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库尔勒发电有限公司 新疆 841000
摘要:在电气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加大操作的智能性,电气设备也得到了诸多的改善,以自动操控为主要的操作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日常操作的精准性,更有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自动化新兴技术还能节约成本,相比传统的技术更具有经济实用性,降低耗费,更易于被电力系统所接受。但是,新兴技术虽有如此多的优点,也被广泛采纳和应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只有不断提高电厂的管理模式,同时不断汲取新颖的自动化技术,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利于电能产业。本文分析了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电力生产需要自动化系统和智能化网络,要立足于电厂的生产、管理和系统特点,以自动化技术应用为契机,建立自动化技术的骨干体系和网络系统,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在结构、信息、系统和功能上的优势,加速智能电厂的建设进程,有效提升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实现自动化技术的配置作用、效率功能和成本优势,形成电厂应用自动化技术创新的策略和方法,有效提高电厂的经营、管理水平。
1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厂的工作效率。在电厂电气中采用自动化系统有效地降低了人力的劳动程度,采用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电厂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保证其技术优势,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对机组运行的数据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收集、归档,并为机组维修和保养提供参考数据。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及运行信息分析机组状态,为保障电厂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实现使得电力系统技术水平整体提高,促进了电力市场整体进程的加快。在电厂中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额的技术支撑,为电力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具体技术应用
自动化的新形势下,电厂内的多样电气设备都较为复杂,呈现出多样性。自动化的监控、管理以及保护,从根本上提升了电气生产总体的质量,也防控了故障带来的较大损失。借助于一体化操控,站控层及相关的间隔层都增添了智能性,获得了全方位的技术水准提升。具体来看,电厂电气系统采纳的自动化技术包含如下的具体运用:
2.1电网调度及开关站
针对于开关站,自动化新式的布置提升了各阶段的实效性,确保效能最优。在这种状态下,开关站日常的运转是安全且可靠的。最近几年,较多电厂内设的开关站都采纳了无人管理,自动化装置即可实时监测并给出数据。及时发现隐患,而后予以整改。这样做,能够减低突然发生故障时的损失,妥善保护开关站。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调度依托于计算机,增设了监测性的电力终端。在适度范围内,自动化系统可用于调配电能,确保这种配置是可靠的。确保有序的自动化调配,缩减了额外的耗费。在电力供应中,也可提升实效。
2.2新式监控手段
在集中监控中,处理器集中了各阶段内的电气信息,而后统一予以调控。相比于分散监控,集中监控拥有如下优势:更加便于维护,随时处理运转中的设备故障,维持稳定运行。但也不应忽视,集中监控也增添了额外的信息处理总量,处理速度将变得缓慢。此外,自动化电厂还设有远程性的监控。计算机可用于远程监管,实现无人管理。若采纳了远程监控,则需格外注重细微的故障隐患,及时处理这些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创新的策略和方法
3.1实现电厂的自动化控制
当前电厂应将自动化控制的模式、体系、组织建设列为主要任务,以DCS系统和结构作基础,实现对电厂各项活动、各个体系的功能控制,实现对机组、锅炉的全面参数监控。在迅速获得火电生产各项信息和参数的基础上,实现电厂生产安全性、可靠性的有效提升。电厂要利用ECS系统的优势,与自有的DCS系统加以互联整合,进一步扩大DCS系统的控制范围,提升DCS控制的自动化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厂电气与功能设备的全过程、全范围控制,建立起电厂自动化运行、自动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的新模式。
3.2实现电厂生产一体化
自动化技术可以调整电厂电力机组、锅炉、汽轮机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度挖掘每个单元机组的生产能力,实现机组的最优化运行,在有效提升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同时,控制电厂实际生产的造价和成本,既方便电厂对电力生产的掌控,又有利于电厂经济目标的实现。一体化的目标实现要依靠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要以DCI技术体系为核心,建立起电力生产系统控制和全面管理的平台,及时收集机组运行的参数和信息,准确分析电力生产的状态和情况,做到对机组、锅炉、汽轮机运行状况的全面把握,在提高火电厂运行稳定性的同时,简化监控体系和结构,降低管理和控制难度,提高电厂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效率。自动化技术还必须重点强调一体化的系统整合,以此来实现对机组、锅炉、汽轮机等各单元和各系统的潜能挖掘。通过优化系统间关系、简化控制体系、降低管理难度,实现电厂各要素的高效率运行,激发潜在的生产、管理能力,使电厂的生产与管理工作做到有序、高效、集约发展。
3.3优化电厂的网络结构
自动化技术的实现与电厂生产、控制系统的网络形式和网络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要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电力生产的实际为前提,不断优化构建火力电厂网络结构,以全面摄取、存储、加工和利用电厂的生产信息和运行参数,进而为管理、控制、决策人员制定电厂运行方式、策略和要点提供参考。从微观上看,自动化技术要依靠通信网络、监控系统和动作单元来实现对电厂的调节和控制,因此要以提高电力生产效率、电力安全水平、节约电力生产成本为目标,以局域网技术、自动化技术、远程控制技术为基础,建立并优化电厂的综合网络体系和网络结构,确保电力生产、管理与运营的自动化、高效化和科学化。从宏观上看,自动化技术要与电厂的生产程序、组织结构、管理网络进行整合,确保电厂的各项参数和信息得到全面识别,并在各子系统和网络中得到准确应用,在网络结构持续优化的前提下,应挖掘数据和信息的多维度价值和功能,为电厂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供网络、技术支撑。
3.4创新电厂安全运行体系
在过去的电厂生产中,对安全主要采用逐级、连锁、阶梯式的管理与控制模式,安全生产隐患在没有形成直接威胁和重大事故时,只能根据管理和系统结构次第上传,在中控系统识别的情况下再发出安全警报。这种方式往往会延误安全隐患的控制,甚至会因结构和体系的错误导致安全警报难于及时发出,导致电力生产出现巨大风险。电厂要建立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体系和基本结构的新型安全生产与运行体系,建立电厂分布式的故障诊断、警报、传输、自动保护等系统,全时段监控电厂生产和运营的全过程和各项活动,在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对电力安全目标的有效保障,全面提升电力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安全水平的同时,实现电厂核心竞争优势。
4结语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市场化,我国的电厂也正在逐步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采用电子自动化系统是实现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关键所在。在电厂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中,应不断提高控制技术,对电器自动化系统进行不断地完善,保证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军,李楠.浅谈电气控制系统(ECS)的应用和发展[J].自动化博览,2004.
[2]李澄,刘成民,张军政.发电厂侧电压无功控制系统[J].江苏电机程,2004.
[3]吴春,刘效东,张正军,等.张家口发电厂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J].华北电力技术,2003.
论文作者:李炜炎 宋玉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电厂论文; 技术论文; 机组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体系论文; 结构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