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学习上的进步比较缓慢、行为相对散漫的一类学生,通常他们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记忆力差、学习不勤奋、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旷课厌学等,后进生形成的原因非常多,类型也非常多,要转化这些后进生,必须从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开始出发,结合其兴趣爱好,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其找到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后进生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几点转化后进生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后进生;类型;转化策略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普及,当前人们对后进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与类型各不相同,因此后进生转化这项工作困难重重。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学的主题,是否可以有效的转化后进生,成为现阶段改善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纵观现阶段我国初中课堂教学中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必须及时规范并加强对后进生相关工作的管理,从多角度探索转化后进生的策略,促进后进生转化工作效果的提升,下面让我们一同对转化后进生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1初中课堂教学中后进生的主要类型
1.1逆反型后进生
在家长“望子成龙”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背负着超负荷的压力,甚至对初中各门课程的学习充满了畏难情绪。多数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可塑性非常高,因此总是为其制定出一些高目标、严要求,在孩子们展现出自己的力不从心之后,家长还是不愿意承认存在这种差异,因此直接造成了学生厌学心理的出现。另外,一些教师也对后进生的表现不厌烦,经常对他们的做法、行为不耐烦,进而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对立的情绪。
1.2散漫型后进生
这种类型的后进生主要表现为责任心不强,这类学生在课上往往只顾及自己的情绪与状态。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重、无暇顾及到孩子的学习,因此学生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时间长了自然的形成了散漫的个性。此外,一些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甚至会将学习无用的理论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会出现一些心理缺陷。
1.3自卑型后进生
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能力,在多数科目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缺乏自信,多数情况下都不能主动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正是由于这类后进生认为自己的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不强、智商不高,他们逐渐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对各科目的信心,变得非常自卑。
2初中课堂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2.1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后进生来说,初中阶段很多科目的知识都是枯燥无味的,很难激发起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方面来看,教师应主动拉近后进生和自己的关系,使其喜欢并尊重自己,这样即可逐渐热爱自己教授的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说,教师应充分保护好后进生在学习之中、学生之间的自尊心,即使是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很小的进步,都要即使给予后进生奖励与表扬,从而帮助后进生找到学习的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按照学生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的不同,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从最大程度上确保后进生可以听懂、掌握知识,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课堂教学中后进生多数都不懂应该如何运用数学知识,主要体现为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如何高效的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停留在死记硬白上,根本抓不住知识的重点,也不善于反思自己出现的错误等等。为此,教师应按照后进生的主要特点,耐心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应综合掌握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屠龙,适当放低对后进生作业的难度,也可以与家长一同来督促学生认真的将作业完成,这样即可潜移默化的帮助其提升学习能力。
2.3发现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从本质上来首赏识教育也是一种激励,对于后进生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出赏识教育的转化性作用,教师应细心的观察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中为其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一些后进生喜欢动手,一些后进生喜欢劳动,还有一些后进生喜欢篮球等等,这样结合学生的爱好,可以为其搭建手工比赛、文艺汇演或体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后进生可以为班级争光,从中找到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每个人包括后进生在内,他们都存在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找到这些自信的支点,从这些闪光点出发去转化后进生。
结语:
综上,有关后进生转化的策略与方法,很显然不仅限于本文提到的这些,绝大多数教师在这方面都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追根究底,后进生转化还是要靠实践中摸索,在不断的探索之后进行总结,相信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并积极践行,必然会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大量事实证明,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开始出发,并注意加深研究力度,给予后进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就可以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帮助其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海波,刘电芝,杨荣坤. 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成绩的关系——基于Kolb学习风格的初中数学学习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15(10):52-57.
[2] 陈世宝. “诊断、关爱、严格、耐心、赏识、激励”——浅谈普通高中后进生的转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4):181+239.
[3]陈传光.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15(04):69-73.
[4] 苏春景,张蕾. 近五年国内关于“问题学生”研究的统计与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2014(03):62-69.
论文作者:申菊红, 杨卫勇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后进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类型论文; 教师论文; 策略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