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乡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我国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却是不容乐观,环境绿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改善环境问题,我国许多地区都建立风景园林,但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要求高,而且建成后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养护。基于此,本文中详细分析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与养护措施,充分发挥风景园林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风景园林施工的成功与否,是一个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建设美观的城市风景园林,能够为城市居民创造更为健康以及舒适的生活氛围,同时能够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使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压力得以减轻,就需要对城市风景园林施工以及养护问题加强重视,努力营造更为美观的城市风景。
1、风景园林施工前准备
现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园林,园林的稳步发展能够促使当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带动精神文明的进步。好的园林建设能够提升市容市貌,具有美化氛围的作用,城市的环境品质也会由此提升。但是,近年来,城市污染的加剧,导致植被开始吸收毒气,环境氛围变弱。基于此,就需要加强城市建设力度,做好风景园林的施工以及养护。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建设开始之前,都应该做好完善的施工准备,编制与项目匹配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是为后期控制管理做好准备,正式施工开始之前要对施工环节涉及的材料、设备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予使用。对施工环节所用的机械、设备、工艺等进行完善的编制,获取相关设备等技术资料,确保每个环节的衔接配合得当,尽量减少设备浪费闲置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施工区域的环境,工程本身的特点、性质、结构、规模等都应该编制在方案之内,预先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工程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但最终质量却能达到项目的要求。
2、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2.1 树穴开挖技术
树穴开挖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树穴开挖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树穴开挖的工作如果进行得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整个行业所规范条例中的内容,会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影响。树穴开挖的有关施工工作如果出现技术不过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树苗的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样施工成本就会出现不必要的浪费。要有效避免这些不利的现象,从事树穴开挖技术的有关人员必须在工作开始前,基本掌握树苗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气候等环境条件,对于树苗本身的特殊属性也要做到烂熟于心。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树穴开挖施工工作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真正提高树苗成活率。树穴开挖技术是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对此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
2.2 合理使用基肥
在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中,对基肥进行合理的使用至关重要。在植物的培育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基肥,能够大大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这样一来风景园林的整体施工就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根据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在施工技术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园林中各种不同植物遗留下来的、已经腐烂的树叶就可以作为基肥投入使用。这样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植物的养分供给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植物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抵抗病虫害等外界干扰的能力也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虽然基肥有以上诸多好处,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让基肥的使用尽量做到科学合理,避免出现因单纯追求效果过量使用基肥,而烧坏了树木根部的情况。
2.3 运用移栽技术
移栽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有效运用移栽技术可以提高植物成活率,运用移栽技术时,要根据植物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移栽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详细了解不同种类树木的属性以及生长特征。在这些情况基本了解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移植树木的环境进行正确地选择,要用适当的方法对将要移植的树木根部进行正确地处理,这样树木在被移植后的生长就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要足够重视那些将要移栽的、包装完好的树苗,尽量让这些树苗更快成活,使树木成活率得到有效提高。在移栽树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风景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对于植物的养护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风景园林的各项功能都得到应有的完善。
3、风景园林施工后养护管理工作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为了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就需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以及管理工作。现阶段,多数园林绿化施工工期时间均在半年内,但相关规范指出工程竣工到移交的时间为 1 年,也就是需要在 1 年时间内,对苗木的成活以及生长状态进行查看。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就是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工作是否到位,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符合规定要求,而养护管理工作没有按照标准严格执行,例如没有按照规定时间浇水,就会降低树木成活率;如果树木没有牢固的支架,就会在后期生长中出现歪斜;如果没有给予及时的除草处理,就会因虫草泛滥,出现病虫害等,以上问题均会致使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会降低。由此可见,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首先,需要做好除草工作。苗木栽植后,需要做到经常除草,同时做好修建以及栽培工作,勤浇水。每年的施肥次数不能低于 2 次,对于枯死以及丢失、损坏的苗木,需要及时进行补栽,并对垃圾进行及时清理,保证表土得到保护。
其次,需要做好浇水以及施肥工作。为提升绿地养护效率,保证树木水分营养供给能够充足,就需要做好浇水以及施肥工作。对绿地植物浇灌反清水,能够使土壤保持湿润,增加草坪以及苗木成活率。每年的 5 月份后,天气逐渐干燥,气温会大幅度升高,树木以及草坪也需要更多的水量保持平衡,此时就需要借助水车对绿地进行浇灌,做好浇灌养护管理工作。第三,将绿地内垃圾清理干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了保证景观效果,对绿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定期组织人员对干枯以及死株进行及时修理,将修建后的绿篱以及草坪送至绿化废弃物处理站进行处理,保证绿化环境能够维持清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避免对健康植株造成污染,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第四,树干包裹管理。树干包裹就是在入冬前,用麻袋片或者针毡等缠绕新植树木以及耐寒性较差的树木,高度约为1.5 -2 m即可。针对于温度特别低的地区,就需要在外侧裹上一层薄膜,从而保证树木自身水分不会流失。第五,做好土壤改良工作。在对苗木施肥中,需要保证有机肥料的腐熟性,避免侵染源对植株造成伤害。在无机肥料的使用上,需要保证每个元素间能够维持平衡状态,提升植株的抗病力。第六,病虫害的防治。在病虫害问题上,需要坚持综合防治措施,将预防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在病虫害发生后,需要首先做好了解,做到对症下药。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生物、化学以及物理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对病虫害的天敌实施保护,维持平衡。在化学药剂的选择上,也需要保证科学性,避免对植物造成危害。
4、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以及养护措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精心的设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一定要根据园林建设的实际情况,运用适当,且与时俱进的技术,只有这样园林的建设水平和养护水平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有了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方法的支持,风景园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就会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盛森.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7(02):21.
[2]孔德敏.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6(05):113.
[3]杨小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林业产业.2016(06):78.
论文作者:王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风景园林论文; 树木论文; 基肥论文; 就会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工作论文; 成活率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