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李燕,韩婷婷,崔营营,刘俊燕

(滨州市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感染性休克患儿,按照有无接受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实验组应用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对照组未应用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结果:实验组平均多巴酚丁胺用量、平均多巴胺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6h后心率水平、血糖水平和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诊治;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113-02

感染性休克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1]。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能够准确判断出感染性休克患儿的循环状态,为感染性休克患儿的相关治疗提供可靠数据[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84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实验组有30例男性、12例女性;平均年龄为(12.36±3.25)d;感染类型:1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9例肺部感染、3例其他感染。对照组中有31例男性、11例女性;平均年龄为(12.48±3.08)d;感染类型:1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8例肺部感染、2例其他感染。

1.2 方法

实验组应用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仪器采用ICON),取感染性休克患儿平卧位,打开仪器,清洁患儿皮肤,分别在患儿额头、左侧颈动脉、腋前线与剑突下交界处、左侧大腿外侧贴ECG贴片,持续监测30分钟,获得参数。对照组未应用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液体复苏之后,两组患儿均应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感染性休克患儿平均多巴酚丁胺用量、平均多巴胺用量以及治疗6h后患儿的心率、血糖和乳酸。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感染性休克患儿的平均多巴酚丁胺用量、平均多巴胺用量比较

实验组平均多巴酚丁胺用量、平均多巴胺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平均多巴酚丁胺用量、平均多巴胺用量比较(x-±s,mg/kg)

3.讨论

感染性休克会引起新生儿体液失衡,继而引起新生儿器官组织损伤,使得新生儿的病死率显著上升[3]。对感染性休克患儿干预的关键措施在于:及早进行液体复苏[4]。在进行液体复苏治疗中,需要借助可靠的监测手段,以观察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血流循环情况,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近年来受到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5-6]。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能够为医生提供动态的监测数据,继而为及时调整补液速度或者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等,达到补充患儿有效循环血容量,最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休克症状,降低心率水平、血糖水平和乳酸水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感染性休克患儿治疗6h后心率水平、血糖水平和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1]梁金鑫,张琪,任晓旭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儿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6,38(7):698-702.

[2]洪文超,裘刚,龚小慧等.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8):1403-1406.

[3]范江花,罗海燕,杨龙贵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心脏指数对重症手足口病预测价值[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5):341-345.

[4]左坤,朱莎,赵有红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评价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9):4841-4843.

[5]孙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超重及肥胖者早期左心功能的评估作用[J].河北医学,2016,22(8):1324-1325,1326.

[6]张苹琳,郑兴惠.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42):52-54.

论文作者:李燕,韩婷婷,崔营营,刘俊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床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李燕,韩婷婷,崔营营,刘俊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