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综合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种综合课程与综合学习交互推进的跨学科计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课程论文,计划论文,高中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综合课程的发展轨迹及我们对综合课程的理解
事实上,综合课程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分化与综合是贯穿课程发展整个历史过程的一个基本矛盾,世界课程的发展正沿着综合——分化——综合与分化有机统一的轨道前行。对综合课程的重新倡导正是对盛行几个世纪的科学理性主义的反叛,在以变革性、复杂性、一体性为特点的当今与未来社会中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从综合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看,仍脱不开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这三个课程的基点。而对社会、知识和学生这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则形成了三种不同组织形态的综合课程:知识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知识本位综合课程发轫于赫尔巴特的教材联络说,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三种类型。它们隶属分科的学科课程,但又在不同程度上追求知识的综合,期求达到较大的累积学习效果,有别于原先的分科课程。
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经验出发而设计的课程。课程按照儿童的兴趣和碰到的问题,将有关的知识综合起来,组成统一的教学单元,按照一定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这类课程的出发点不仅停留在知识本身的关联,而着眼于让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结合起来,最终使知识成为个人意义体系的一部分。
社会本位课程以当代社会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为基础,同时注重课程与学习者的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这种课程完全打破了学科课程的界限,以问题为核心,希望学习者通过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发展批判性思维,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儿童本位综合课程和社会本位综合课程都反对知识的割裂破碎,谋求统一的知识图景,作为外在力,它们又推动了学科课程综合化的浪潮。
如果说最初的综合课程是因为弥补学科课程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真正意义,在了解各门科学知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获得对知识的整体印象的话,时值90年代的今天,其真正的意义绝不仅此,而是增加了许多时代赋予它的新内涵。当今课程综合化改革是顺应国际化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也是反思学科体系、突破传统的一种尝试。
我们调阅和研究了90年代国外对于课程发展研究的资料,注意到有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这种课程观认为,要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就要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整合性、变革性的课程体系。这是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关键。课程改革要从结构调整着眼,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后现代注意课程观还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教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客观世界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共享认识现实的课程发展活动。课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把综合课程的研究定位在儿童本位综合课程和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结合上,力求在这当中找出一个新的生长点,寻找出一条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和开设综合课程研究和实践的新路。
根据汇总的资料显示,目前综合课程主要有五种组织模式:以概念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以类型为中心和以题目为中心。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综合课程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以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为形式加以组织,在这方面广东省的同仁们已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取了相当的成就,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则注重于另一方向——跨学科课程计划的研究。
首先,我们认为在必修课程改革中必须搞清楚究竟什么是核心课程的核心或基础课程的基础,如何通过内容的调整将最有价值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其次,课程体系中要增加跨学科的活动计划。小型、多样的或系统或随机的跨学科课程计划,是克服知识剧增、社会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也有利于推进综合、横向的学习。综观当今世界综合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课程形式灵活多样,从以跨学科的综合理科、综合社会科为主的形式发展为以主题模块、微型课程为主要形式的跨学科课程计划。这种跨学科计划以学生的活动和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既体现了选择和个性化的要求,又由于它既可以在必修课中又可以在选修课中进行,增加了在中小学实施的可能性。
走向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有广阔的视野,具有广泛而一体化的知识基础和高度的科学文化素养,还应富有创造和进取的精神,以及探索新问题的能力、态度和方法。以跨学科课程计划为代表的课程综合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需要。
作为有别于分科课程的一种课程形式,跨学科课程计划的开设并不是简单地增设某一综合课程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课时有限性与知识无限性间矛盾的问题,更不是要证明它比分科课程要来得优越。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宗旨在于适应社会变革和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它要改变的是整个课程现念。现阶段开设综合课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目的: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或态度;2.培养学生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4.培养学生一种与人合作的意识、态度和习惯。
应该说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各具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我们的跨学科课程计划也必须在考察现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通盘考虑选取并设计主题和结构,使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一体化的课程结构。
二、跨学科课程计划模式
跨学科课程计划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计划。这一模式包括两种组织方式,一种是以某一学科为主开展的跨学科活动或教学,如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文科交汇课程就是以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主线,将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第二种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开展的跨学科活动或教学,如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
(一)跨学科课程计划的实施原则
1.课程的结构化原则:跨学科课程计划的设计应吸取课程结构化思想,对新信息,新动态,进行结构化处理,不必侧重知识的细节介绍,而应注重理清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开放态度。
2.易于联系实际生活是综合课程优于学科课程的一个特点,也是综合课程必须遵循的另一个原则。跨学科课程计划的主题的选择应该是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结合当今社会与未来世界的需要的,反映经济和科技加速发展的趋势的,如社会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人口、环境、能源等问题,世界七大前沿课题等。
3.在教学上综合课程应与综合活动教学交互进行,使课程和教学融为一体。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并努力使跨学科课程计划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性活动,力求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上寻求突破。
4.教者、学者、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形成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课程活动也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二)跨学科课程计划的组织形式
跨学科课程计划通常包括组织一系列活动,以多学科知识的活动为特征,强调学生的体验,要求学生的主动参与,旨在提供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经验。如:游戏,比赛,展览欣赏,阅读、示范学习、微型讲座、小组合作学习、调查活动、作业等等,以利学生完成始于“知”(知识),濡于“情”(情感),发于“意”(内在动机),见于“行”(行动)的过程。
合作、参与是课程教学组织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获取亲身体验的保证。人人参与不能以号召为手段,而是要组织安排。要求一定要具体,人人有任务,让每个学生有责任,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卷入学习活动越深入,学习就越积极。小小组(四人讨论小组)、活动小组、调查小组,对学生合作的意识、合作的态度和合作的习惯十分有效。
当然它和传统的儿童中心活动课程有所不同,它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强调学科的横向联系的同时,有一定的认知方面的要求,更多的强调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有机统一,强调综合活动与综合学习的交互推进。
(三)跨学科课程计划设计框架
1.跨学科课程计划应从三个环节——探究和假设阶段、概念发展阶段、应用阶段三个环节来设计。力求做到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发展学生的推理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
在探究和假设阶段主要鼓励学生观察新现象、发展新观点。这段活动结构较松散,允许学生探索、假设和决策。
概念发展阶段基于上一阶段学生从所获取初步的经验中形成某一概念。这段包括如下活动,阅读资料、做实验、调查、小组互动等,强化概念的获取。
应用阶段是帮助学生将新学的概念应用于不同的情境或问题。这段包括如下活动:辩论、问题解决、模拟、动手操作等,也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已获得的概念。
2.根据上述的三大设计环节,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综合课程计划应包括课程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三部分:
(1)课程目标:
a.有一定的知识方面的要求;
b.提供并扩展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经验;
c.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积极探索和勇于承担的态度和精神。
(2)学习目标:
a.认知目标,即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认识和意识,形成的观点,态度;
b.概念发展,即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形成的态度和观点对问题所做出的一种分析,诠释,达成的一种自我认识;
c.学习经验,即学生在系列课程活动中获得的一种能力。
(3)评价方式:
我们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是关注学生的能或不能(can or can't),而是揭示实际课程活动与设计的理想课程活动间的差异程度,重在评价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经验,体会和能力。
评价的方式,可以根据各类内容而定,可以是考核,实验设计,专题论文,实际运用等等,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的,但应该有反映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报告。
建议由学校设立若干评审组,组员由相关学科的老师组成,每组为3~5名教师,在每一个模块课程计划中对个人或小组进行评定。
3.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主要决定教学方式;决定学习的深度;决定所要渗透的内容;决定研究时间的长短。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三个观念:
转变知识观:教师从偏重知识转向知识与操作的协调发展转变,从局限于基础知识到向广博知识面协调发展转变,使学生的事实性知识、态度价值知识、方法知识,态度、情感、知识、能力、品德综合和谐发展。
转变方法观: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单向的“师讲生听”到“师引导,生参与”的双向交流,教学中更多地重视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转变学生观: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将学生视为容器、工具,而是更多地看作共同探索新知过程中的伙伴。
三、附跨学科课程研究计划实例(执教:上海市实验学校 佘文华)
课程说明:
★人口教育这一课程是高中综合主题模块课题中的一个。
★与以往的人口教育课程不同,我们的人口教育不再是系统的人口知识的传授课程,而是以模块课题形式组成的一个跨学科课程计划,更多地强调综合学习与综合活动的交互推进,以师生共同参与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积极好奇,勇于负责的态度、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为主要目标。
★课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包括资料的收集、社区调查、讨论、辩论、自办讲座、办报和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等,旨在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经验,也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始于“知”,发于“情”,见于“行”。
★课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分学生观点报告或调查报告和自我鉴定两种。
★本课程由四个专题系列组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社会、人口与教育。
我们以第二单元的课程计划为例来说明:
第二单元:人口与资源
一、课程目标:
本单元课程通过对“人口与资源”这一主题的探讨与学习,使学生对自己周围可接触到的“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这个全球性问题进行调查、学习、探索、研究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人口问题及人口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主动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课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如资料收集、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讨、学生专题讲座、办小报等,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经验。
二、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1.1人口与水资源
1.1.1什么是水资源
1.1.2水资源多不多
1.1.3水资源与人类生存
1.1.4人口与水资源污染
1.1.5人口素质、科技革命与水资源开发
1.1.6人口控制和节约水资源
1.2人口与能源
1.2.1人类生存与能源消费
1.2.2能源危机的存在与发生
1.2.3人口增加与能源枯竭加速
1.2.4人口与能源使用的污染
1.2.4.1人口数量与能源使用污染成正比
1.2.4.2人口素质低下加剧能源使用污染
1.2.5人口控制和开发新能源
1.2.6人口素质与节约能源
1.3人口与土地资源
1.3.1耕地——最重要的土地资源
1.3.2人口与耕地(粮食)的关系
1.3.3城市扩大(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
1.3.4增加耕地的努力
1.3.4.1开垦自然植被
1.3.4.2围湖造田或围海造田
1.3.5人口与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的关系
1.3.6城市中人口与住宅、绿地的关系
1.3.7滥用、滥占土地的原因和屡禁不止
1.3.8人口与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灾难
1.4人口与人力资源
1.4.1什么是人力资源
1.4.2人口不等于人力资源
1.4.3人口的结构与人力资源评价
1.4.4人口数量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1.4.5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1.4.6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人口问题的处理
2.行为目标:
2.1培养自学的能力
2.2培养收集、整理、编辑资料的能力
2.3培养自我表现意识和在公众场合的言辞表达能力
2.4培养互相合作、共同处理事务的能力
2.5发展敏锐发现问题、辨证分析问题和务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2.6形成应用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当的忧患意识
2.7养成钻研问题的科学态度
3.概念发展
3.1资源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3.2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产生的直接因素
3.3在我们周围发生的资源利用问题——滥用;浪费等
3.4资源问题的解决
3.4.1控制人口数量,减少资源总消耗
3.4.2提高人口素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3.4.3发展科技,寻找和开发新的资源
3.4.4发展科技,变废为宝,实行重复利用
4.学习经验
4.1作业活动
4.1.1国内外资料查找\阅读和收集
4.1.2自己设计、编辑《人口与资源》小报
4.2学生讲座
4.2.1自学,独立准备讲座内容
4.2.2讲座内容的的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4.2.3讲座内容资料的收集、整理、筛选和编辑
4.2.4讲座形式的设计
三、评价方式:
1.评价目的
本单元课程运用“形成性评估”方式,对学生在综合课程的表现或获得的经验、体会、意识、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理想的学习行为,发展发现学习和自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观察问题、钻研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互助、取长补短、群策群力的集体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成多方面的具有成长性的素质。
2.评价形式和标准
(1)讲座报告
A.资料的准备
A1.收集全面
A2.筛选得当
A3.编辑使用合理
B.讲述情况
B1.逻辑清晰
B2.形式活泼多样
B3.调动听者积极性
B4.声音响亮
B5.仪态端庄
(2)《人口与资源》小报
A.版面设计精美
B.文章质量上乘
C.形式多样(有照片、图表、小资料等多种内容)
四、课程安排:
1.讲座准备课(2课时)
2.专题讲座课(2课时)
3.《人口与资源》小报准备课(2课时)
4.小报评价课(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