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论文_周小庚

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论文_周小庚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武汉市 430000

摘要:建筑学在整体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整个建筑系统的具体要求可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建筑系统的要求进行落实,实现升级处理。设计者要从新的角度入手,以系统的方式和途径实现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和方案要求可知,全面树立建筑设计的新目标,能清晰的对建筑设计语言掌握,此外积极采取国外节能方式和方法,做到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建筑水平,进而实现区域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整体性;可持续性;建筑系统;设计要求

引言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顺应了当前能源危机以及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同时,整体性可持续建筑设计也应该有更高的标准。

1 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的基本理念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下,对建筑系统的后续发展有了严格的要求,针对系统设计的模式要求可知,在后续利用过程中要突出管理基本的要求,及时进行落实。以下将对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的基本理念进行分析。

1.1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设计取得了突出的进步,绿色建筑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利用有严格的要求,在后续设计中,需要以实现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基础,满足资源的应用要求。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我国建筑行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持续发展起步比较晚,和其他发展方式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证其应用合理性。

1.2实现再利用发展

可持续建筑的基本理念是在建筑设计中,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减少负荷。按照可持续建筑规划模式的要求可知,只有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才能树立整体观念。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可知,建立对应的模型,能满足可持续发展机制的要求,考虑到建造建筑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要求可知,通过可持续建筑的有效设计能缓和不良影响,实现设计有效性。

2 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设计原则

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的设计原则就是与城市整体环境相结合,从城市整体去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将整体性可持续建筑设计技术与城市人文环境相结合,充分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都与经济社会因素分割不开,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系统特点就是使各级环境质量和资源安全度保持和谐,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实现对社会环境的保护,将居民居住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保证居民居住质量的提高。建筑整体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有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小目标到大目标,从整体到具体细节,从普通到专业,每一层次整体性可持续建筑设计都需要与设计过程相对应,一般从简单入手,逐渐发展,随着设计过程的推进,使整体性可持续建筑发展越来越好,实现环境发展与建筑经济的有机结合。可持续建筑中最突出特征就是整体性,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根据具体地域特征有针对的提出建筑整体可持续发展方案,保证整体符合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人们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就是建筑,环保人士越来越推崇绿色建筑就是因为绿色建筑能够达到可持续建筑的要求,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不断提高建筑可持续设计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的设计策略

3.1生态设计方面

3.1.1注重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在传统审美内容中增加了生态因素,是一种有机和谐的新的美学认识。在居住建筑内外环境创造中,它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形式美法则的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改造自然,而不是无原则地为满足某一方面的需求去破坏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提倡适度消费观念

尽管居住环境生态设计把“改善人居条件,提供更舒适优美的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居住环境生态设计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不赞成设计中的豪华和奢侈铺张。把生产和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限度之内,这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

3.1.3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延续和本土化设计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全世界确立,是科技、经济、文化全方位的,世界各民族各地域文化都是人类历史累积的结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持续发展中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多元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因此,作为设计师应当提倡在创作中融人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保持地域文化的特点,营造更为和谐的室内环境,而只有本土化的设计才具有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材料有着文化的内涵及地域性的特色,而且更能融入原有的地理景观之中,承载情感的记忆与象征意义。

3.2 物质层面上的环保材料使用

环保材料的使用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

3.2.1材料自身的环保性

居住环境设计应当尽量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考虑开发资源和材料的再生利用,在空间组织、装修设计、陈设布置中,材料首先要考虑选择无毒气散发、无刺激性、无放射性、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材料。尽量多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追求最精粹的功能与结构形式,降低成本、减少消耗、降低施工中粉尘、噪音、废气废水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2.2材料的再循环性

建筑材料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周围环境都不产生危害,从居住环境更新出的旧材料能够容易自然降解及转换,并且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新产品。

3.2.3材料的再生性

倡导在使用和更新过程中、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量低消耗使用。在居住环境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现代建筑能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可持续发展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

3.3技术层面上的设计基本措施

虽然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不能确保我们所处环境真正可持续地、生态共生地发展,但真正地从本质上实现生态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智能技术的引导。例如:

3.3.1计算机模拟技术

在居住环境设计之前,运用评价软件对设计图纸进行模拟,给出相应审核评价。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从建筑声学、光学、气流、微气候、空气品质、能耗等角度,对室内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

3.3.2建筑设计应当考虑后期室内设计

在建筑设计时应该较长远地看到建筑的后期室内设计,以便减少住户二次装修时造成的极大的材料、人工和经济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和对房屋安全的破坏。在技术方面,利用建筑构造技术,更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满足室内的采光要求。

3.3.3使用洁净能源

使用洁净能源既满足所使用能源的可持续性,又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如节能型灯具、节水型部件及各种太阳能设备等在住宅设计中的充分运用,都能起到节约常规能源的效果。需要可持续发展住宅建筑设计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3.3.4采用工业化技术

在工厂采用人工复合环保材料加工制作产品而后现场组装。工业化生产具有产品规格的统一化、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环保化等特点,使现场安装变得更加的简便,减少噪音污染、材料损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也为材料的再回收创造了便利条件。

3.3.5采用综合的绿化技术

居住环境绿化是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调节城市绿化空间的有效途径。在居住环境中,采用多层次,立体式的绿化技术,从住宅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等方面提供一个立体的,多层次,多趋道的绿化环境。不仅有利于环境条件的改善,更使环境富于生机和魅力,具有生态美学方面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设计研究分析,对其良好应用效果取得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在今后实践中,应加强对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设计实施策略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徐豪.关于可持续建筑设计探索[J].智能城市.2016(11)

[2]王波燕.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建设科技.2015(10)

[3]余璐.关于生态可持续建筑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

论文作者:周小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9

标签:;  ;  ;  ;  ;  ;  ;  ;  

整体性可持续建筑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论文_周小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