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论文_穆锡峰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论文_穆锡峰

中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高速铁路隧道的施工中,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加之目前现有的技术仍存在弊端,因此可能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大幅度缩短使用寿命。为改善这一现状,就须对现有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加以优化和控制,从而减少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保证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整体运行质量。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几个要点分析

1.1控制爆破技术

控制爆破技术是铁路隧道安全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术手段。相关试验资料表明,不同爆破方法会对围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比如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相比,前者对围岩造成的损伤程度约是后者的3~4倍。基于这种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相关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控制爆破模式,即掏槽爆破区预裂+周边光面爆破的新型控制爆破模式。

1.2施工机械化配套技术

在铁路隧道机械化施工过程中,结合隧道的围岩级别、断面和施工工艺等提出了3种机械化配置方法:①超前地质预报、开挖、喷锚、仰拱、装运、防水板和二次衬砌等施工环节中,建议采用臂液压凿岩台车,该设备可用于开挖钻孔和锚杆钻孔;②支护施工中的混凝土喷射建议采用喷射机械手;③仰拱施工中可采用带有行走设施的仰拱栈桥,以提高作业效率。

1.3不良地质隧道的施工技术

铁路隧道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如富水断层、岩溶、黄土、高地应力段和全风化地层等特殊不良地质,这些地段施工应在结合隧道项目的地理环境和实际基础上,始终遵循“早预报、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施工原则,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和安全保障措施。

1.4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

铁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包括重大施工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和不良地质等;常用的预报手段有:地质调查与推断、超前平行导坑、超前水平钻孔、地质雷达等。所谓的监控量测即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用于采集能够反映围岩动态信息的手段,这种信息获取技术能为工作人员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1.5隧道安全风险管理

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应注重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比如不良地质灾害、惯性事故、有害气体等,而针对上述风险问题最关键的是做好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这两项工作,具体来说是结合以往工程实践、施工人员个人经验先进的科技手段及成熟的技术等,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规避和控制,以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率,控制工程成本。

2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与控制要点

2.1隧洞施工

隧道洞口是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进度,而且还与安全密切相关。(1)作为整个隧道工程施工的起始工序,在对洞口进行开挖作业前,要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即对隧道所在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并对获得的勘测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处理,同时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编制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应以放线数据为前提对隧道洞口进行施工,同时对截水沟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科学放出明洞的边坡,并借助先进的挖掘机械配以人力进行施工作业,为确保明洞的稳定性,还应做好支护设计与施工,同时由于在岩体与外部的双重作用力下,隧道洞口开挖施工中易发生塌方,为有效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施工人员须对岩土体进行支护,从而提高其结构稳定性。(3)为确保导管的顺利安装,可将其插入岩石的一端做成锥形,如果钢管入岩比较困难,可在其一端插入推进工具,并用风枪送入,同时为使注入岩体当中的浆液能向围岩有效扩散,可在导管管壁周围钻花眼,间距控制在15cm左右,并呈纵横交错的方式布设。(4)为避免浆液渗漏,导管尾部50cm以内不钻花眼,并在管端加装止浆阀,注浆开始前应对开挖作业面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0~100mm,以此可有效防止孔口跑浆的情况发生。此外,注浆压力应当控制在0.5~1.0MPa,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进行注浆施工,注浆量应当先大后小,当注浆压力达到0.7~1.0MPa时,持续注浆15min便可停止。

2.2洞身开挖

在本工程中对隧道洞身进行开挖时,采用的是钻爆施工法,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隧道内部围岩的扰动,经过研究后决定选用光面爆破技术,但还需按照隧道内不同的围岩级别采取相应的爆破方法。具体施工如下。放样布眼在放样布眼前,需要先对掌子面进行清理,并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划出开挖轮廓线,然后用醒目颜色的油漆标出主要炮眼的位置,最大误差不得超过5cm;钻眼时,眼底应当落在同一个垂直面上,掏槽眼的钻孔误差应当控制在3cm以内,炮眼不得打穿或相互交错,同时为便于排水,辅助眼应当尽可能均匀分布,孔斜最大不得超过轮廓线10cm,另外在钻眼的过程中应当经常对炮眼的方向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校正,对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废除。装药光面爆破中使用的炸药为乳化炸药,在进行装药前应当先用高压风进行吹扫,并按照相关要求加工好药串和起爆药卷,待盘好脚线之后,分段号存放至箱内,同时装药时必须严格按照钻爆设计的药量进行,不可过多或过少,为加快进度可分组进行装药,但应根据规定要求堵塞炮泥,且长度最低不得小于30cm。

2.3爆破施工

为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性,本工程采用了毫秒延时导爆管在洞外进行联接的方式,并以火雷管进行起爆,整个起爆网络按照复式网络进行布设,不但可确保起爆的准确性,而且还能提高起爆的可靠性。(1)在连接过程中,导爆管既不能打结,也不能拉细,以免破损漏气,同时所有炮眼的雷管段数均必须与钻爆设计相同,并要使用黑胶布将雷管包扎在距离导爆管自由端10cm以上的位置处,当爆破网络全部连接好后,应由专人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爆破作业。(2)爆破之后,应立即开通风机进行排烟,时间可控制在30~60min,同时应安排专人进行排险,以将作业面上的全部危石及其他安全隐患排除掉,同时隧道上台阶开挖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喷射,以借此来对开挖面进行封闭,随后进行喷锚支护,同时可采用先施工上台阶,再施工下台阶的喷锚支护方式,以将上下台阶的初期支护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构成完整的初期支护结构体系。(3)在开挖爆破施工结束后,应由专人负责对隧道围岩的地质状况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分析并确定出围岩级别及岩层的具体走向,结合围岩的实际状况,对隧道开挖与支护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4)应对围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加以预测,以此为依据,制订合理可行的预防措施,从而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3结论

综上所述,在铁路隧道施工中,明确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和落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是两项重要的工作。基于隧道施工现场实际,一方面有必要结合施工组织安排,制订详细的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将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责任明确到个人;另一方面应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技术方案,以确保铁路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超勃,张涛.试分析铁路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J].科技展望,2016,26(25):30.

[2]郭祖孝.加强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220.

[3]金成军.铁路隧道防水层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6(05):91-92.

[4]余凤玲.高铁隧道施工的若干难点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6(08):172+176.

论文作者:穆锡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论文_穆锡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