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时代味道论文

“年”的时代味道论文

“年”的时代味道

文_祝和军

对于中国人来讲,“过年”过的就是一种年的“味道”。“年味”,是一种情感的仪式,是一种团圆的信念。现在,很多人都抱怨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仔细想来,年味其实并没有变淡。从过去的燃放鞭炮、磕头拜年、通宵守岁,到现在的微信拜年、外出旅游、春节晚会,从吃好、穿好到买好、玩好,“年味”仅是褪去了过去的形式和载体,旧貌换了新颜,其中的变化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印证着传统风俗正在中国大地推陈出新。

春运是一种独特的“年味”

“春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总能极其灵敏地捕捉到“年味”的来临抑或淡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诸多人群都集中选择在春节期间返乡,造就了中国每年一度的全民大迁徙。从几十个小时的绿皮车到今天几个小时的高铁,从彻夜排队“一票难求”到今天的网购车票、微信支付,无不见证着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回家的路,距离没有变,但“家”却变近了。特别是对那些地理条件复杂的地区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往年,川黔陕甘地区一直都是春运运力的“短板”。但由于近些年来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和加快建设,中西部的铁路大通道实现了大幅扩容。地处中国西南崇山峻岭中的贵州高原,近年来就一直致力于发展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铁等现代交通建设,在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过去,从北京到贵阳坐火车需要三天三夜,现在却能朝发夕至。可以说,中国人现在回家过年不仅“走得了”了,而且还能“走得好”了。春运是一种独特的年味,而春运方式的悄然改变,更加凸显了“年味”的新时代味道。

团圆之处即为家

家人的团圆,是中国人纳入到文化信仰中的心灵图腾。家乡,不仅是一个物质地理的概念,更是一个灵魂得以安放的港湾。过去的中国是乡土社会,家乡、亲人、血脉往往融合于一方水土。贴对联、吃饺子、守岁、放爆竹甚至磕头拜年等传统的春节习俗,打下的是千百年来我国农耕文化印记。伴随着我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现代生活转变,很多传统习俗由于不再适应现代社会,正在悄然地转变它们的展现方式,被赋予了浓厚的现代气息。我们对年味的认知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大家逐步认识到,传统风俗只是过年的形式,而不是实质。过年,最根本的核心是团团圆圆,在于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过去,不放上几挂鞭炮就感觉不是过年。现在,燃放鞭炮与城市生活和绿色和谐发展的理念明显越来越不协调了。随着政府的舆论引导,人们近年来已不在这个事情上纠结了。以前,年夜饭都是要在家中由长辈操持。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到餐馆里吃年夜饭。这既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表达了晚辈在特殊的节日里对长辈的孝心。以前,都是子女奔赴父母身边过年。而当前,在外地的年轻人更愿意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共度佳节。这种反向过年的现象“逆”出了新年味,团圆之处即为家。

新“年味”的新气象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过去,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全仰仗过年打个牙祭。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原来过年才能吃上的美味佳肴,现在已经成了普通的家常便饭。相比较而言,年味看似变淡了,其实是人们对年味的期待变高了。这就促使人们开始不断追求过年的新方式。特别对今天80、90后的年轻人而言,对过年的认识似乎已从“一家团聚”变成了“出门旅行”等新概念。在他们眼里,过年已不再局限于一家人围着饭桌酒桌吃大鱼大肉,反而觉得陪着父母和家人外出散心更健康舒适。旅行的路上,同样有陪伴,同样能交流。这说明,年味并不是一代比一代淡,只是一代比一代有着更多的新选项。人们更加注重身心和谐和全面发展,希望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绿水青山在人们的观念中开始成为金山银山。可以说,旅游过年方式的兴起,既体现了现代人新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当前,贵州就依靠绿水青山吸引越来越多旅游过年的游客,带动了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商业文明和新的生活方式,就这样以全新方式融合在了“年味”中,并体现着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基地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 / 袁燕)

标签:;  ;  ;  ;  ;  

“年”的时代味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