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_肖剑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湖南衡阳 42190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对照组37例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37例行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围术期相关手术指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0.05);且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0.05)。结论 较之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效果更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逆行髓内钉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中属急诊与骨伤科较为常见的急性症状之一,常见导致因素多为高处坠落、车祸骤停、滑雪或摔倒等,胫骨轴向暴力或者下肢扭转暴力是胫骨远端关节面出现骨折的主要原因[1]。此症状作为治疗上具有挑战性的骨折症状之一,在治疗方式上一直存在较多争议,其争议焦点集中于胫骨远端骨折固定方式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上[2]。临床手术以髓内钉内固定及钢板内固定为主,本次研究旨意通过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逆行髓内钉内固定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行影像学检查符合胫骨远端骨折症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58.9±10.9)岁,据Muller分型为A1型7例,A2型6例,A3型5例,C1型8例,C2型5例,C3型6例;对照组37例,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1.7±9.8)岁,据Muller分型为A1型8例,A2型6例,A3型4例,C1型7例,C2型5例,C3型5例;观察组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2.4±10.3)岁,据Muller分型为A1型10例,A2型5例,A3型6例,C1型7例,C2型5例,C3型4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试验组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术前麻醉方式选用腰麻,手术为主给予常规消毒,在C臂X线透视下进行,于胫骨远端前外侧作3~4cm切口,通过X线透视对胫骨远端骨折部位性复位并置入锁定钢板与负压引流管;对照组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准备措施如上,于小腿远端前外侧做包骨折远端3枚螺钉孔距离的切口,剥离组织,待复位后行常规脂肪负压引流管;观察组行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准备工作如上,与小腿远端前外侧作切口,通过C臂透视下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于末端将球星导针逆行,并置入骨折部位至髓腔,进行扩大,于钉尾处埋至关节软骨下3mm,安装瞄准器,于远端放置锁钉(2枚),最后置放负压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等指标,同时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恢复越好,优:>90分;良:80~90分;一般:70~80分;差:<70分。总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院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表示。两组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疗效及围术期手术情况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0.05);且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胫骨远端骨折属骨伤科临床常见症状,其中普遍患者均为创伤性损伤,在我目前我国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此在患者出现此症状后,对无手术禁忌证者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措施[3]。

现临床对于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案较多,需根据患者症状表现,选取对应合适的内功定器械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因膝关节是人体承受应力为人体重的2倍左右[4],因此选取定性、把持力较好的治疗器械,对预防患者恢复期出现脱落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逆行髓内钉固定或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均属于传统治疗方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近年来相关研究认为[5],随着治疗中操作量较大,对其周围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几率,同时可能造成固定区域的血液供应不足现象,不利于恢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手术是近年来,结合前两种术式优势基础上而延伸的新型固定治疗方案,具有术中损伤小,术后护恢复快等优势。这与班次研究结果一致,从本次研究结果出可以看出,试验组治疗总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0.05);且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0.05)由此可提示,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确有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较之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效果更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敬,黄小敬,周凯,张超,林垂聪. 两种不同手术固定方式治疗车祸后胫骨骨折的临床对比[J]. 中华全科医学,2016,12(03):2147-2149.

[2]刘强. 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对比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08(01):3-5.

[3]韩二鹏,张雪.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03(14):294-295.

[4]乐添,安荣泽. LISS钢板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8(09):16-17.

[5]张海云.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1(08):99-100.

论文作者:肖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_肖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