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房屋是人们居住必备的场地,所以,房屋建筑工程是平常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房屋建筑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所在。从这可知,只有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至人们认可,才能够产生一定价值,对建筑界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现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其领域竞争日显突出,而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否优秀直接致使建筑企业建设质量,同时也是建筑企业竞争的重要衡量标准。为达到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效以及管理水平的目的,需要切实对其在工程施工时的技术管理水平展开进一步研究分析,融入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迅速的步子。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整个工程的建造阶段来说,拥有高水平的管理对于如期完工是有保证的,且还对工程项目高质量是种促进。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对一道道施工工序,一个个细节均是依照高要求来实施,保障建筑工程的建造质量,从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就是基于此背景下产生。房建企业若要赢得建筑市场并发展更长远,那对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下功夫,不断发展其技术,用以实现经济效益极大化。为了让房建工程能顺利进行建设,在施工环节中强化技术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其技术水平以及施工效率,对于保障房建项目按照规定方案进行是非常有利,要对建筑项目具体状况展开进一步研究,归纳整理建筑项目建造的特性,并且第一时间实施有目的性管理创新举措,注重研究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以此推动创新,运用合理管理理念,更好地完成管理各个环节施工技术,时刻注意施工质量,优化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费用。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更对其稳定性有着一定作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是软土地基难题,极大程度上致使建筑物下降以及表现出裂痕。在地基实施作业时,依据具体状况,选取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包含强夯法与碎石桩融合、碎石桩与 CFG融入等施工技术,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预压法、粉煤灰吹填法、换填垫层法、水泥土搅拌法等,利用上述施工技术尽最大程度避免地基土产生变形或不稳定状况。
2.2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结构施工主要构成单位有防水与施工设计。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等集中用水的地方,一定需要进行防水防漏等举措,每一项指标要达到国家楼层防水要求。在建筑工程实施作业阶段,应该依据不同状况选择品优价廉的超强防水材料,对屋面拐角、墙角根等易渗易漏位置展开严格质量管控,加强对防水施工工艺的应用,减少建筑结构,漏水情况的发生。
图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图
2.3屋面与墙体节能施工技术
屋面节能施工技术科学运用,其不只是能够减少建筑工程整修的风险与施工费用,还可将保温与防水材料使用寿命,采用屋面保温隔热对策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更有用。应用创新材质的玻璃幕墙来解决以前的被动节能与设防难题,不只是可以将建筑项目的费用减少,还可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
2.4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首先依据浇筑段的墙厚以及墙体轴线长度计算立方数量,再选取和混凝土一样的无石砂浆展开搅拌,放置在灰槽里。随后浇筑在底端接搓处,使用铁锹搅拌均匀地加入到模具中,不能够使用泵管装置加入到模具里,入模时要根据墙体混凝土浇筑规定的顺序实施。在浇筑之中,需时刻使用尺杆对浇筑的混凝土测量其厚度,要严格依据墙体混凝土浇筑图纸规定按照顺序进行分层次振捣与浇筑。对于墙体交叉节点以及钢筋积聚位置,需加强振捣点,保证其密实。在振捣过程中,为避免有移位等情况的发生,浇筑入模时必须请专职人员来进行监管,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成型以及大小。根据振捣棒半径来确认振捣器的水平移动距离,在上层混凝土展开振捣之时,需要插入下层混凝土中且深度要超过5厘米。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表层呈现水平状态,没有气泡产生及下沉可不必工作。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管理体系缺失,施工部门不完善的管理规章机制,致使在施工阶段中常由于质量、进度与成本等领域存在某些问题,为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3.2监督力度不够
技术管理监督实施不利,许多施工人员不按照规定制度去实施。监督管理也是一片混乱,资金成本消耗增大也是在所难免。
3.3管理流程不完善
建筑工程建设复杂且繁琐,多个单位共同完成是基础,但是实际施工却呈现出各干各的、配合施工较少。
3.4管理人员有待提高
某些技术管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达到要求,且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还在施工中安全预防思想不够强,万一有意外情况发生表现出处理不当的行为,由于未及时处理导致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工期完成情况也不理想。
4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施工技术展开合理管控,加上施工方式正确,并能结合施工的具体环境,适应施工,改进施工对策,科学配制施工各项指标,对于提升施工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工期也比预期更短,施工费用下降是必然的,把施工技术转化为实际可执行的力量,对于从本质改善工程的施工质量。
4.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制
完善施工管理体制,将其与我国工程建设具体状况相融合,让员工在制度和规范的监督管理下可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并且将员工能力展现更全面。只有创新原有的管理机制展开,经济效益达到最高,才可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和工程施工效率。强化对工程建筑管控,对已有操作条款展开再创新,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并要完善施工技术管理系统,着实管控施工阶段存在各种技术难点。技术责任制与技术管理组织机构的作用提升至更高水平,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变得更符合实际。同时企业还将改进自己内部管理机制,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奖惩方式以及落实责任。把详细施工管理中涉及到的责任与人捆绑,保障各阶段均是专职人员承担。完善施工技术责任制与技术管理机构,明确企业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职位与权力,发挥企业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作用及才能,不断将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推向更高层。
4.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管力度
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心即为每项技术管理机制更好地执行,企业各环节建设作业按次序进行。建筑项目施工涉及面广,且其所需材料品类众多,前期需要安排采购方案,依据施工进度按规定时间购买材料,,制定清晰的存放要求以及发放步骤,以此保障应用在施工上的材料是有质量证明。基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落实检查制度,结合项目具体实施状况与技术管理工作制定出一套评比作业的流程,以评比促进整体管理水平。根据施工应用的材料,一定要将质量放在首位。若是对马上投入使用的施工建材,一定要使用之前进行质量检验。依据所属品种对施工场地的原建材、半成品及成品(各种施工物质)展开合理分开类别,并将不同种类的建材展开合理的堆放、储存及保管。
4.3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流程
若是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水平以及效率,一定要重新设计符合实际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步骤。建筑工程施工方应邀请建筑工程建设领域专家学者、实践者及具有深厚经验的管理者一起构建成管理系统规划组,对建筑工程施工建造中的详细步骤展开进一步剖析,归纳整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步骤,并且对各种施工步骤的详细规定展开清晰设计,进而达到提高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都是要符合科学合理性原则,依照项目设计图纸展开实施,避免完成不必要工作重做,也不要引起不必要的工期延长。慢慢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步骤的创新,可实现施工技术费用不再增加,同时也提高施工效率,此二者达到一种平衡。改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从而提高其在市场竞争的技术优势。
4.4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意识
根据大多数施工现场难题,均一定要展开一致的现场技术人员管理,激发建筑方员工变得更有责任心的一种没有动力。技术管理人员需要依靠更新管理实践,多进行施工技术分享交流,持续提升建筑企业人员技术水平以及深入控制,便于尽快处理好问题,并且更好地清除质量隐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方培养施工者总体素养是有规定,凭借培训优势提高施工人员具体操作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施工队伍,保障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有次序进行。建筑企业内部的施工人员也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强烈的负责任的态度,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牢记施工质量高于一切,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5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可提升施工技术可靠性以及缩短工期,尽量不让问题是由于技术所造成的。建筑企业需要建立技术管理理念,强化重视技术管理工作的程度,充分发挥技术引导与统领作用,建立现场施工管理体制,利用提升施工技术应用能力来提升整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进而保障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恒平.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湖南科学技术,2016(11):45~46.[2]潘严塘.论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J].建筑技术应用,2015(01):12~13.
[3]王银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剖析[J].工程技术.2016,03(11):28~29.
论文作者:熊祖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