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中心校 2733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小学高年级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创造良好氛围,培养个性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应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在阅读中充分飞扬。 例如,在教学《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时,我首先利用色彩鲜艳的草原课件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或画,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孩子都觉得有“用武之地”。我的布置刚刚结束,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有的读描写草原静态景色的段落,有的读写草原动态活动的段落,个个读得起劲,读书声响彻教室。他们不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的学生还绘声绘色地讲草原美丽的景色,还有的学生用他那五彩的神笔画出了草原的天空、羊群,更有的学生闭上眼睛陶醉在美丽的草原美景中,那真是如痴如醉。看得出,这样的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注重教授阅读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独立阅读并有所获。要落实孩子的主体地位,关键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老师都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鼓励其积极独立思考问题。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课文中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从中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由于课文较长,内容容易理解,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查阅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有的说:“分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互谈体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了自主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三、采取多样化的朗读评价,突出学生个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人人都希望听到赞美,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作出正确的评价,并予以赞美,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要避免单一化,而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平时朗读不太好的孩子经过努力,终于把一个长句子读得准确而流畅时,我们可以说:“不简单!你能读准这么长的句子。”孩子听了,心里一定很高兴,学习劲头就更大了。如果孩子把课文读好了,我们可以说:“读得这么好,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果学生确实无表扬肯定之处,我们也可以用婉转的语言表达:“如果……那就更好了。”现代教育评价不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加以引导,对别人的朗读要先提出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指出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善于读书,从而读好书,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这时,再加上赛读、挑战读,学生的好胜心理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也感受到了朗读的趣味。
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提高阅读实效,达到预期目的。如开展“读书报、谈体会”活动。为了检查学生们的阅读情况,查验他们阅读的效果,要求学生们定期将自己阅读喜爱的文章后的感受与同学分享。在这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一人写一篇,也可以几人一组写一篇读后感,然后在阅读汇报课上,组织学生上台演讲,并对学生的阅读体会及时地进行点拨,引导他们及时总结归纳自己的阅读方法,同时也借鉴了名家们的写作方法。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同时也带动了相当一部分后进生,使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及时写下来,久而久之,阅读和习作的能力必将提高。
总之,只要感悟到阅读其实是心灵的体验,那么阅读教学就会开辟出新天地,在语文教学这片神奇的园地中也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作为教师,只要用心探索教学新路,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从阅读中认识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论文作者:丁世广 王燕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评价论文; 能力论文; 方法论文; 的说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