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瑶 侯明晓(通讯作者)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随着心外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使许多心血管系统疾病得到根治或改善,尤其是心脏移植术的成功更是为许多重度心衰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因心外科手术通常是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等非生理状态下进行,患者的生理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对全身内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常出现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根据患者术后不适将其概括为3组症候群:①发热;②气虚汗出,心悸乏力;③脾胃失调;其中,脾胃失调症候群即胃肠功能障碍多见于VR及CABG术后。(1)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 会给机体产生刺激而产生炎性介质,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使患者出现器官功能紊乱、组织水肿等症状,给各器官功能造成直接影响。(2)由于胃肠应激、术后疼痛、麻醉药物暂时性抑制及体外循环后低钾等原因,且部分患者术前已经出现体循环淤血等情况,导致胃肠道缺氧、缺血等情况发生,从而导致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致术后出现GIDF。
【关键词】中药超声;心血管;脾胃功能
【中图分类号】R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319-02
GIDF的发生、发展可加重疾病的进展,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其已成为致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术后早期出现胃肠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不利于疾病康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所以术后尽早恢复胃肠道功能是患者和医生双方共同期盼。本文着重研究中药超声导入在治疗心外科VR和CABG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疗效,以及其作用机理和存在的问题,为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更简便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1.治疗
临床中,肠鸣音恢复、自主排气是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志之一,同时是非胃肠手术术后患者开始进食水的指标,而自主进食则利于手术和疾病的康复。
1.1 西医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上主要应用的是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相关机理研究也较多,主要药物有:
(1)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因多巴胺对消化道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而多巴胺受体结抗剂可作用于多巴胺受体,阻断此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多巴胺受体的兴奋与乙酰胆减递质的释放呈负反馈调节,因此其亦能增强乙酸胆碱兴奋平滑肌的作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的主要代表药物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谭忠宜等研究42例胆石症已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的患者给予口服多潘立酮,与同期36例未服药病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①胃管安放时间:服药组4~24h,平均12h;对照组20~48h,平均26h。②开始进食时间:服药组26~72h,平均46h;对照组42~72h,平均62h。因此多潘立酮可用于胆石症术后能够缩短胃管安放时间并提早口服进食时间。
(2)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胃肠道肌间神经丛上的羟色胺受体,以增加肌间神经丛节后末梢神经递质乙酰胆械的释放,因此产生全胃肠道促动力作用。多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疾病。主要的代表药物有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等。
(3)胃动素受体刺激药物:主要药物为红霉素。红霉素为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副反应发生。主要原因为其分子结构与胃动素相似,可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上的胃动素受体,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从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4)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亦有促进作用,还有应用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等对患者进行灌肠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报道,其作用机理主要为刺激直肠周围平滑肌,增强肠道螺动,同时能够起到润滑作用,促进肠内容物及气体排出。亦有应用胃肠起搏器促进胃肠功能的报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主要作用机理为通过模拟产生与正常人体胃肠基本电节律相似的生物信号,通过体表作用于胃肠起步点区,使其恢复正常运动节律以发挥作用。
1.2 中医主要治疗方法
(1)中药内服或鼻祠:所应用方铜药物组成根据不同的研究有所不同,主要应用承气汤类方剂,同时根据患者辨证进行药物加减。承气汤加减不仅促进肠蠕动,而且还有保护肠粘膜、排出细菌、抑制细菌的DNA合成及减除肠道细菌之功效,制作使用方便,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2)运用中药方剂灌肠。多数接受腹部手术患者需要术后禁食水,难以口服药物。灌肠利用经肛门给药的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剂选择上多以大承气汤、大黄导滞汤、黄龙汤的方药加减或是根据具体辨证组方,多取得较好效果。厉月玲等:将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术后6h开始给大黄导滞汤150mL做保留灌肠,每日2次。对照组36例,术后不予特殊治疗,让胃肠功能自然恢复。结果:治疗组平均排气时间为49.8±12.6h,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发生率2.56%。对照组分别为75.7±12.1h和2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3)运用中医经络理论,对患者进行针刺、艾炎、温敷等治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针刺方面,其选穴多以胃经、脾经或腹部腧穴等穴位为主,并通过辨证调整穴位选择以达到治疗效果。艾灸及温敷方面,选穴主要以腹部如神阙等穴位为主。排气时间上,治疗组病人手术结束至肛门排气所需时间(45.2±3.1)h明显少于对照组(59.7±4.20)h(P<0.05)。
将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除术后常规治疗外,合并采用超声药物导入仪和胃肠宁贴片。每4小时监测1次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和肛门是否排气、排便。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纳差、恶心呕吐的发生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2.思考与展望
今后应深化中医对病因病机和治法的认识,坚持运用辨证论治思维,为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更好地理论基础。同时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加强单味中药的基础研究,明确中药某种生物成分的确切作用,加强对实验指标的量化研究,为临床提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曲家珍.中医治疗心血管病外科术后症候群58例[J].中医杂志,2000,41(5):312-313.
[2] Song Wan M. D. Ph. D,Yim A P C,Ng C S H,et al. Systematic Organ Protection in Coronary Artery Surgery With or Without Cardiopulmonary Bypass[J]. Journal of Cardiac Surgery,2002,17(6)529.
[3] Mandell LA, Wunderink RG, Anzueto A, et al.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s[J]. Clin Infect Dis, 2007, 44(Suppl 2):S27-S72.
[4] Mrabet S, Ben Ali N, Achouri A, et al.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nd Neuropathologic Correlations in Parkin- son Disease[J].J C lin Gastroenterol, 2016,50(9):e85-90.
[5] Lu X, Wang Y, Liu C, et al.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 are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tryptophan-5-hydroxytrypta- mine metabolism in rats[J]. PLoS One, 2017,12(2): e0172339.
[6] Heinrich H, Neuenschwander A, Russmann S, et al. Preval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dysmotility and complications detected by abdominal plain films after lung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centre cohort study[J].BMJ Open Respir Res, 2016,3(1):e000162.
[7]陈志强,曹立幸.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727-731.
[8]谭忠宜,高根五.多潘立酮在胆道术后的应用[J].重庆医学,1996.25(5):309-310.
论文作者:秦瑶,侯明晓(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胃肠论文; 受体论文; 药物论文; 多巴胺论文; 作用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