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探微论文_姜宝森

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探微论文_姜宝森

身份证:3713211985****6118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资本的控制能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作用。鉴于此,工程管理人员应积极的加大对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以此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各阶段;控制;管理

1 项目建设各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1 项目决策阶段影响

工程造价主要因素投资者对项目决策判断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合理。项目决策是投资者在市场调研基础上,对拟建项目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通过对调研成果的比选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市场供求状况,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供给分析,环境技术因素以及市场风险等均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而这些因素也恰恰关系到工程造价成本,影响工程造价。项目决策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慢慢深化,从项目建议书到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误差率也在逐步缩小。因此,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以及可靠的论证数据尤其重要。

1.2 设计阶段影响

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工程设计费用在工程造价中所占份额较低,但其设计内容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所占比例恰恰与设计费用所占比例相反,可见设计阶段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应得以重视。工程设计分多个方面,包括总图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设备及材料的选用等。其总图中对施工场地的合理使用及正确布置能大大节省建造费用,而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能提高项目的性价比,施工工艺、设备及材料的选用均对工程造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以上因素外,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对造价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在设计概算编制过程中,其编制方法的选用影响概算的精确度,当设计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采用概算定额方法进行工程概算的编制,若设计深度不够,则可根据类似项目的概算指标进行编制,也可根据工程内容,技术条件类似的已完成项目进行编制。

1.3 项目发承包阶段影响

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在项目发承包过程中,其核心问题就是合同价款。而在招投标成为工程发承包主要方式的现阶段,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就显得尤为重要。招标人在招标中所确立的合同价款方式对工程造价影响较深,其合同价款是采用单价合同还是总价合同,或是成本加酬金方式等,它关系着项目后期的结算及结算。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项目影响也不同。招标人对最终中标单位的选择同样会影响工程造价。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对工程项目大致规划,制作招标计划,由于部分单位对招投标管理意识缺乏,导致施工单位为获得建设权,往往会降低报价,低价中标。而在施工过程中从材料及施工人员技术等方面节约成本,导致质量缺陷重新返工等问题,延长施工工期,增加造价成本。

1.4 项目施工期间影响

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方案的选择,工期、质量,法律法规的变化、物价变化、工程签证、工程变更以及工程索赔等均会影响到工程造价。施工方案选择方面,若施工单位采用正确合理的施工方案,会影响到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同时影响工程造价。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变化导致施工时必须履行,从而会引起工程造价发生增减。施工期物价波动,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价格浮动引起合同价款调整。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现场因场地条件、水文地质等不一致时,发生工程签证,从而会导致施工内容发生改变或增减影响工程造价。此外,还有施工过程中因发承包人原因,不可抗力因素,施工中遇到的不利物质条件等影响施工,发生工期、费用或利润索赔等影响工程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招投标过程的管理

招标人应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详细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资格审查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及评标标准等内容,使招标文件对整个招标工作乃至发承包双方均具有一定的约束力,避免发生招标方与投标方、各投标方之间串通投标行为。投标单位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应科学严谨,简明适用,在投标中体现自己的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并合理报价,不故意降低报价或提高报价,与各参与投标方进行真正体现经济能力的公平公正竞争。这样避免中标单位低价中标,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为节约成本造成各种问题,也避免高价中标造成建设单位损失。

2.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措施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设计阶段的造价评估,所花费的费用仅占全工程的1%。而其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却高达75%。该数据明确的显示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造价上的“效益最大化”,确保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的合理性。通过横向对比,对设计阶段中各个造价方案进行筛选。在制定造价方案前,应对工程设计图有着深入的了解,对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造价设计时,应配合设计人员,对各种建设技术从经济角度进行动态分析和比较,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并根据经济性原则,对项目建设中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合理选型。对设计过程进行限额管理,对设计阶段的招标进行完善。此外,还要增强标准设计意识,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应用标准设计,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可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坚持配构件的标准化,从而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节省工程成本。当前,施工预算图的编制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而施工单位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预算人员,并且其工作责任心普遍较差,造成工程造价悬殊的问题。同时,由于施工企业本身,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在施工预算图的编制上,会想尽办法提高预算资金。造成冒算、错算普遍的现象。因此,应对施工预算图的制定进行监管,由施工单位与承包方联合制定,并由专业的经济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2.3 加强施工阶段工程费用的动态监控

在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实际发生费用与计划发生费用往往存在差异,部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动态监控不重视,未及时纠偏,导致后期产生差异越来越大,不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因此,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重视实际发生费用与计划发生费用进行动态比较,及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原因、建设单位原因、设计原因还是施工组织不合理等原因,根据偏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组织方面、经济方面、技术方面、合同方面。

2.4 提升各阶段参与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能力

每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编制均需要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其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结果。这也要求造价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并专门从事相关专业,分工要明确,责任到人,以提高造价人员的积极能动性。若造价编制人员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项目决策阶段的误判,设计阶段其概算精确度不高,增大或减少施工预算,为后期造成更多问题。结算阶段造价编制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利益。可见,专业的造价人员应分布在各个阶段,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这也要求造价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是围绕整个项目开始到施工完成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其在工程施工中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活贤.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有效控制[J].科技风,2012(11):270.

[2]焦玉虎,张庆荣.试析建筑工程造价失控原因及控制措施[J].魅力中国,2014,22(21):309-309.

[3]马蕾,张骞,刘伟.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论文作者:姜宝森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探微论文_姜宝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