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041
摘要:在建筑领域需要具备完善的建筑信息处理与管理模型或者体制,这有利于建筑事业的正常有序的开展。针对此种建筑企业的技术要求,我们研究并制定出了BIM技术,并实现这种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领域中的BIM技术,通过对该种技术的阐释与分析,并结合该种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分析其对此领域的作用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设计;应用与影响
一、对BIM技术的简要概括
BIM技术主要针对建筑信息管理方面所设计的一种管理信息模型,致力于提高对建筑信息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效果,把所有的可靠数据信息结合在一起并统一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分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与发挥的作用
(一)增加了建筑工程设计的视觉美感
BIM首先对建筑工程设计提出强力的技术支持,为建筑工程技术的设计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应用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使用BIM技术中三维数据模型对设计进行一定的推进。具体来讲,合理的建立数据三维模型并且实现模型的可操作性,通过使用这种先进的数据模型对建筑工程的每一环节作出直观的认识,还能促进我们对建筑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1]。通过把设计结果直观的呈现在设计人员眼前的方法,使设计人员可以对结果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对于完善设计效果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设计准备中,应根据建筑工程的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建筑材料,以及对材料相关数据的收集。使此项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对于建筑工程的后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应该立足于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建设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使建筑材料的选择更加合理,以便适应于工程的应用。
在以往为使用这种BIM技术时,由于各方面数据信息不准确而引起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选择不尽人意,常常会出现材料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也是我们在建筑施工技术中所要极力避免的一项事故。BIM设计对于综合管线的排布、交叉也有加大的帮助。特别是针对一些管道复杂的工程案例如:地下车库、高层建筑吊顶层及管道层。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5万平米的地下车库,层高3.8米,梁高1.0米。依据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车库净高需要2.2米。那么这个项目实际的管道排布层仅有0.6米。这管道层包含:风管、喷淋、电线桥架等管线。理论上风管需要0.5米,喷淋需要0.2米,桥架需要0.2米。在梁下独立纵向布置各管线的话肯定无法实现。这里就需要利用梁窝进行桥架和喷淋、梁底进行风管的布置。这种情况下,机电各管道无法避免都要进行交叉。如何进行管线交叉后缺又不影响车库净高这就需要BIM平台进行三维的管线建模模拟管道走向,从而确定管线体积碰撞后不影响净高最低点2.2米的要求。另外覆土层中的管线也需要进行BIM优化。特别像上海中心这种超高层建筑,主体建筑周边覆土层中的管线密密麻麻达到几千根。光靠cad的平面图纸无法完全表达出各管线的定位关系,而使用BIM可以利用三维原则是管线拐弯,斜布等手段避免管道交叉、碰撞的情况。
使用BIM技术可以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对于预防事故发生发挥着重要地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BIM对设计图纸的优化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同样也起了关键影响,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材料因为厚度、体积等不配合的因素,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情况。
(三)对于工程设计的检查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在BIM技术的投入使用中,为了更加有效的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并发挥更大作用,应该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做好检查的工作。通过对施工各环节中技术以及其他因素的把控,可以对施工环节中可能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止,还能对施工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及时的解决,这样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于技术隐患对整个工程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损失等。
比如我们一些商业项目,一二层业态定位为小商业,三四层业态定位为大商业、电影院、体育馆之类的。那势必每层的层高都不一样,范围在4.2米-5.4米之间不等。在这种情况下,楼梯间就不会单纯的设置为两跑。可能三跑,可能四跑,也有可能是一二层三跑,三四层四跑,这样对于梯段完成面2.2米、休息平台完成面2.0米的碰头都会存在隐患。利用BIM的模型可以很明显的查出是否存在净高不够的情况,从而避免人员碰头的隐患。
使用BIM技术的一大优势是此项技术不但可以对施工环节中出现的较明显的问题进行监察与防控,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较小的技术隐患以及细节缺陷等都能得到较为明显的回复,有利于技术人员发现隐患,并对隐患进行清除,共同维护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2]。
三、结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分析对此造成的影响
(一)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手法与方式进行了创新与变革
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无论是设计技术上还是在施工的管理,这BIM技术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往传统的建筑施工,对整体的调控性比较大,技术人员主要是对建筑工程进行宏观性的调节与协调,而对于细节方面的要求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隐患的出现,并对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威胁。而这种新型的BIM技术致力于对建筑工程中的细节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在细节把握以及隐患排查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BIM技术还采用构建数据模型的方法对传统的技术方法作出改进,使目前的建筑数据更加直观以及立体化,有利于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信息进行把握。
(二)使工程设计得到有效的落实并保证施工效率
由于BIM技术真正实现了建筑施工细节的把握,以及对于整体性地科学调控地追求,因此保证了工程设计有效的落实、施工效率地提高作出了重大地贡献。总体来讲,BIM技术不但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各个零件或者施工组件存在地问题进行检测,还对于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地提高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及时检测出设计人员是否存在技术上地疏漏以及是否错误的设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因素引起得工程问题,同时对设计得完善与设计水平得提高发挥着重要影响。此外,由于BIM技术具有很强得关联性,因此这种技术不但是对于个体得隐患得排查还是对于整体的系统性问题的避免都具有重要作用[3]。保证设计方案在各个施工环节中达到充分的落实,完善设计与施工过程,对设计与施工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结: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使用BIM技术是十分有效的,应致力于推广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的应用与发展,通过设计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这种技术进行完善,使此种技术充分发挥其对于设计的调节与调控作用。这不仅对于建筑设计技术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具有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琬玫.BIM技术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李雷亮.BIM技术及其对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14,06:13.
[3]邓铭.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5: 94-95.
论文作者:潘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管线论文; 隐患论文; 风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