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论文_程小萍

浅谈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论文_程小萍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近几年来,为了全面落实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各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的实施对落实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确保全程、全员和全方位育人要求的实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1]。

生物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一方面在知识传播中实现护理专业的价值引领,增强专业自信。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人文情怀和敬业精神。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努力培养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护理人才。

1.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通过挖掘总结,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下:即爱国教育、敬业教育、友善(生命)教育、哲学思维教育、创新教育等,并在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通过渲染爱国情愫、融入人文情怀、培养健康意识、浸润职业道德、丰富科学素养等举措实现"课程思政"。

1.1科学素养与爱国情怀:在科学研究史上,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有关生物化学的研究共有70多项获得诺贝尔奖。比如胰岛素氨基酸序列的发现、酶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等,每一个伟大的发现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科学家们那种执着追求、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深深地教育了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了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1972年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空间结构,1981年完成了丙氨酸tRNA的人工合成,20世纪的人类的基因组计划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同学们通过了解这些成就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1.2 健康意识与健康教育:生物化学中的很多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需充分建立知识与人、与事物、与生活的交融关系。生物化学重点介绍糖、蛋白质、脂类等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使学生明白每一种营养素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比如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执行重要的生理功能。动物蛋白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比植物蛋白多,因此营养价值高,长期吃素对于身体不利,对于体质虚弱的病人需补充更多的蛋白质。介绍吃早餐的重要性,与"胆固醇的分布与功能"有关,胆汁是肝细胞生成的,在非消化期进入胆囊储存,不吃早餐导致胆汁没有机会排出,使胆汁中胆固醇大量析出、沉积形成胆结石。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不吃早餐,组织细胞葡萄糖得不到及时供应,对脑细胞产生很大影响。葡萄糖缺乏导致糖异生增强,从而加重了肝脏的负担。通过教学学生获得了营养健康教育的知识,提高了职业素养。

1.3严谨作风与人文关怀: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涉及到仪器的使用、试剂的精确量取及很多对照实验,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去操作,才能提高实验成功率。为了取得新鲜的肝糜液,还要进行动物实验,比如用空气栓塞法杀死兔子,看到动物痛苦的模样,同学们认识到在护理输液时,不能将空气打入病人血管中,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同学们通过实验课认识到今后在工作中关爱病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1.4相互尊重与团结协作:在生物化学酶学内容中,酶与底物的结合有一个"诱导契合"学说,底物和酶的分子构象同时发生一定变化后才能互补结合。通过这一点,同学们得到启发,人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遇到矛盾互相让步,才能使人与人关系融洽。酶活性中心的形成中必需基团既存在于活性中心内,也存在于活性中心以外。在这一点上可以教育学生,在一个集体中,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依靠团队、团结协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哲学思辨与科学认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无不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比如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规律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生物氧化的过程、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意义、物质代谢的来源和去路相互关系无不融入对立统一的规律。温度对于酶促反应的影响过程、DNA的热变性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人体内物质代谢联系交织成网,同时它又是一门发展的科学,生物化学是唯物辩证法物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完美结合。同学们通过学习体会到应该用整体的、联系的、动态的思维观念去认识世间万物,提高了哲学思维素养。

1.6责任感与使命担当: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一些疾病的发病机理,比如糖尿病是糖代谢紊乱引起,高血脂和脂肪肝是脂代谢紊乱引起,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白化病、蚕豆病等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先天性酶缺乏所致。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体现该课程的专业价值,增强学习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立志解除人类病痛的使命感,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2.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培养路径

要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搞好"课程思政",首先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要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善于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其次教师要培育专业课程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技巧,提高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自觉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标准,将"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言传身教,做到润物细无声。

2.1利用"互联网+"实现"课程思政"的信息化

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利用"互联网+"网络媒体的力量开展"课程思政"。比如让学生在网上搜集并学习科学家的故事,全班分享学习感悟。教师经常在网络上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生物化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展开讨论,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2生物化学实验提升动手技能和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逻辑思维相对薄弱,相对喜欢动手实验。有一些学生实验马马虎虎,取试剂做不到精准,甚至丢三拉四,影响实验成功率。因此,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提高。教师要教育学生必须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实验,对于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让他们尝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能使职业素养的养成厚积薄发。

2.3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实现"课程思政"的顺势而为

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护理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翻转教学"改革,将生活案例或临床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完成案例讨论并在全班分享。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无不渗透课程思政的元素,教师能恰当地通过案例、启发、提问、引导、活动、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彰显教师育人的正能量。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构建课程文化的内在要求。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学的开展与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实现统一,有助于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2]。

参考文献:

[1] 邱伟光 .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 [J]. 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 高德毅,宗爱东 .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论文作者:程小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浅谈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论文_程小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