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联通推广CDMA的战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左灵超[1](2014)在《基于SCP模型的中国联通3G流量经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3G时代,随着全球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以及各种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技术和业务应用的发展,手机用户对数据流量产生了巨大需求,移动数据业务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移动运营商进入了流量经营时代。基于SCP模型,本文对中国联通的流量经营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在3G元年所处的行业市场结构变化,决定了中国联通要创新性的开展流量经营;在以引入明星终端iPhone4、对业务内容开放合作为代表的各项流量经营策略实施几年后,又给联通带来了各项经营绩效的稳步增长及行业结构的变化。最后对中国联通的流量经营策略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其中不足之处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展望。
张锴[2](2012)在《电信重组背景下四川联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重大。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很多国家电信私有化和市场化趋势明显,国际电信巨头不断以各种方式向世界范围发展,电信巨头之间的兼并重组将使得电信业竞争变得更加的激烈。联通作为我国三个电信运营商之一,对推动电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一个更加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如何有效的应对另外两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将是联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联通竞争战略的研究,不仅是联通适应当前国内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为日后接受世界范围竞争和挑战的基础。为此,对电信重组背景下中国联通竞争战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框架;第二章给出了相关理论基础,主要有电信业相关理论和竞争战略相关理论,为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回顾了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从三个阶段分析了电信业从最初的完全垄断逐步过渡到竞争的阶段。第四章为联通竞争战略分析,首先分析了四川联通的外部竞争环境,从四川联通的PEST环境分析和波特五力分析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之后分析了电信变革和3G牌照发送以后四川联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后通过对四川联通的组织构架、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经营几个方面对四川联通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分析了联通的竞争战略,分别给出了联通的整体竞争战略、用户发展战略、产品策略、资费策略以及渠道策略。最后一章为结语部分,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及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本文研究认为四川联通要想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赢得竞争优势,有必要开展重点集中和差异化竞争战略,将重点资源应用到3G及全业务上面来,同时借助发展契机,大力拓展差异化服务及产品,创造新时期的发展优势,从而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竞争突围。
白雨彤[3](2012)在《联通沈阳分公司3G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变革,中国联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联通沈阳分公司作为中国联通的下属子公司,更是担负着发展的重任。如今,时隔3G拍照的发放已有三年,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各自3G市场的发展,使得3G业务向深度延伸及广度普及,我国的3G业务得到井喷式发展,而3G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更是不言而喻。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联通沈阳分公司该如何把握机会在3G市场大展拳脚,为用户提供贴身、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成为成为用户需要的全方位信息服务运营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3G市场发展的研究,以及沈阳地区通信市场的现状,并结合联通沈阳分公司的优势和发展现状确立了联通沈阳分公司3G的发展方向。同时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策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对3G市场的外部环境进行描述之后分析3G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从中发现企业经营未来的机会和威胁。然后,通过对联通沈阳分公司在管理功能发面、职能领域方面的分析,借助SWOT矩阵,确定出联通沈阳分公司应充分利用的外部的机会和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有效的规避企业竞争劣势与市场威胁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对沈阳地区用户做出市场细分,最后结合联通沈阳分公司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分析结论,得出最适合联通沈阳分公司未来3G发展的差异化战略。
廖治平[4](2010)在《西安联通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鼓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收购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的CDMA网络,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并成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改革重组将与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即3G牌照相结合。这标志着中国电信业进入三足鼎立的时代,整个市场由三家全业务运营商所垄断。2009年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这宣告中国电信行业正式进入3G时代。3G时代,业务壁垒已经破除。三家运营商都可以经营电信全业务,提供的服务差异化降低。可以预见在通信市场上三家运营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尽管各大运营商为了争夺客户各出奇招,但是仍普遍感到如下困惑:1.低端客户比重上升;2.客户稳定性差,年均离网率不断上升;3.促销活动不能留住长期客户。一味的价格战和促销战只能吸引来初级客户,却挖掘不出来客户的潜在价值,只能是客户在不同的运营商之间来回流动。西安联通要想在这场激烈的商战中取得领先地位,必然要舍弃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方法。本文针对我国现有通信市场竞争现状并结合运营商现有营销管理模式的分析,引入了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概念,阐述其必要性。并制定西安联通在新的市场中为提升竞争力所应采取的策略。希望本文对转型中的西安联通的经营和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赵烁[5](2010)在《中国联通3G增值业务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信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各大电信运营商对于企业的战略管理都予以高度重视,希望以科学化的手段,根据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等因素,来确定和实施公司的发展战略。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网络的建设和业务的开展,新的网络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种新业务形式层出不穷,尤以增值业务市场的竞争最为激烈。在3G时代,电信企业的主营收入目标将逐步转变,增值业务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从“基础业务为主、增值业务为辅”转变为“两者并重”,因此如何有效地运营3G增值业务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关注渠道架构、用户服务、产品以及终端资费设置等方面;而3G时代的运营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如目标用户的划分更加细致和精准;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内容和应用为核心的市场推广手段更加普及;同时还要确保产业链各环节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得到满足。在这种环境下,需要电信运营商有效地制定、实施企业的竞争战略,以使本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缺点、把握机会、规避危险,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者的地位。本文为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为研究基础,侧重于在特定的电信增值业务领域中的企业竞争战略。以我国的主要电信运营商之一——中国联通为例,运用分析工具通过对产业环境、公司内外部形势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业务战略选择和实施措施的建议,以期使中国联通的3G增值业务在起步初期具备积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张帆[6](2010)在《某省联通公司3G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进入3G时代的大背景下,新组成的某省联通公司面临着内部重组和外部竞争的双重压力,如何在3G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如何在3G竞争中发展和增强实力,成为某省联通公司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某省联通公司的3G竞争战略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侧重于3G竞争战略分析、3G竞争战略选择、3G竞争战略实施三个环节。分析联通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并说明某省联通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资源构成,并在3G客户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提出某省联通公司的3G竞争战略定位,通过在企业价值活动的具体实施,确立某省联通公司3G竞争优势地位。
韩卓[7](2010)在《中国联通沈阳分公司市场竞争战略分析》文中提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网通公司合并成立。国内电信行业的这次重组及“3G”移动牌照的发放,奠定了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三足鼎立的市场竞争格局,目前通信行业所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全业务运营”,这也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将同时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随着各运营商电信业务的趋同,大中城市通信业务需求的逐步饱和、运营商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对于新联通公司来说,重组后催生了一系列包括竞争战略、组织文化、人员结构、激励制度等诸多方面管理问题亟待解决。而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确立切实可行的市场竞争战略是目前联通沈阳分公司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的目标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联通沈阳分公司选择适合其发展的竞争战略。通过对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SWOT分析等手段,研究、发现通信市场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增加制定竞争战略的科学性,力争制定出有利于联通沈阳分公司发展的正确竞争战略。并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构建营销机制及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保障手段来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使联通沈阳分对重组后的资源更好的整合利用,并使其发挥最优效力,最终达到提高联通沈阳分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徐晓静[8](2010)在《重组后的青岛联通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中国电信业第四次重组,2009年,中国联通获得WCDMA的3G牌照.在新的形势下,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如何利用好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以及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竞争战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电信行业重组为背景,运用竞争战略理论、PEST分析法、五力模型以及SWOT分析法,认真分析了重组后青岛联通公司的现状和实际运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青岛联通公司在融合后,已经初步了实现了企业融合、组织架构调整、资产资源共享、业务、人员整合与企业品牌形象统一等工作,但离真正实现“一个联通”还有不小的差距。如果没有企业管理、制度、人员、文化的深度融合,没有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协同效应就难以实现,流程就会不顺,企业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通过分析认为青岛联通公司的竞争战略应该是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即通过在3G时代的全业务发展,对品牌、营销以及服务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从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运营、支撑系统四个方面论述了青岛联通竞争战略实施中所需的必要保障,即通过加强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体系,营造先进企业文化,构建全业务运营系统、优化流程完善支撑系统来确保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成功实施。经过研究,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重组后的青岛联通公司的发展,必须在业务融合方面狠下功夫,通过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充分发挥已有固网的优势,以前瞻性的眼光,应对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竞争。在具体的落实上,要做好固网与移动的融合,强调产品的创新,做好营销推广,使青岛联通业务形成特色品牌,稳步拓展市场,形成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为下一阶段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邱云[9](2008)在《中国联通市级公司集团客户业务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联通公司成立于1994年,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在收入、用户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联通公司在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两家主运营商的较量中却显得势单力薄;中国联通公司如何能够摆脱目前困境,本文从市级公司集团客户业务市场营销战略的角度,对联通公司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探索联通公司的业务发展之路。本论文主要是根据市场营销战略理论,运用“五力模型”、“BCG分析法(波士顿咨询分析法)”、“行业吸引力-竞争力分析法”和“集团客户销售漏斗分析法”等方法,从产业的内部竞争状态、企业的市场增长率及占有率、产业吸引力及企业竞争能力和营销管理模式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深入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本文制定了联通市级公司集团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结果认为,联通公司应制定“市场追随”和“游击进攻”的竞争战略,并采取“差异化营销”和“聚焦营销”的市场营销策略,打出“组合捆绑拳”,即通过对移动、固话、宽带、数据等专业进行“组合”、“捆绑”,突出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以获取市场的认同,并使企业自身利益最佳化。最后,研究分析认为联通公司应抓住电信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有利时机,尽快发展,并在市场中占有应得的一席之地,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石晓荣[10](2008)在《渭南联通CDMA移动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的研究发展步伐加快,CDMA移动通信技术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并且由于CDMA技术以其在覆盖、功率以及平滑演进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主要移动通信技术制式之一。从2002年CDMA网络在我国开通至今,中国联通对于CDMA网络的市场营销推广可谓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从总部、各省分公司至地市级公司,可谓是费尽心思、几经周折。究竟如何打破垄断坚冰,突出重围,建立新型的市场营销推广模式,这将一直是中国联通各级经营管理者值得摸索和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联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发展现状、特点和面临的困难,并且详细分析了渭南联通在初期的市场营销推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目前渭南本地通信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形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渭南本地的通信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客户和他们对渭南联通的各种业务品牌的偏好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对渭南联通的CDMA产品及市场潜力做出科学预测,准确地指出随着区域性的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渭南联通低端市场的主要发展目标在农村,城镇集团、政策单位是一个很大的形象宣传客户群,渭南联通必须细分品牌,调整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拓展营销渠道,作好促销工作。并提出了渭南联通要想在CDMA的推广中获得长期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在营销策略上采取的对策。CDMA的发展必须要打破以前的只靠自身经营手机的营销策略,借助现代销售方式,广泛利用商业零售营销网络,建立对代理商的监控体系,拓展营销渠道,同时充分重视分析诊断与顾客的每一个接触点,动态地把握用户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趋向,注意定期、定量、综合测定顾客满意度;同时不断提高渭南联通CDMA的网络质量,更加丰富CDMA的产品品牌,根据多样化品牌,结合品牌和服务质量,灵活科学地制订适合不同客户群的价格标准;同时应选择适当的媒体组合和宣传方式,实施整合传播。
二、对联通推广CDMA的战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联通推广CDMA的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CP模型的中国联通3G流量经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SCP模型的理论及其含义 |
2.2 流量经营的概述 |
2.2.1 流量经营的概念 |
2.2.2 流量经营的背景和意义 |
2.2.3 流量经营常用的策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案例 |
3.1 国外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案例 |
3.1.1 AT&T引入iPhone拉动数据流量剧增 |
3.1.2 Megafon的精细化流量经营 |
3.1.3 H3G开放的价值链合作 |
3.2 国内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做法 |
3.2.1 中国移动的四网协同+开放平台 |
3.2.2 中国电信积极打造智能手机产业链+八大平台 |
第四章 SCP模型下的中国联通流量经营分析 |
4.1 行业结构(STRUCTURE)分析 |
4.1.1. 第三次电信重组,发放三张3G牌照 |
4.1.2 3G用户发展开始重新洗牌 |
4.1.3 手机上网的用户开始增多 |
4.1.4 智能手机开始普及 |
4.2 企业行为(CONDUCT)分析 |
4.2.1 终端引入及捆绑策略 |
4.2.2 资费套餐及流量包策略 |
4.2.3 品牌及运营策略 |
4.2.4 业务应用及推广策略 |
4.2.5 网络建设及协同策略 |
4.2.6 用户体验和服务维系策略 |
4.2.7 系统支撑策略 |
4.3 经营绩效(PERFORMANCE)分析 |
4.3.1 3G业务及流量的发展统计及分析 |
4.3.2 收入及利润的财务指标及分析 |
4.3.3 行业指标变动分析 |
第五章 中国联通流量经营策略的总结及建议 |
5.1 联通流量经营策略的总结 |
5.1.1 联通的终端策略积极有效,靠iPhone4抢夺了大量中高端用户 |
5.1.2 流量资费和流量包初步被用户接受,但流量提供同质化、资费持续降低 |
5.1.3 在应用和内容上,合作开放的推广轻松且易成功,自主开发的进退两难 |
5.1.4 在国内三家运营商中率先积极尝试拥抱OTT |
5.1.5 3G流量经营策略成效初显,近几年业绩大幅提升,利润等指标仍旧偏低 |
5.2 对联通流量经营的三层建议 |
5.2.1 继续做好做强管道,打造开放的应用平台,和最好的SP/CP合作 |
5.2.2 向智能管道转型,提高每单位流量效益,提升管道价值 |
5.2.3 向智慧运营商转型,创新流量经营模式,发掘管道之外的新价值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电信重组背景下四川联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电信的概念及3G技术 |
2.1.1 电信的概念 |
2.1.2 3G技术及其演进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及对联通公司的影响 |
3.1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
3.1.1 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时期 |
3.1.2 体制改革尝试期 |
3.1.3 从垄断到竞争蜕变期 |
3.2 中国电信业重组对联通公司的影响分析 |
3.3 3G发牌对联通公司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四川联通发展环境分析 |
4.1 四川联通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 四川联通公司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4.2.1 四川联通组织构架分析 |
4.2.2 四川联通人力资源分析 |
4.2.3 四川联通市场经营分析 |
第五章 四川联通竞争战略选择及实施措施 |
5.1 四川联通竞争战略选择 |
5.1.1 基于行业结构特性的战略选择 |
5.1.2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战略选择 |
5.2 四川联通竞争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2.1 组织构架调整 |
5.2.2 渠道建设 |
5.2.3 品牌整合 |
5.2.4 建立全业务产品群族 |
5.2.5 整合现有客户资源 |
5.2.6 企业文化保障 |
5.2.7 竞合时代,与其他运营商合作共赢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联通沈阳分公司3G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联通沈阳分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3G 市场需求分析 |
2.1.1 沈阳地区通信市场概况 |
2.1.2 沈阳地区 3G 需求分析 |
2.2 宏观环境 PEST 模型分析 |
2.2.1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 |
2.2.4 技术环境分析 |
2.3 产业与竞争环境分析 |
2.3.1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2.3.2 竞争对手分析 |
2.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2.4.1 联通沈阳分公司 EFE 矩阵要素 |
2.4.2 联通沈阳分公司的 EFE 矩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通沈阳分公司内部因素分析 |
3.1 管理功能方面 |
3.2 职能领域方面 |
3.2.1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和和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
3.2.2 网络能力分析 |
3.2.3 营销管理状况分析 |
3.2.4 财务状况分析 |
3.2.5 渠道能力分析 |
3.3 内部因素矩阵评价 |
3.3.1 联通沈阳分公司内部环境要素 |
3.3.2 联通沈阳分公司 IFE 矩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联通沈阳分公司 3G 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
4.1 战略目标制定 |
4.2 联通沈阳分公司 3G 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 |
4.2.1 联通沈阳分公司 3G 市场选择 |
4.2.2 联通沈阳分公司 3G 市场定位 |
4.3 联通沈阳分公司 3G 竞争战略分析与选择 |
4.3.1 3G 业务竞争战略的分析 |
4.3.2 竞争战略的选择 |
4.4 联通沈阳分公司 3G 战略决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联通沈阳分公司 3G 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5.1 3G 竞争战略的战术化 |
5.1.1 年度目标制定 |
5.1.2 发挥融合促进 3G 业务发展 |
5.2 加大 3G 资金投入 |
5.3 战略的实施 |
5.3.1 产品差异化 |
5.3.2 品牌差异化 |
5.3.3 价格差异化 |
5.3.4 服务差异化 |
5.3.5 终端差异化 |
5.3.6 渠道差异化 |
5.4 构建差异化 3G 产业价值链 |
5.5 人力资源优化 |
5.6 战略控制 |
5.6.1 企业绩效评估 |
5.6.2 竞争战略修订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西安联通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关系营销理论 |
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2.3 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
3 西安联通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
3.1 联通外部环境分析 |
3.2 西安联通内部环境分析 |
3.3 西安联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
3.4 现有客户关系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4 西安联通客户生命周期分析 |
4.1 联通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建立 |
4.2 离网客户生命周期曲线分析 |
4.3 在网客户生命周期曲线分析 |
5 西安联通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
5.1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
5.2 3G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
5.3 西安联通的其他业务的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
6 西安联通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管理层的实施准备——战略准备 |
6.2 CRM技术选择——信息准备 |
6.3 团队建设——组织准备 |
7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联通3G增值业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2 基础理论研究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1 企业战略概述 |
2.1.2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 |
2.2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概述 |
2.3 本文涉及的理论分析工具 |
2.3.1 企业外部环境——PEST分析 |
2.3.2 行业形势——波特五力分析 |
2.3.3 发展战略——SWOT分析 |
3 3G增值业务概述及国外发展经验 |
3.1 3G通信系统概述 |
3.1.1 3G网络简介 |
3.1.2 全球3G发展概况 |
3.2 3G增值业务研究 |
3.2.1 电信增值业务定义 |
3.2.2 3G增值业务特点 |
3.2.3 3G增值业务发展趋势 |
3.2.4 发展3G增值业务的意义 |
3.3 国外3G增值业务发展经验 |
3.3.1 韩国和日本 |
3.3.2 欧洲 |
3.3.3 美国 |
3.3.4 国外3G增值业务经验总结 |
4 中国3G通信产业研究 |
4.1 中国电信业总体概况 |
4.1.1 产业规模 |
4.1.2 电信增值业务 |
4.1.3 运营商概述 |
4.2 增值业务发展研究 |
4.2.1 增值业务现状 |
4.2.2 面临的问题 |
4.2.3 3G网络中增值业务的变化 |
4.3 3G产业价值链的新模式 |
4.3.1 产业价值链的演变 |
4.3.2 新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
4.3.3 3G增值业务的合作模式 |
5 电信运营商的3G增值业务战略分析——以中国联通为例 |
5.1 中国联通公司简介 |
5.2 电信业产业环境PEST分析 |
5.2.1 政治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社会因素 |
5.2.4 技术因素 |
5.3 3G领域内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 |
5.3.1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5.3.2 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 |
5.3.3 潜在进入者 |
5.3.4 替代品 |
5.3.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
5.4 中国联通3G增值业务发展SWOT分析 |
5.4.1 竞争优势 |
5.4.2 竞争劣势 |
5.4.3 机会 |
5.4.4 威胁 |
6 中国联通3G增值业务战略的选择和实施 |
6.1 以"差异化"做为3G增值业务的主导业务战略 |
6.1.1 开发创新型增值业务产品,推进增值业务与基础业务融合 |
6.1.2 细分客户群体,把握市场定位,重视评估与反馈 |
6.1.3 拓宽宣传渠道,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
6.2 中国联通3G增值业务战略的实施 |
6.2.1 建设品牌价值,进行精确宣传 |
6.2.2 培育良好的营销渠道 |
6.2.3 采取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资费措施 |
6.2.4 加强终端定制和内置的合作 |
7 研究结论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某省联通公司3G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移动通信市场 |
1.2.2 品牌建设 |
1.2.3 3G营销 |
1.3 论文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
1.3.1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五力模型 |
1.3.2 PEST环境分析模型 |
1.3.3 SWOT分析法 |
1.3.4 企业基本竞争战略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某省联通公司3G竞争战略分析 |
2.1 移动通信产业的起源和发展 |
2.2 中国3G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2.3 某省联通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3.1 政治环境分析(P) |
2.3.2 经济环境分析(E) |
2.3.3 社会环境分析(S) |
2.3.4 技术环境分析(T) |
2.4 某省联通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4.1 有形资产分析 |
2.4.2 无形资产分析 |
2.4.3 组织能力分析 |
2.5 某省联通公司竞争五力模型分析 |
2.5.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2.5.2 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 |
2.5.3 替代品的威胁 |
2.5.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2.5.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2.6 某省联通公司SWOT分析 |
2.6.1 优势(S) |
2.6.2 劣势(W) |
2.6.3 机会(O) |
2.6.4 威胁(T) |
第三章 某省联通公司3G竞争战略选择 |
3.1 某省联通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3.1.1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基础 |
3.1.2 某省联通公司核心竞争力资源构成 |
3.2 某省联通公司3G市场细分 |
3.3 某省联通公司3G竞争战略定位 |
第四章 某省联通公司3G竞争战略实施 |
4.1 竞争情报管理 |
4.1.1 某省联通公司3G竞争情报分析工作流程 |
4.1.2 某省联通公司竞争情报分析工作体系构成 |
4.2 业务管理 |
4.3 合作伙伴管理 |
4.4 渠道管理 |
4.5 促销及品牌管理 |
4.5.1 促销 |
4.5.2 品牌管理 |
4.6 客户管理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联通沈阳分公司市场竞争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竞争战略理论综述 |
1.2.1 竞争战略理论 |
1.2.2 竞争战略的发展 |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竞争战略制定的意义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联通沈阳分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政治法律环境 |
2.1.3 经济环境 |
2.1.4 社会文化环境 |
2.1.5 科技技术环境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沈阳通信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
2.2.2 供应商的议价能 |
2.2.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2.2.4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2.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2.2.6 联通沈阳分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结论 |
3 联通沈阳分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公司资源分析 |
3.2.1 人力资源 |
3.2.2 财务概况 |
3.2.3 品牌资源 |
3.2.4 企业文化 |
3.3 公司能力分析 |
3.3.1 生产经营能力 |
3.3.2 市场营销能力 |
3.3.3 服务保障能力 |
4 联通沈阳分公司的战略选择 |
4.1 SWOT分析 |
4.1.1 外部机会与威胁 |
4.1.2 内部优势与劣势 |
4.1.3 SWOT分析结论 |
4.2 联通沈阳分公司的战略制定 |
4.2.1 战略的指导思想 |
4.2.2 联通沈阳分公司战略目标 |
4.2.3 目标市场决策 |
4.2.4 差异化战略选择 |
5 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5.1 差异化战略实施措施 |
5.1.1 品牌差异化策略 |
5.1.2 业务差异化策略 |
5.1.3 服务差异化策略 |
5.2 差异化战略保障措施 |
5.2.1 组织结构 |
5.2.2 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
5.2.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5.2.4 风险控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重组后的青岛联通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基本思路及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
2.1 战略管理及其内涵 |
2.1.1 战略的含义 |
2.1.2 战略管理的含义以及作用 |
2.1.3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趋势 |
2.2 竞争战略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竞争力量模型(五力模型) |
2.3 SWOT分析法 |
2.4 企业基本竞争战略 |
2.4.1 成本领先战略 |
2.4.2 差异化战略 |
2.4.3 集中化战略 |
3 青岛联通公司现状分析 |
3.1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变革 |
3.1.1 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历程 |
3.1.2 中国电信重组的作用以及重组后的竞争格局 |
3.2 中国联通发展状况 |
3.2.1 中国联通发展历史 |
3.2.2 重组后的中国联通状况 |
3.3 重组后青岛联通公司现状分析 |
3.3.1 重组前原青岛网通、青岛联通公司状况 |
3.3.2 重组后的青岛新联通状况 |
3.3.3 重组后青岛联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青岛联通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4.1 青岛联通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1.1 青岛市概况 |
4.1.2 政策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产业竞争环境结构分析 |
4.2.1 中国电信业现状分析 |
4.2.2 青岛联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4.3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4.3.1 竞争主体分析 |
4.3.2 产品分析 |
4.3.3 渠道体系分析 |
4.3.4 服务体系比较分析 |
4.3.5 品牌分析 |
4.4 青岛联通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4.4.1 组织结构状况 |
4.4.2 客户资源能力分析 |
4.4.3 网络资源能力 |
4.4.4 人力资源分析 |
4.4.5 企业文化情况分析 |
4.4.6 支撑系统 |
5 青岛联通公司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5.1 青岛联通公司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1.5 战略分析与定位 |
5.2 青岛联通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5.2.1 竞争战略的组织要求与风险 |
5.2.2 青岛联通选择差异化的理由 |
5.3 青岛联通公司差异化战略目标 |
5.4 青岛联通公司的营销差异化战略 |
5.5 品牌差异化战略 |
5.6 服务差异化战略 |
5.6.1 重塑服务品牌 |
5.6.2 建立呼叫中心,使其成为差异化服务的支撑中心 |
6 青岛联通公司竞争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内部体系建设 |
6.1.1 优化组织结构 |
6.1.2 人力资源体系的健全完善 |
6.2 营造先进企业文化 |
6.3 适应全业务运营的网络运维支撑体系的构建 |
6.3.1 网络运维需要新理念 |
6.3.2 面向产品,提升网络运营保障能力 |
6.4 加快网络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
6.5 优化流程结构,完善支撑系统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联通市级公司集团客户业务市场营销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分析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市场营销战略 |
第二节 市场营销战略理论 |
第三节 主要分析工具简介 |
第三章 联通公司集团业务发展分析 |
第一节 集团客户定义和特点 |
第二节 联通公司集团业务发展状况 |
第三节 行业内集团业务竞争状况 |
第四章 联通市级公司集团业务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集团业务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 |
第二节 集团业务经营状况 |
第三节 集团业务运作流程状况 |
第四节 集团业务发展的必然性 |
第五章 联通市级公司集团业务市场营销策略 |
第一节 集团客户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
第二节 集团客户需求 |
第三节 集团客户的沟通 |
第四节 集团客户的便利服务 |
第五节 集团客户的愿付成本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重组后新联通业务发展探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渭南联通CDMA移动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纶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1.3 主要研究内容 |
1.2 主要研究类型和方法 |
1.2.1 研究类型 |
1.3 文章的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营销组合理论 |
2.1.1 4P理论 |
2.1.2 4C理论 |
2.1.3 4R理论 |
2.1.4 4V理论 |
2.1.5 波特理论 |
2.2 市场营销管理 |
2.2.1 分析市场机会 |
2.2.2 市场定位 |
2.2.3 目标市场选择 |
2.2.4 设计市场营销组合 |
2.3 SWOT分析方法 |
2.3.1 分析环境因素 |
2.3.2 构造SWOT分析表 |
2.3.3 决策与制定相应计划 |
2.4 消费者行为模式 |
2.4.1 消费者行为模式图示 |
2.4.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4.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
2.5 营销渠道理论 |
2.5.1 营销渠道含义 |
2.5.2 营销渠道的类型 |
2.5.3 营销渠道的选择和管理 |
3 渭南CDMA业务发展现状 |
3.1 CDMA市场发展历程 |
3.2 CDMA营销环境分析 |
3.2.1 外部环境分析 |
3.2.2 内部环境分析 |
3.2.3 SWOT分析 |
3.3 CDMA市场趋势分析 |
3.4 渭南联通CDMA的目标市场分析 |
3.4.1 渭南联通CDMA的目标市场现状 |
3.4.2 渭南联通CDMA的目标市场分析与评价 |
3.5 营销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4 渭南联通CDMA的营销策略定位 |
4.1 产品策略定位 |
4.1.1 细分市场,整合构建产品品牌 |
4.1.2 发挥优势,加快新业务的开发和应用 |
4.2 价格策略定位 |
4.2.1 联通CDMA业务走中低端市场为佳 |
4.2.2 CDMA手机定价应以低价为好 |
4.3 渠道策略定位 |
4.3.1 改进的必要性 |
4.3.2 营销渠道策略的变迁 |
4.3.3 渭南联通CDMA手机渠道策略定位 |
4.4 促销策略定位 |
4.4.1 促销媒体的选择 |
4.4.2 根据季节进行促销 |
4.4.3 促销方式 |
4.5 客户服务策略 |
5 渭南联通CDMA营销策略实施的具体方案 |
5.1 产品策略的实施 |
5.1.1 确立业务细分品牌 |
5.1.2 利用媒体宣传强化品牌 |
5.2 价格策略的实施 |
5.3 渠道策略的实施 |
5.3.1 四专的相关内容 |
5.3.2 四专渠道建设方案 |
5.4 促销策略的实施 |
5.4.1 促稍组合策略的一般理论 |
5.4.2 渭南联通CDMA的促销组合 |
5.4.3 渭南联通CDMA的促销策略 |
5.5 客户服务策略的实施 |
5.5.1 市县两级维护体系 |
5.5.2 维护体系架构图 |
5.5.3 高端用户维护标准及内容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论文研究所做的工作及成果 |
6.1.1 论文研究所做的工作 |
6.1.2 论文研究的成果 |
6.2 主要创新研究 |
6.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对联通推广CDMA的战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CP模型的中国联通3G流量经营策略研究[D]. 左灵超.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2]电信重组背景下四川联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张锴.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3]联通沈阳分公司3G竞争战略研究[D]. 白雨彤.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05)
- [4]西安联通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研究[D]. 廖治平. 西北大学, 2010(10)
- [5]中国联通3G增值业务战略研究[D]. 赵烁.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6]某省联通公司3G竞争战略研究[D]. 张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10)
- [7]中国联通沈阳分公司市场竞争战略分析[D]. 韩卓.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5)
- [8]重组后的青岛联通竞争战略研究[D]. 徐晓静.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2)
- [9]中国联通市级公司集团客户业务市场营销战略分析[D]. 邱云. 厦门大学, 2008(12)
- [10]渭南联通CDMA移动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石晓荣. 西安理工大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