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薛铁

关于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薛铁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 内蒙古包头 014000)

摘 要:我国发电厂数量不断增加,其中电气设备作为电厂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在设备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在实际的电气设备管理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电气设备管理技术与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大规模、新技术模式下的发电模式。因此技术人员以新型电厂技术要求为基础,开展了运行维护管理研究。

关键词:电厂电气;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设备维护

引 言: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技术研究,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此我们结合当前电厂技术特征,以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的意义与原则为切入点,开展了设备运行与维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1 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安全管理意义与原则研究

1.1 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电气设备技术与运行管理中,安全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以下的几个主要作用:一是确保电厂发电生产中相关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进而保障电厂发电运行正常。二是确保电气设备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电厂生产的整体成本。三是为电厂生产整体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1.2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2.1生产安全第一原则

在电厂生产中,技术人员应将设备安全运行作为技术管理的第一要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技术管理工作。这也是我们此次技术管理研究开展的基础原则。

1.2.2技术管理统一化原则

标准化与统一化是当前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坚持安全管理统一化原则,即电气设备在设计、采购、安装使用以及维护管理中采用统一技术标准的原则,确保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现。

1.2.3确保技术创新原则

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创新工作的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持作用。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在传统的管理技术基础上做好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如采用新型的电气设备、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监控质量等,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

1.2.4生产成本优化原则

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技术人员通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安全维护中的不必要支出,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管理成本。同时在技术管理中,技术人员还应采用合理的设备与人员配置,在确保安全原则的基础上降低安全管理成本。

2 当前电气设备管理遇到主要问题

2.1 运行与维护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2.1.1缺乏有效的责任制度支持

在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中,运行与维护管理责任的确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中,管理责任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如设备日常维护日志管理中,没有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进而造成了维护日志不全、记录错误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安全维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2.1.2安全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在当前的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中,由于管理技术缺乏安全意识,进而造成了部分安全规章制度的缺失。如运行安全管理中,缺乏严格的设备控制制度,进而造成控制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1.3安全保障体系缺失

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是一项整体化的管理工作,因此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也是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部分管理者缺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意识,进而造成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如部分安全应急工作中,应急维护维修的工具缺失,就是这种保障体系不完善的主要表现。

2.2 相关技术人员缺乏

2.2.1部分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不足

随着发电技术日益受到能源行业重视,大量的新技术在电气运行与维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新技术应用需要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当前部分电气设备控制操作人员缺乏理论知识的情况较为常见,进而造成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质量的降低。

2.2.2专业技术培训力度不足

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技术更新需要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但是在实际安全管理中,由于技术专家数量的不足,因此大部分发电厂难以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工作。这两个人为因素的出现,都是造成当前电厂电气设备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电气设备安全新技术投入不足

在电厂电气设备技术调研中我们发现,新技术投入不足问题较为严重。

2.3.1新技术应用缺乏针对性

虽然现在大量的新技术在电气安全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大部分的新技术应用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如安全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与发电设备不匹配,就会严重影响新技术作用的发挥。

2.3.2安全技术没有发挥应用作用

虽然技术更新已经成为电气设备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但是大部分新技术应用过于流于表面,没有发挥应有的技术支持作用。如部分安全监护设备虽然安装了信息化报警系统,但是现场监控设备的不足影响了自动报警技术的应用。

2.4 电气设备运行环境问题较多

2.4.1未根据设备要求进行环境改造

当前大部分电气设备对于运行环境有着较为严重的要求,如大部分数控设备对于环境温湿度、灰尘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新设备环境改造中,部分技术人员没有遵守改造技术规范(如空调温度控制精度没有遵守技术规范),造成后期环境控制不达标。

2.4.2设备使用环境发生变化

随着电厂规模的不断发展,也会造成电气设备使用环境变化。如随着新设备的安装,厂房内的电磁环境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对电气设备造成电磁干扰,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1]。

3 安全运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

3.1 利用有效制度,确保设备安全

3.1.1管理责任制度

当前我国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建立,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岗位责任制度、人员责任制度以及责任倒查制度等内容。

3.1.2工作日志管理的制度化

工作日志是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安全管理中应将设备运行维护日志制度化,制度内容包括了日志内容、技术参数规范化以及日志书写责任制等,确保日志在安全管理作用的发挥。

3.2 加强设备维护管理与安全队伍建设

3.2.1做好基层队伍建设

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日常设备控制与维护基层工人是安全工作实施基础。因此安全管理应以技术工人、班组为单位,开展安全技术、制度等培训工作,确保安全工作的开展。

3.2.2形成良好的技术人员培训模式

在新电气设备安装使用、设备更新等工作阶段,电厂都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同时技术人员应在本企业设备应用实践基础上,做好相关的理论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技术操作的结合[2]。

3.2.3提高管理者安全意识

电厂设备安全管理者是安全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当做好企业管理者安全教育工作,培养提高管理者安全意识,进而从管理层面提高电气设备安全质量与效率。

3.3 做好技术创新研究

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技术人员应根据在企业自身基础上做好设备管理与安全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两个原则。(1)实用性原则,即技术创新应在电厂原有技术基础上开展,可以起到有效的安全管理作用,避免新技术无法有效落实应用[3]。(2)配套原则,即新技术应配套采用,避免新旧技术实现有效配合造成新的安全技术问题。

结束语:

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与维护工作的开展,对于发电企业安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技术人员结合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特征,从管理体系、人员队伍、技术创新以及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开展了技术与管理研究,保障了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永强. 浅析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与故障维护[J]. 科技与企业,2014(16):114.

[2]田新. 火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和故障处理[J]. 科技视界,2015(17):226+272.

[3]罗毅. 探究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养护[J]. 科技与企业,2013(19):96.

论文作者:薛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薛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