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论文_秦玲娟

广州城建开发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在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市场价值也要得到整体提升,以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展开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从而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

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建筑工程项目运行对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通过造价预算控制为整个建筑管理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以便通过提升整体建筑工程项目市场价值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在实践工作中,建筑工程造价时常出现超预算的情况,无法满足建筑企业的造价控制需求。因此,需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从而全面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1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工程概况

在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建筑企业纷纷引入先进预算控制手段,通过对工程实施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全过程预算控制、工程核算等手段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使预算管理工作得以渗透到工程决策、设计、施工和结算等各个阶段。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项目为住宅建筑,总面积8500㎡,层数为22层,属于三级剪力墙结构,外墙施工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厚200mm,屋面采用膨胀珍珠岩板,厚100mm。结合项目建设要求,在项目投资阶段进行了项目造价预估,得到工程施工合同造价为1085万元。通过采取限额设计和限额领料等手段进行工程全周期预算管理,对工程实施了造价控制。而最终实际工程造价达到了2269万元,远超预算,给项目收益带来了较大影响。

1.2超预算原因

为改进企业预算管理手段,对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过程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工程超预算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工程在造价控制方面采取了全周期预算管理方法,但实际上并未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以至于各个预算管理环节并未得到较好的串联,相关部门在实践工作中未能做到协同合作,未能真正实现工程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践工作中,管理人员仅将项目施工预算看成是财务部门制定的资金流入流出控制计划,未能将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结合在一起,使得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监督工作无法得到落实,难以实现工程造价的系统化管理[1]。

其次,从造价预算编制情况来看,在项目建设初期企业根据业主建设要求进行了造价预估,但由于赶工期后期并未通过市场调研实现预算编制,以至于预算项目与实际市场价格出入较大。根据预算编制效果可知,材料价格、施工技术条件等都不能贴合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无法为后期财务支出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以至于后期因材料价格变动、新技术的补充应用导致项目造价严重超预算。

此外,在工程造价控制上尽管采取了限额设计、限额领料等预算管理措施,但实践工作中由于控制细节不到位,工程出现了多次设计变更,导致预算管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2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控制对策

2.1完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体系

结合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需求,想要使工程项目整体得到管理,加强对工程建设各阶段和各方面收支情况的把握,确保项目造价控制工作严格按照预算方案实行,则要对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如图1所示,从工程决策阶段开始,需要由经营部实现工程合同额预算分析,实现工程量预算。根据工程项目承接情况,各职能部门需要进行各自预算分析,各分公司项目部需要对工程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械使用费用、间接费用等各种工程建设费用进行预算分析,最后由工程部进行预算汇总,由财务部根据财务支出预算、现金流量表等资料完成现金预算编制[2]。采取该措施,可以使各部门根据各部门收支情况进行工程造价预估,参与到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中,使工程预算得到合理、有效控制。通过施工前的预算,可以为后期造价控制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2科学完成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阶段,还要加强市场调研,使预算的准确度得到提高。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需要漫长的过程,期间市场会发生一定波动,导致预算估计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针对这一问题,还要在预算编制阶段加强市场节奏的把握,根据行情对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材料价格波动情况进行预测,对不同供应商进行比对,合理确定材料价位,确保材料、机械、人工等定额与市场动态保持一致,能够得到科学调整。实际进行预算编制计划调整,还要综合考虑项目建设阶段的市场价格变化、人员薪酬变化和施工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情况,通过纵横对比进行多样化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编制灵活性。为此,还要安排专人实时搜集市场数据,为工程预算编制提供准确数据资料,加强市场变化敏感度分析,达到科学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目标。

图1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体系

2.3强化工程预算工作细节管理

在预算管理工作落实阶段,需要强化细节管理,提高工程造价监督水平。在限额设计阶段,还应明确施工图纸,完成系统化分析,保证施工图与施工进度相贴合,使施工操作能够按照标准流程开展,从而使预算金额准确性得到提高。在单价管理上,需要加强施工图认识,避免出现错套、漏记等问题,充分落实项目预算管理[3]。工程设计变更难以避免,但为减少项目资金投入还要加强设计图纸集中监督和检查,确定合理的变更设计。此外,还应选派专业人员对工程变更现场签证进行集中审核,加强日志管理,使财政收支得到有效控制。为确保各项工作能够落实,还要成立相关监督机构,负责对预算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提高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能够满足新时期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因此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加强工程项目超预算的原因分析。针对工程项目造价预算控制存在的缺乏完善管理体系、预算编制不科学和细节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能够使工程项目全周期预算管理工作得到真正落实,所以能够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常志华.解读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居舍,2018(33):4.

[2]于雪莲.试分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8(33):63-64.

[3]考志勇,杨晓东,赵秀琴.试析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1):66-67.

论文作者:秦玲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试论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论文_秦玲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