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局部等效法”巧解物理竞赛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局部论文,物理论文,竞赛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些物理竞赛题所给出的物理情景比较复杂或比较新颖,按正常途径解答所需的数学知识比较难,有些超出了中学数学的范围,尽管参加竞赛的同学基础都比较好,但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同学提前学习高等数学、提前学习普通物理学,而是为了让这些同学在参加竞赛的准备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物理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较典型的物理思想方法有:微元法、等效法、穷举法等等,尤以等效法对同学们的影响最大。力的合成和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电场、电势的叠加,等效电路、等效电阻等等,都是等效法、等效思想在物理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说上述都是“完全等效法”,“完全等效法”要求有较多的一致性和共性,由此也多多少少制约了思维的合理发散,不能充分发挥等效法在创新思维培养中的作用。与“完全等效法”相近的“局部等效法”继承了等效法的全部优点,而又比“完全等效法”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能更有效地发挥等效法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习题的解答,说明局部等效法的应用。
例1 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可视为无穷大,将其两极板接地,今在两极板间P点放置一点电荷,其电量为+Q,它到左右两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a和b,如图1所示。求放入此电荷后,电容器两极板上所带的电量。
分析和解:设Q放于P点时,左右极板上的感应电荷分别为,若把电荷向上沿平行于极板方向移到任一位置P′,时,由于电荷Q离无穷大的左右极板的距离不变,极板上的感应电荷仍是;若把点电荷Q一分为二,分别置于过P点且与极板平行的平面上的两点上时,由于它们与两极板的相对位置与原来一样,故两极板上的感应电荷与原来也一样;如图2所示,若把Q等分为无穷多的小电荷,把它们均匀地置于过P的与两极板平行的平面上时,即相当于把电量为Q的电荷分布于与左右极板距离为a、b的金属板上,这时两极板上的感应电荷的电量仍为。这时该金属板与左右两金属板组成了两个平行板电容器,两个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分别为,此即为题设所求。现设这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由于左右金属板接地,因而两电容器相互并联,电压相等,
讨论:与左右两金属板相距为a和b的P点置一点电荷Q,在金属板上的感应电荷的多少,与三块平行金属板、左右两块金属板接地、中间一块金属板带电量为Q时,左右两块金属板上的感应电荷量相等。这是两种不同的情景,其内部的电场完全不同,但金属板上所感应出来的电量却是相等的,本题的解答正是抓住了感应电量相等这一唯一的等量关系,使本题的解法化繁为简。这种抓住某一物理量相等,物理状态并不完全相同,进行等效处理的方法就是“局部等效法”。
例2 如图3所示,一薄壁导体球壳(以下简称为球壳)的球心在O点,球壳通过一细导线与端电压为V=90V的电池的正极相连,电池负极接地。在球壳外A点有一电量为的点电荷,B点有一电量为的点电荷。OA之间的距离,OB之间的距离。现设想球壳的半径从a=10cm开始缓慢地增大到 50cm,问:此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大地流向球壳的电量各为多少?已知静电力恒量,假设电荷能穿过球壳壁进入导体球壳内而不与导体壁接触。(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图3
分析和解:球壳的半径由a=10cm缓慢增大到 50cm的过程中,可分为以下五个过程:(1)球壳半径从10cm增大到20cm的过程;(2)穿过球壳壁进入导体球壳内的过程;(3)球壳半径由20cm增大到40cm的过程;(4)穿过球壳进入导体球壳内的过程;(5)球壳半径由40cm增大到50cm的过程。由于该题所要求解的,其实是导体球壳在不同的状态时所带的电量,因而可以用题1所用的局部等效法来求解电量。
图4
我们可以假想点电荷所带电量分别分布于半径为20cm和40cm的导体球壳A和B上,则球壳的外表面与A的内表面组成了电容器,A的外表面与B的内表面组成了电容器,B的外表面与无穷远组成了电容器。这三个电容相互串联接在电压为V=90V的电源上,如图4所示。由电容的定义式可以求出各球面之间的电容为:
所以:(1)球壳半径为a=10cm时,设此时导体球壳的外表面带电量为,由于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故导体球壳的内表面不带电,由电容器串联可知,A球壳的内表面带电量为,外表面带电量为,B的内表面带电量为,外表面带电量为,由电容器串联的电压关系可得:
(3)穿过球壳壁刚进入导体球壳内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球壳的内表面上的感应电荷为,外表面与B的内表面组成电容器,B的外表面与无穷远之间组成电容器,设此时导体球壳的外表面带电量为,现在电源相当于接在球壳外表面和无穷远之间,而串联接在电源上,由电容器串联的电压关系可得:
这个结果表明:电荷从球壳外极近处进入壳内,只是将它在球壳外表面的感应电荷转移到球壳的内表面上,整个球壳与大地没有电荷交换。
(4)球壳半径由20cm增大到趋近40cm时,导体球壳的内表面上的感应电荷仍为,导体球壳的外表面与B的内表面组成电容器,B的外表面与无穷远组成电容器,
从上述应用可以感受到,局部等效法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应用局部等效法解题时,应知道两个事物的等效不是全方位的,只是局部的、特定的某一方面等效。因此在具体的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一方面等效,这样才能把握住等效的条件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