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实效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必然趋势,市、区教育局也一再强调要打造“高效课堂”,一股课改新风正在威宁大地上吹起。可是,当真正走进一线课堂,你就会发现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低效课堂”甚至“无效课堂”屡见不鲜。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很多教师依然沿袭着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随处可见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被忽视了,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在我们的课堂集体调研中,我们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原因
1.偏离语文课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的特点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语文课的特点,把《草船借箭》上成了历史课,把《只有一个地球》上成了思品课等。他们往往忽视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没有重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教学。
2.忽视了读书和积累。由于授课时间只有40分钟,很多教师唯恐完不成教学任务,将大量时间花在教材的讲读上。课堂上充斥着词句训练、篇章分析等教学,因此,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课堂教学老师说得太多,读写积累与教学严重脱节。最终的结果便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3.内容分析过详过尽。很多教师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特点引领学生感悟文本,而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挖掘、透彻地分析,唯恐学生不懂不会。结果使本来文质兼美、生动形象、感染力很强的作品,被老师烦琐的讲解肢解成了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使得课文的整体美感、内在联系全被破坏,更别说情感的陶冶、语感的培养了。到头来,教师费劲不少,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没什么提高。
4.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随便提出一个问题后,连要求都没来得及宣读,就立即开始小组讨论。只注重合作学习形式,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却忽略了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对学生合作过程的指导,或者虽然注重合作,却没有保证充足的合作时间。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们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迷失了方向。
5.滥用先进教学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教师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课堂的“包装”:凡是能使用多媒体的环节都努力使用,不能使用的也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添加。认为“用就比不用好,用多就比用少好”,结果乱七八糟用了一大堆,老师讲得手忙脚乱,学生听得眼花缭乱,教学效果却华而不实。
根据以上五大问题,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就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着眼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应该落实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课堂教学要从语文的性质出发,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和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强调“多读”,做到“博览”;重视工具的灵活操作和熟练运用,强调“熟读”,要“多写”。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做到课文让学生自己学习、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重点让学生自己思索、难点让学生自己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3.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教师在课前要准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设计精巧的教学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用恰当的课件教具,完成精美的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调控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向40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的目标体系,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真正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落到实处。而在这四项能力中应该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文本教材与学生发生联系的直接媒介,又是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的中介。通过阅读优秀文章可以学习和借鉴名家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反过来写作又可以从某个侧面检测阅读效果如何;阅读之后进行的阅读交流和体会中,听与说既可作为阅读外延的延伸,反过来又可评价学生阅读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课堂教学改革定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上。
5.养成广泛阅读习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要想方设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进行广泛阅读,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美文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
总之,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我们只要认真努力学习,善于发现问题,针对低效和无效找准对策,不断在反思中前进,相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定会得到落实。
论文作者:熊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课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