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怎么能只吃“第四块馒头”?_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设计怎么能只吃“第四块馒头”?_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设计岂能只吃“第四个馒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馒头论文,只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家都熟悉这样一个笑话:有个人饿极了,吃第一个馒头,没饱;吃第二个,没饱;吃第三个,还没饱;直到吃完第四个才饱。于是,他不无感慨地说:“早知如此,只吃第四个馒头岂不省事?”阅读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现象:不少教师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思考的是“怎么教”,磨课探究的也是“怎么教”,课后反思最多的还是“怎么教”,但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这令他们颇感疑惑。殊不知,这“怎么教”就相当于那“第四个馒头”,要想吃饱肚子,前面三个馒头也是必须吃的。

一、第一个馒头应慢慢嚼

于永正老师说:“这法那法,不钻研教材就没有法。”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表面上看是教法问题,实际上是文本解读出了问题。

请看一位年轻教师在《月光启蒙》一课歌谣部分的教学:

师:母亲是怎么读这些歌谣的呢?请读出有关语句。

生:(读)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母亲怎样的感情?

生:我感到母亲很疼爱“我”。

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甜甜的嗓音。

生:深情地。

生:轻轻的。

师:请你们自由读读这段话,感受那浓浓的母爱。

(生自由读)

师:请联系上文,看看还有哪些语句也能体现母亲对“我”的爱?

生:从“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也可以看出母亲很爱“我”。

生:“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一定很疲劳,但还给“我”唱歌谣,说明母亲非常爱“我”。

师:你们真会读书!是的。这歌谣里包含了母亲对“我”的多少爱呀!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这些歌谣吧。

应该说,这位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层次比较清晰也比较细腻,着实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之深厚。但很遗憾,她没有真正读懂文本,或者说她对文本的解读很肤浅。孙友田在本文中的确表达了对母爱深深的感激,但是,文本所体现的母爱,既不同于《游子吟》中的母爱,也不同于《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母爱,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母爱,更确切地说,这种母爱体现为母亲对孙友田成长为一名诗人的启蒙,体现为母亲对孙友田人生的深远影响,孙友田无限感激的也正是这一点。正因为如此,编者将原作题目《月光母亲》改为《月光启蒙》,是母亲在月光下吟唱的那一首首民歌、童谣,所讲的谜语、民间故事,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因此,解读本文的关键词是“启蒙”,教学中应侧重开掘这些民歌、童谣、谜语、民间故事本身对“我”的影响和陶冶,而不是单纯让学生去感悟那笼统的、泛泛的母爱。鉴于此,上面的教学设计显然不妥。一位特级教师从引导学生感受夏夜月色朦胧的农家小院入手,以“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这段话为导读歌谣的抓手,通过美读这些歌谣,再辅之以情境创设和巧妙点拨,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唤起学生美妙的想象,让学生跟“我”一同浸润在朦胧的月色、甜美的吟唱、动人的歌谣之中,真切感受到这些歌谣对“我”的启蒙作用。这种在准确解读文本基础上设计的教法显然是富有实效的。

二、第二个馒头宜细细品

细读文本后是否可以设计教法了呢?还不行,必须先搞清楚: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想让学生掌握哪些语文知识,要教会学生哪些阅读方法,要训练学生哪方面语文能力,也就是说要确立具体、明确、适切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不以为然:教学目标在教学参考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还用得着再去思考吗?诚然,为了给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有关专家编写了相应的教学参考书,甚至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设计,上面的确写明了教学目标。但那是专家解读教材后所确定的目标,仅供参考。我们反对“教教材”,更反对“教教参”,教师应潜下心来,在透彻研读文本、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你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才会为你的教学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南”,而不是一种摆设。教学目标不光要写在纸上,还要写进心里,只有在明确而科学的目标导引下的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请看《月光启蒙》一课的教学片段:

(指名读童谣)

师:这些童谣有趣吗?

生:有趣!

师:请你们自由读读这些童谣。

(生自由读)

师: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击掌的节奏读一读,会感到更有趣。

(师击掌,生随之读童谣。师击掌的速度越来越快,生读得也越来越快,都快跟不上了。读完后,生高兴得哈哈大笑)

师:我们再换一种读法。请大家站起来,同桌面对面,左右手相互交叉击掌读。

(同桌击掌读,好不热闹)

师:老师小时候唱童谣还边唱边跳呢,要不要老师表演给你们看看?

生:(齐)要!

(于是,师双手叉腰,边扭动屁股边和着节奏唱童谣)

课后,我问这位教师:“这样设计想达成什么目标?”他坦诚地说:“没仔细想过,我在网上看到有位教师是这样教的,觉得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致,也就这么教了。”其实,再漂亮的衣服也要看穿在什么人身上,得体的才是好的。学生的兴致的确很高,但学生感兴趣的是童谣吗?不是,主要是对诵读童谣的方式感兴趣。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像这样东施效颦、无的放矢的教师还有不少。另一位教师以“让学生感受童谣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的特点”为目标,在朗读中抓住“哄”“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花狗伸着花舌头”等关键词句,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想象、口头描述等方式,让学生真正领略到了童谣语言表达的魅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设计教法之前,我们一定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否则,再精彩的“舞台效果”,也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

三、第三个馒头须小心咽

于永正老师说:“不断的实践和思索使我渐渐明白,要使教学真正成为艺术,还得研究学生。戏曲艺术是自我表现的艺术,而教学艺术则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但是不少教师在设计教法时却常常“目中无人”,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致使自己精心谱写的“曲子”在课堂上不是跑调就是失声。请看下面三个课例:

课例1:《赶海》教学片段。

师:这么威风的一员武将,“我”是怎么捉住的?请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出示一只张牙舞爪的电动玩具大虾)大家看,这就是那只大虾。

生:哇噻!

师:我请一位同学读屏幕上的这句话,另一位同学来表演捏大虾。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看,然后评一评。

(教师话音刚落,许多学生纷纷站起来,不停地喊:“我演!我演!”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当两位学生分别读课文和表演的时候,90%的学生都把目光盯在那只在讲桌上爬动的电动大虾身上了,几乎没有学生听读课文,更没有人关注那位学生“捏”大虾的动作是否跟文本的描写相吻合,他们只觉得那电动大虾很好玩。没机会亲自摸摸那个玩具,同桌之间就你抓我,我拧你,甚至还有两个同学打了起来,教室里乱作一团,教师不得不紧急叫停)

下课后,这位教师遗憾地说:“我本来是想用电动大虾来激发学生读书和表演的乐趣,强化体验,让学生感受课文用词造句的精当,没想到这电动大虾却搅了我的局,真可惜!”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鲜明的、非同寻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来看是很诱人的,但如果教师不善于使用,却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上述教学正是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对电动玩具的狂热程度,导致教学重心悄然偏离,造成教学目标落空。

课例2:《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片段。

师:我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欣慰、高兴、激动……可是母亲一生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却很少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总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出示:“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师:读读这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读思考,然后交流)

师:是的,每个母亲都是这样的。(伴着彭丽媛演唱的《白发亲娘》,教师出示了医生给一位即将分娩的母亲做B超检查的幻灯片,同时饱含深情地说)其实,母亲对我们的付出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开始了。为了让我们健康安全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母亲都要经历十月怀胎的痛苦,尽管吃饭没有胃口,恶心难忍,但还是要勉强吃,以便给我们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要拖着笨重的身体一次次到医院检查。此时此刻,你一定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母亲为你所做的点点滴滴。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母亲说,谁来说?

(教室里没一个学生举手,好多学生竟在窃笑:“看,大肚皮都露出来了,嘻嘻……”)

教师本来是想利用幻灯片配以深情的解说,来感染学生,唤醒他们对母亲关爱自己的往事的回忆,借以诱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在训练语言表达的同时深化情感体验。这一设计思路很好,问题出在教者选用的幻灯片上!怀孕、分娩的痛苦,这位女教师深有体会,但十来岁的孩子却无丝毫感受,所以他们会暗自发笑。这就是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付出的代价。

后来,这位教师将幻灯片调整为学生有切身体验的三个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伴着音乐,教师放映幻灯片:

①放学路上,母亲为孩子撑着雨伞,自己身

上却被淋湿了。

②灯光下,母亲为孩子辅导功课。

③母亲给躺在病床上的孩子喂饭。

师:看到这一幅幅画面,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母亲说。

生: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她在纱厂上班,非常辛苦,还经常给我辅导作业,坚持送我上学。我要对母亲说:“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为了生我,在输血时感染了慢性疾病,还每天硬撑着给我洗衣服、做饭,可是我却常常不听话,学习也不认真,惹你生气,我真的不孝啊!”

生:我想对我妈说:“妈妈,你每天上班,还要买菜、做饭,那么辛苦,我却常常对你做的饭菜挑三拣四,有时还对你发脾气,我太对不起你了,今后,我一定做一个让你省心的孩子。”

……

课例3:《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段。

师: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艄公是黄河的主人?请画出有关语句。

(生自读,画句子。然后师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点拨)

(在交流完句子“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之后,教师安排了一个写话训练)

师:是的,艄公的确是黄河的主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会凭借自己的镇静和智慧、勇敢和机敏,一次次化险为夷。当遇到下面的险情时,艄公会怎么做呢?请选择一个,展开想象,写下来。(出示)

1.羊皮筏子正在行驶,突然一个巨浪打过来,

只见艄公__。

2.艄公撑着羊皮筏子刚刚驶过一个险滩,

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旋涡,只见

(大约5分钟之后,教师组织汇报)

师:艄公会怎么做呢?

(全班只有两个学生举手,教师只得让这两位起来说)

生:羊皮筏子正在行驶,突然狂风大作,一个巨浪打过来,只见艄公猛地调转船头,躲过了巨浪。

生:艄公撑着羊皮筏子刚刚驶过一个险滩,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旋涡,只见他使劲一撑竹篙,羊皮筏子一下子从旋涡上飞了过去。

教者设计这两个填空,意在训练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同时进一步体会艄公是“黄河的主人”,“语文味儿”十足。但为什么汇报时应者寥寥呢?笔者特意查看了附近的六个学生,有五个学生只是照抄了教师出示的填空,有一个胡乱写了一句。原因就是教师在设计这一教法时,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远离黄河,没坐过船,也没撑过船,更甭说羊皮筏子了。毫无生活体验,你让他去想象遇到上述危险时艄公会怎么做,他能想得出吗?即使想出来了也只能是不合实际的胡编乱造,上面那两个学生的回答就是例证。倘若听课的孩子就生活在黄河岸边,他们的汇报一定会非常精彩。

成尚荣先生指出:课程改革“来不得急躁,更来不得浮躁,它拒绝功利主义,也拒绝平庸和肤浅”。作为课程改革的细节——阅读教学设计也是如此,我们绝不能将目光仅仅盯在“怎么教”上,要跳出教法看教法。只有耐住性子,读透文本、确立目标、研究学生(实际上,这仅是设计教法必须关注的最基本的三个方面),才有可能设计出富有实效的教法。倘若舍本求末,只吃“第四个馒头”,极有可能闹出笑话,不仅误人子弟,也会害了自己。

标签:;  ;  

教学设计怎么能只吃“第四块馒头”?_教学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