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建设生态型城市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在实现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要立足于当前生态文明视角下建筑设计吗,并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生态型建筑设计的空间组合、注重建筑结构的生态化以及建筑物外形的生态节能设计。
关键词:生态文明;设计类型;建筑设计
前言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的就是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以及可再生能源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将生态型策略融入建筑设计中,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建筑形态,以一种崭新的、绿色健康的、具有生气的建筑模型展现在人们眼中。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分析
1.1节能节地类型建筑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节能节地类型建筑的追求是必然的。此类型的建筑主要是为物质资源以及能量得到有效节约,进而使物质材料的循环利用得以实现。以生活废弃物为例,在融入生态文明思想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便希望这些生活废弃物能够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形成沼气或者太阳能。节能节地建筑要想得到有效发展,便需要注重新技术的融入,将太阳能以及其他新型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为居民提供温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1.2自维持类型建筑
对于自维持类型建筑来说,指的是将接受邻近自然环境的输入除外,完全独自维持其运作的建筑。自维持建筑主要是对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能源加以利用,并不是靠煤气、电力等维持运作。言简意赅地说自维持建筑便是“自给自足、自食其力”。自维持建筑主要目标是构建一个封闭式的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能源维持运作,并借助物质材料的单循环维持运作。显然,要想始终维持运作,建筑得到有效实现,尚且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并且大量先进技术的融入是必不可少的。
1.3生物类型建筑
于生物类型建筑而言,指的是基于整体出发,科学、客观地审视人与建筑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对建筑学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考虑。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其一,对传统材料、自然材料及其建筑营造模式加以了解,进一步借助建筑通风技术及自然采暖技术,从而拓展生物类型建筑的应用前景。其二,建筑在整体布局层面上,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性,从设计角度出发,充分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其三,将建筑设计除外,还正确地调解人对建筑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端正人的生活态度,为创建优质、文明的建筑生活环境奠定良机。
1.4生土类型建筑
生土建筑主要是对覆土加以利用,将建筑本体具备的热工性能进行改进,进而使资源的损耗得到有效降低。与传统建筑相比,生土建筑拥有诸多优势,包括可以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还具备防风防暴等作用。除此之外,使放射线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使生土建筑最显著的优势。毋庸置疑,生土建筑属于一类绿色建筑类型,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2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要点
2.1考虑生态型建筑设计的空间组合
在建筑设计的发展中,生态型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空间的组合,注重庭院空间的利用,对于公共场所以及空间布局的科学性与经济性问题充分重视,符合生态型的空间设计要求,以节能和舒适度为人们的需求,对于建筑空间内部的温度、采光以及景观设计在不同的环境有所不同,比如:室内办公室的温度要求较严格,而对于客厅以及走道、楼梯间的温度要求则相对较低,所以充分利用内部环境因素设定室内温度,形成室内外的温度梯度转换,不仅可以优化能源的消耗,对于人们因为温度剧烈变化产生的不适感也会有所消除。生态型建筑设计的空间组合在传统实践中分为功能区和动静区,在确定交通核的位置时需要从经济性和结构的均匀性角度出发,使得平面空间布局最为合理。
例如:英国建筑设计师福斯特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的设计就引用了这一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生态型建筑设计的空间有效组合,形成了室内办公空间的自然通风,采用的三角平面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接纳室外阳光,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视野环境,同时减少了相邻建筑物的遮挡空间,因此该商业银行大厦被称为是“生态之塔”,具有空中花园能量搅拌器之称。
2.2注重建筑结构的生态化
在建筑设计的发展中,建筑结构的生态化一直是人们的追求,自古以来,人们有意识无意识的都会涉及到生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都是在模仿自然环境,从而不断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而现代建筑结构形态对于自然界的模仿也蕴含着高超的技术含量,对于建筑物表现出的美学张力,是不断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表现。一方面,对于植物树木结构的模仿最早是由西班牙的建筑师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加拿大多伦多BCE文化广场中庭,就是采用树木分叉的生长机理,采用优雅刚结构,创造了两边支柱与顶棚的弧形肋架;另一方面,从生态学的角度利用竹子外直内空、劲节挺拔的生长形态,李祖源以竹子节节相生之形进行101大楼的设计,101层大楼分为8层段,外形像塔,但是又似竹子节节相生,是一种很好的注重建筑结构生态化的表现。
2.3注重建筑物外形的生态节能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发展中,建筑外形的生态节能化是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建筑物的外形又称为“建筑表皮”,主要是为了改变建筑物室内外的环境,包括建筑外墙、屋面以及底层楼板结构,同时对于遮挡设施、表皮的绿化等也需要注重生态化,建筑表皮作为内外空间结构的转换介质,只有通过室内外的能量传递、信息交换的环境因子进行转换,这些环境因子具有反射、吸收、转换的功能,能够对室内外的声音、光线、热能等产生的积极以及消极影响进行反应。2003年德国建筑工业养老金基金会办公楼的设计者托马斯就是利用建筑表皮片采光和遮阳的特点,采用片状金属板将顶部反射光传递到室内,设计了具有近似镰刀的调节装置,起到的遮阳的作用。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路径选择
3.1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在这个物资丰富到世界,人们已经开始追求更具时尚的个性空间,设计师需要在一板一眼的建筑中想出一个既时尚又合理的设计是十分困难的。首先,设计师需要对人性化设计有充分的理解,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同时如何完美的添加新颖、人性化的色彩,是对每位建筑设计师的重大考验。人性化主要是指建筑设计能十分贴合的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同时使用便捷、舒适美观,如果能具有一些文化特征的话,就更好了。如图1所示
3.2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人们处在大自然的生物圈内,如果能将建筑融入到大自然的循环圈中,站在大自然的角度上来考虑建筑的资源和能源的循环,使之更贴近自然,能在自然环境中良性循环,就已经非常好了。根据地势、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设计与周边环境相符合的建筑,不仅绿色环保,还能是居住更舒适。因此,可以考虑从回归自然的角度来设计建筑。如图2所示
3.3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首先,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正确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在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要保证自然环境没有受到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建筑设计能实现现在与未来的一体化,既能满足现在人的需要,也能不被未来人淘汰,更长时间的发挥建筑的使用价值。最后一体化是要求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应使用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有效控制危害人体的辐射、电磁波及气体等各种污染充分采用自然通风,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适当的控制,使室内温度、湿度能够达到人体所需的最佳状态充分利用直接采光,享受太阳光对人体的自然沐浴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享用,做到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要自然顺畅,使人们尽可能多地观赏到周围的自然美景注意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如图3所示
4结语
人们渐渐的开始重视环境对于人们生存的影响,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社会时代的发展需要,建筑设计面临很大的挑战。建筑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最后又融入自然环境中。在日后的建筑设计中,前提一定要以生态文明为基准,保证建筑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只有这样环境建设才会越来越好,才能改善现在建筑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现状,促进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睿扬,陈晓蔓,衣庆泳.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03)
[2]田辰.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分析[J].城市建筑,2013(16)
[3]夏谦.探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
论文作者:丁仕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视域论文; 环境论文; 类型论文; 生土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