关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叁大风险的研究和防范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主要的方面。本文在第二章节里,深入地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特征和信用风险成因及特征;在第叁章节里,系统地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的分类等内容,梳理归纳了国内外经济学界关于叁大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以及新旧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在第四章节里,研究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和控制现状,指出如何构建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的框架体系及其缺陷;在第五章节,从银行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价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对银行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度量和实证研究,构建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同时,以国内四万亿投资计划为背景,把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这一国内新近大量涌现的银行业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科学分析了该类贷款财务指标的主要评价因素,又分别运用Logistic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对该类贷款的风险识别和分类进行实证和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分类方法、不同财务评价因素以及判别模型分类效果的讨论,得出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的财务评价体系以及判别模型必须要适用国内实际情况,并给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在第六章节,是以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框架为基础,构建了新型的风险绩效银行评价体系,重点研究了以风险资本理念为核心,建立以风险资本为基的评价体系,用经济资本的杠杆作用来配置资源,有效提高银行资金回报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并完善以绝对量指标EVA(经济增加值)和相对量指标RARO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特有的风险约束和效益约束的双效应,激励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方式。在文章的第七章节,重点讨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防范策略,按照巴塞尔新协议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缓释和转嫁机制以及信用风险管控文化和理念培育体系,对如何健全管理体系提出合理的政策性建议,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顺利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大课题。本文贡献之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大的环境背景下,与时俱进,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模型,对国内社会上出现的新的课题一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从自身风险特征出发,体现出银行风险评价指标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实现对风险的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全面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实证定量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加强对文献的综述和归纳,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研究[D]. 何德好.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2]. 信用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D]. 李镇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3]. 国外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引进[D]. 王凡. 武汉大学. 2004

[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及其传染性影响研究[D]. 王守芳. 东华大学. 2015

[5]. 信用衍生品市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 向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6].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研究[D]. 褚景元.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7]. 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研究[D]. 黄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8]. 信用违约互换在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吴湘铭. 中南大学. 2009

[9].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研究[D]. 高巍.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

[10].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孙继伟. 复旦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外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引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