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浙江舟山 316000)
摘要:电网负荷管理是电网日常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完善电网负荷管理也是各供电公司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仅从舟山配网的角度,取两条10kV配网线路作为研究对象,在营销采集系统及open3000数据的基础上对负荷管理展开讨论,通过对数据的梳理分析,找到目前电网结构下相对合适的电网运行方式,并尝试仅从负荷平衡以及负荷特性的角度提出改善电网结构的意见,同时探讨基于多系统数据进行负荷预测的可行性,以此来分析多系统贯通辅助电网负荷管理的作用与缺陷。
关键词:多系统贯通;电网负荷管理;采集系统;open3000;负荷平衡
0前言
舟山配网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原因较省内许多地市配网更为复杂,而目前营配各系统数据未完全匹配,各运行单位与配调所使用的系统间数据也未贯通,这些因素均增加了舟山配网负荷管理的难度。目前舟山配调还没有一套高效的负荷管理方法,需要开展新的尝试。由于舟山配网架构庞大、数据繁多,本文仅选取马岙变世创A242线、白泉变干览A814线两条10kV配网线路作为研究目标。原因有两点:一迎峰度夏期间世创A242线、干览A814线电流超300A,马岙、白泉区域出现重负荷现象,可借此研究提出改善负荷情况的建议;二这两条线路联络单一,拓扑结构相对简单,所接带配变数量少,利于人工采集数据。此次负荷分析基于营销采集系统以及open3000系统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来探讨多系统贯通辅助电网负荷管理的作用与缺陷。
1数据采集
2017年7月份舟山气温逐步攀升,配网负荷也逐步增大。由于此次负荷分析开始于2017年7月23日,7月16日至7月22日两线负荷相对较高,分析样本便取自这周的数据。对基于线路负荷最高值时刻所展开的分析,仅选取7月16日至7月22日一周的数据已足够充分。马岙变世创A242线与白泉变干览A814线相联络,目前断开点在街口A7044开关,在采样区间内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并未变动,因而样本数据具备连续性。
根据open3000系统,可知7月18日12:10时两条线路电流总和取最大值623.10A。
图1-1 open3000周负荷曲线
由于采集系统采样周期为15分钟,所以取12:15数据近似代替最大值进行后续分析。Open3000系统中7月18日12:15两条线路电流总和最大值618.56A。此时干览A814线电流值211.4A、世创A242线电流值407.16A。之后根据白泉供电所提供的两线单线图以及PMS2.0系统中的单线图,在营销采集系统逐个查询配变在7月18日12:15的负荷数据,主要包括配变容量、瞬时有功、日负荷曲线。
2数据分析
2.1重要参数统计分析
线路各配变所接电压等级不尽相同,直接将电流值进行统计比较并不科学。同时考虑到操作便利,在本次研究中以瞬时有功值作为采样对象,折算后的在10kV电压等级下的电流值作为统计比较对象。另外由于采集系统中没有瞬时功率因素的数据,因此采用瞬时有功与额定有功的比值作为新设参数近似估计荷载率,反映配变荷载情况。计算瞬时有功比额定有功值,可以发现大部分数值并不高,均值为23.6%。如果仅已配变目前荷载情况为依据,在给定一个未来荷载率的情况下,进行负荷预测,很容易出现线路电流超限。因而可以得出结论:就目前所得数据无法实现准确的负荷预测,还需要辅以诸如用户配变接入计划、用户发展计划等数据。根据白泉供电所提供的单线图及配网联络图,按分段开关、支线开关对所有配变数据进行整理合并,便于后续比较分析。
表2-1 open3000与采集系统数据核对比较表
根据配变负荷数据折算所得两线于7月18日12:15电流值为556.60A,与open3000系统所得两条线路电流总和618.56A有10.41%的误差,折算所得干览A814线电流为225.07A,世创A242线电流为331.53A也与open3000系统所得电流值分别存在6.64%、18.57%的误差。考虑到线路损耗的影响,干览A814线的比较结果尚在可接受范围内。数据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可能有一下几点:(1)存在部分配变无记录、无数据,尤其是世创A242线部分大容量用户数据缺失;(2)部分数据表计采集可能有问题;(3)可能存在单线图中没有而实际存在的配变。一言蔽之,营配未贯通,数据未统一,才造成上述现象。如果能将配变数据完善、准确,那么参考干览线的情况,多系统贯通辅助电网负荷管理这一方法的数据基础是坚实可靠的,也就是说确实可以通过采集系统中所获得的线路配变的负荷数据叠加来反映整条线路的负荷情况。
2.2负荷平衡分析
图2-3集中表现干世开关与街口开关间的负荷分布情况,标注的电流值代表该开关之后线路的电流值。负荷主要集中在宏宇支线,支线末端的开关站也有不小的负荷。注意到宏宇支线开关与干世开关仅差2#杆,仅从负荷平衡的角度考虑,暂不计线路路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提出建议:在干世开关新设电杆,将宏宇支线的负荷转移至,干世开关世创线一侧,然后将正常运行方式设置为干世开关处冷备用。
根据计算,改造后的负荷确实更为平衡了。以上结果仅仅是从负荷平衡的角度考虑得出的,未经实际检验,所以不具备现实意义。实际工作电网规划、改造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负荷平衡只是其中之一。但经过上述分析,本文所讨论的多系统贯通辅助电网负荷管理,确实可以在电网规划、改造等方面在负荷平衡方向作为一个基于数据的可靠方法尝试使用。
根据这一结果,本文提出改善建议:筛选这些造成配网某时段负荷最大的特殊负荷并记录在案,采取措施引导用户错用用电;电网规划及改造时,可以考虑尽量将这类负荷由某一条10kV线路接带,统一监控、统一管理。
3结论
以采集系统和open3000系统数据为基础的多系统贯通辅助电网负荷管理确实能够帮助分析电网负荷情况,判断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做到摒弃经验主义,在大数据基础上从负荷角度科学地提出关于电网规划、改造建议。当然由于目前舟山配网营配数据不够完善,所以还无法进行负荷预测。
参考文献
[1]陈鹰.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
[2]杨加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机电信息,2012(24)
论文作者:戴舟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负荷论文; 数据论文; 电网论文; 舟山论文; 电流论文; 系统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