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修复手创面的实验与应用研究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修复手创面的实验与应用研究

王增[1]2011年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通过新鲜尸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观测髂腹股沟皮瓣的血供及其轴心血管的起源、走向、血管外径,以便提供新鲜标本的解剖学数据及直观的解剖图片,为皮瓣的手术设计和操作提供更加详实的解剖学依据。2、探讨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大面积创面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以进一步提高该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1、选取12侧新鲜成人标本,经颈总动脉或股动脉行红色乳胶灌注后进行髂腹股沟区显微解剖,观察髂腹股沟皮瓣的血供,重点观测了解血管的起源、走行、分布及与周围血管的位置关系,并测量旋髂浅动脉的管径。本实验数据由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所得数据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2、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选取合适病例,应用髂腹沟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临床随访5月~12月,通过对供、受区主观与客观评定,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解剖学研究:①髂腹股沟皮瓣的血供为旋髂浅动脉,观察12侧标本中,1侧旋髂浅动脉缺如,11侧标本可见旋髂浅动脉。②旋髂浅动脉的起源存在一定的变异,在观测的标本中,75.00%(9/12)起源于股动脉,起源于旋髂深动脉及旋股外侧动脉的各有一侧,分别占8.33%,1侧标本旋髂浅动脉缺如。③旋髂浅动脉的外径为1.48±0.41mm,旋髂腹壁浅动脉干外径平均为2.02mm。④旋髂浅动脉、旋髂腹壁浅动脉干、腹壁浅动脉在股动脉的起点至股动脉起点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3.93±8.71mm、17.55±7.35mm、26.93±13.18mm,叁支血管起点在股动脉上的排列为由外而前而内、由上而下的顺序。2、临床应用结果:本组临床应用16例皮瓣,最小面积为7cm×5cm,最大面积为15cm×9cm;其中14例顺利存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经及时处理后皮瓣成活,成活率100%;16例病例术后随访5月到12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皮瓣的优良率为93.75%,皮瓣的感觉部分恢复。16例患者供区均仅留线性瘢痕,仅1例出现感觉异常,无感染、腹壁疝等其他并发症。研究结论髂腹股沟皮瓣血供为旋髂浅动脉,旋髂浅动脉相对恒定,管径适合游离移植,蒂部有规律可循,切取简便,不损伤深部组织,可用来游离移植修复创面。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具有皮瓣的面积大、管径匹配好、吻合简单、不损伤主要的血管和神经、术后存活率高、效果满意;供区隐蔽、可以直接缝合、术后并发症和继发畸形少等优点,符合皮瓣外科“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创伤损失小”的原则,是手部创面理想的修复方法。

王生钰[2]2001年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修复手创面的实验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为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的可靠性,选用家猪20头,于脊柱中部两侧腹壁设计3组带蒂随意型皮瓣,即传统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2~3mm脂肪皮瓣和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1/3浅筋膜皮瓣。用皮温测定、激光多普勒血流速度测定仪、皮瓣荧光染色等方法对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减薄层次,长宽比例及断蒂时间与传统皮瓣移植后作对比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1.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2~3mm脂肪和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1/3浅筋膜的皮瓣术后第3小时血供最差,6小时后迅速回升,第48小时基本达到术前水平;传统皮瓣术后即刻血供最差,3小时后缓慢上升,第48小时恢复术前的72%,第7天才恢复到术前水平。表明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比传统皮瓣血供重建速度快,时间早。 2.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2~3mm脂肪和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1/3浅筋膜的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例为2.5:1,且成活率无显着差异;传统皮瓣成沽的长宽比例为2:1。 3.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2~3mm脂肪和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1/3浅筋膜的皮瓣断蒂时间可提前到术后第6天。 临床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创面32例32块皮瓣,皮瓣面积最大14.00cm×10.00cm,最小2.00cm×1.20cm。断蒂时间为术后第5~7天。32例中的30例皮瓣一期愈合。 结论:1.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较传统皮瓣血供重建速度快、时间早,成 活面积大。 2.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断蒂时间以术后第6天为宜。 3.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薄范围为皮瓣面积的50%。 4.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营养来自蒂部,创缘和基底叁条渠道。 5.我们开创的耕耘开沟式平行分离脂肪法,利于真皮下血管网 的保护,提高皮瓣的成活质量。 6.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质地良好,是修复手创面的较理想材料。

孙亮亮[3]2012年在《改良腹部袋状皮瓣修复全手套状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全手皮肤套状撕脱伤是临床中的一种复杂的创伤,伤者常常是被对滚机所伤,在挤压及牵拉的作用下,手部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血管、神经甚至指骨一起脱套。临床上修复这类损伤有多种方法,但疗效不确切,仍是手外科一个棘手的难题。我们设计了改良腹部“L”形袋状皮瓣来修复全手皮肤脱套伤,以探讨改良腹部“L”形袋状皮瓣治疗手部皮肤脱套伤的效果,从而为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全手皮肤脱套伤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全手套状撕脱伤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7-50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和深部组织损伤。传统腹部袋状皮瓣修复治疗10例,改良腹部“L”形袋状皮瓣修复治疗10例。对入组对象以下信息进行跟踪随访:皮瓣存活情况、皮瓣外观及对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部活动度及患者满意率,从上述几方面对伤手的功能进行评定。传统腹部袋状皮瓣组:患者取平卧患肢外展位,沿创面外正常皮肤切开至深筋膜、彻底清除坏死皮肤、皮下组织及坏死的肌肉组织并清除污染的组织。彻底充分止血。过氧化氢溶液、洁尔灭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后再次止血。根据清创后手背侧皮肤缺损大小,设计腹部皮瓣。在同侧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交点处作为皮瓣切取处,垂直伤手摆放方向做“—”形切口,于皮瓣下分离足够皮下组织,将整个伤手埋入袋状皮瓣下,术后4周,在拇指和第一掌骨外侧和伤手的尺侧各自设计一个皮瓣切线,做延迟皮瓣,再过2周后,等到无血液循环的手或手指创面经过肉芽组织覆盖毛细血管的再生,可以接受游离植皮时于原创口及皮瓣蒂部切开皮肤,将伤手连同皮瓣一起取出,腹部一期闭合或部分植皮覆盖创面,伤手背侧皮瓣覆盖,伤手掌侧行大腿取游离皮片植皮加压包扎,1周后拆除纱包,主被动活动掌指关节,间隔8-12周分期行分指术。腹部“L”形袋状皮瓣组:以改良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清创完成后,将2-5指保留1.5-2节,将各指用克氏针固定于伸直位,确定无出血后测量手背侧皮肤缺损大小,在同侧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交点处作为皮瓣切取处,垂直伤手摆放方向做“L”形切口,沿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表面,顺着“L”切口在深筋膜表面掀起皮瓣,术中注意充分止血,修剪由皮瓣游离缘开始至蒂部,呈“阶梯式”修剪,用弹簧剪刀剔除真皮下脂肪颗粒,保留真皮下毛细血管网,即保留脂肪厚度约2-3mm,将伤手放入皮瓣下,将伤手腕掌侧创缘与腹部连续缝合固定,然后将皮瓣的创缘与腹壁及伤手间断缝合,形成一个可容手的“口袋”。术后放置引流,包扎,固定。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换药等。于术后3周多行断蒂术,将腹部伤口修整缝合,手掌侧肉芽组织覆盖,行游离植皮纱包加压包扎消灭创面。分指术同对照组。结果:应用腹部“L”形袋状皮瓣修复全手皮肤脱套伤10例,皮瓣全部成活。患者经随访l~1.5年,腹部“L”形袋状皮瓣较传统的腹部袋状皮瓣质地、外观好,无需修薄,关节功能恢复好,裸露的指神经与超薄皮瓣易于接触,皮瓣的保护性感觉可较早的恢复。同时不易发生晚期挛缩。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手指活动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改良腹部L形袋状皮瓣易于设计,无需解剖血管,操作简单、安全。2.根据腹部血供分布的解剖基础及皮瓣设计特点,改良腹部袋状皮瓣具有“双蒂”供血,皮瓣血供更丰富,此术式更安全。易于基层医院推广。3.腹部供区面积大,能够于急诊一期消灭创面,减少患者痛苦;供区限蔽,不影响美观,且可在断蒂术时直接关闭腹部创面或植少许游离皮片消灭创面。4.皮瓣质地好,具有弹性,外观易被患者接受,无需修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易于裸露的神经建立感觉,可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5.改良腹部袋状皮瓣与传统袋状皮瓣比较,无需做延迟断蒂术,且断蒂较早,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伤手的功能恢复。此术式便于临床上的推广。

李永军, 梁炳生, 陈魁胜, 崔爽爽, 古云芝[4]2018年在《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8月-2016年2月采用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87例。皮瓣切取面积:2 cm×3 cm~8 cm×20 cm。急诊修复124例,择期手术63例。结果 187块皮瓣中,术后11块(11/187,占5.9%)发生感染;8块(8/187,占4.3%)发生部分坏死;13块(13/187,占7.0%)因皮瓣臃肿需再次手术修整;1块(1/187,占0.0 5%)术后撕脱,重新给予缝合后成活。患者对修复后的手部外形满意,暂时性的指间关节僵硬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练习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手术安全简单,并发症少。如果适应证选择恰当,仍不失为覆盖手部创面的一种理想选择。

陈雪松[5]2013年在《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应用游离及带蒂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外径≥1.00mm者)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个体化“精确”自由修复全身不同创面的解剖基础、手术设计方案及相关理论依据,总结该皮瓣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临床应用建议。方法一、应用解剖研究1、乳胶、泛影葡胺混合液灌注新鲜小腿标本20侧,通过直接解剖及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平台后虚拟解剖观察2种方法,研究:①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管网分布规律及解剖分型,腓肠神经构成的解剖差异,以及二者间的关联;②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的分布规律、解剖分型及其临床意义;③计算机辅助图形技术在本皮瓣研究中的应用价值。2、3侧新鲜小腿标本制成单穿支皮瓣模型,经供血穿支分别行血管造影及亚甲蓝染色灌注逐层解剖:①观察皮瓣血管网的动态和静态X线影像学特点,研究该皮瓣的大致循环途径;②观察皮瓣各层染色情况和范围,从另一角度分析其血管网分布规律,进一步为临床提供切取超薄皮瓣和筋膜瓣/筋膜皮肤瓣的解剖依据。二、临床应用研究1、血流动力学研究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测定36块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血皮穿支的术前、术后血流速度变化,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其差异,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解释该皮瓣的跨区供血机制,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其临床意义。2、个体化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基于腓动脉主穿支以及皮瓣血管网的解剖分布和分型,设计叁种腓动脉主穿支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基本术式(最低位穿支蒂、不同节段穿支蒂,吻合穿支游离皮瓣),结合超薄皮瓣、筋膜皮肤瓣、复合组织瓣、双叶皮瓣及逆行吻合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功能技术用于142例全身不同部位创面的“精确”自由修复,术中对关键解剖要素进行观察。通过文献复习,并对照本中心以往病例回顾结果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做出评价,提出详细的个体化皮瓣设计方案和手术技术建议。3、腓动脉主穿支术前体表定位研究通过137例术前CDFI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体表定位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彩超影像特点及误差原因,根据该组90例术前仅通过彩超影像选择的90条皮瓣供血穿支的术中探查和选择结果,计算该法用于术前确定皮瓣供血血管的准确率。将52例患者小腿CTA数据在设备自带软件及Mimics软件平台上进行叁维重建和分割、组合、着色,获得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的解剖图像资料,据此或结合CDFI超声影像设计皮瓣。评价CTA和CDFI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临床应用建议。4、通过病例回顾和文献查询,探讨手术时机及术后循环检测方法结果一、解剖研究部分每侧小腿平均有腓动脉主穿支3.3条,分布于小腿第2-9段(按腓骨头与外踝间连线自上而下等分9段计),外径1.53±0.40mm(1.00~3.02mm),71.2%分布于第5~8段,以第6段最多,占25.8%;最粗一支外径1.87±0.48mm(1.30~3.02mm),81.0%分布于第3~6段;最低一支外径1.37±0.27mm(1.00~1.92mm),分布于第6-9段,其中65%位于第7-8段,第8段占40%。按临床意义和解剖形态可将腓动脉主穿支分为3个类型:①Ⅰ型,根部外径1.68±0.43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5.8cm,走行迂曲,分支多而粗,共31条,占47%,分布于小腿第2-9段(74.2%分布于第3,6-8段),按照其肌间隔筋膜皮肤支数量又可分为a、b2个亚型;②Ⅱ型,解剖形态介于Ⅰ型和Ⅲ型之间,根部外径1.45±0.34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4.0cm,走行较为平直,共21条,占32%,分布于小腿第2-8段(71.4%分布于第5,6段);③Ⅲ型,较为短小,多为典型的肌间隔皮穿支,根部外径1.29±0.20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2.2cm,共14条,占21%,分布于小腿第2,5-9段(71.4%分布于第7-9段)。该皮瓣供区血管网主要由真皮下血管网和深筋膜层血管网2层构成,二者借皮动脉相互沟通。深筋膜层血管网中可呈明显的纵向链式吻合者共有叁条:①内侧血管链(腓肠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链,简称内侧链);②中央血管链(腓肠神经交通支营养血管链,简称中央链);③外侧血管链(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J、腿后外侧肌间隔吻合链,简称外侧链)。20侧小腿中腓肠神经吻合型14侧,非吻合型4侧,双腓肠神经型2侧。由于腓肠内侧皮神经走行深浅,腓肠神经合成位置高低以及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和交通支的粗细不同,深筋膜层血管网也存在差异,按整个供区直视下测得的理想皮瓣轴线可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中央型),大致相当于内、外侧链间的中线,共12侧,占60%;②Ⅱ型(内侧型):皮瓣理想轴线偏向内侧链,共计5侧,占25%;③Ⅲ(外侧型):皮瓣理想轴线偏向外侧链,共计3侧,占15%。在Mimics10.01软件平台上,可对血管、骨骼、肌肉、皮肤等进行分割以及任意组合叁维重建。重建出的组织结构可赋色,呈现出与正常组织颜色接近的直观鲜明图像。所有腓动脉主穿支均可显示,12侧灌注质量较高的标本能看到其终末筋膜皮肤支,但深筋膜层和皮肤血管网无法显示。在虚拟环境中,可任意角度观察穿支血管的形态特征,测量解剖数据,做出与实体解剖一致的血管分型。皮瓣模型DSA影像可以观察到叁条血管链及大致为穿支动脉→深筋膜层动脉网→浅静脉网→穿支静脉的循环通路;亚甲蓝灌注解剖观察到皮肤着色范围的中轴线与皮瓣理想轴线基本一致,真皮下及深筋膜浅面染色较深且与皮肤染色范围基本相同,皮下脂肪层仅有较为散在的着色点。二、临床研究部分38块腓动脉主穿支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其供血穿支术前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PSFV)为24.68±15.15cm/s,术后PSFV为38.65±16.96cm/s。其中游离移植共12块,术前PSFV为14.19±6.28cm/s,术后为32.69±15.86cm/s;带蒂移植共26块,术前PSFV为29.52±15.65cm/s,术后为41.40±17.04.86cm/s,经配对t检验,p值均<0.0001,提示术后流速较术前显着增加。术前仅依据CDFI超声影像选择的90条皮瓣供血穿支中,准确率为77.8%(假阳性8条,12条不是最优选择),其中用于最低位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创面的供血穿支定位准确率为91.2%。穿支血管肌间隔段和其发出的终末筋膜皮肤支穿过深筋膜进入皮下的超声影像均较易显示和辨别,但对Ⅰ型血管的全段追踪显示较为困难,容易误判;术前穿支血管口径测量值与术中直接测量结果呈正相关,且数值较为接近。CTA叁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大体解剖结构,103侧小腿平均每侧可辨认出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2.3条(1-4条),绝大部分为Ⅰ型及Ⅱ型血管,小腿第8-9段除3侧外其余均不能显示出穿支血管。同时做了CTA和CDFI的94侧小腿中有63条腓动脉分支须借助CDFI方能与单纯的肌肉或腓骨营养支进行准确鉴别;单纯应用CTA或结合CDFI挑选出的游离移植皮瓣供血血管,术中探查准确率为100%。CT资料可以导入Mimics软件平台重建出对不同解剖结构进行任意分割、筛选和组合后的叁维图像,模拟皮瓣设计切取。142例临床手术中,最低位主穿支蒂螺旋桨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组68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方5~14cm范围内;穿动脉外径1.02±0.23mm(1.00~1.62mm),其中Ⅲ型血管49条,Ⅰ型血管12条,Ⅱ型血管7条。不同节段主穿支蒂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组31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方12-21cm,穿动脉外径1.39±0.43mm(1.00~2.10mm),其中Ⅰ型血管17条,Ⅱ型血管10条,Ⅲ型血管4条。吻合穿支游离移植组43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14-25cm,分布于小腿第2-6段;外径1.52±0.73mm(1.10~2.30mm),其中Ⅰ型血管35条,Ⅱ型血管7条,Ⅲ型血管1条。穿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根部可汇成1条,外径均粗于动脉(1.2-2.3倍)。能够在手术范围内基本确定腓肠神经解剖类型的共112侧:吻合型96侧,多数腓肠神经交通支粗大并走行表浅,非吻合型16侧,占14.3%,其中单独由腓肠外侧皮神经构成或交通支构成者5侧,占31.3%。全部142侧小腿观察到腓肠内侧皮神经粗大且走行表浅者57侧,仅占40.1%,102侧深筋膜层血管网可以根据术中情况大致作出分型:中央型63侧,占61.8%;内侧型17侧,占16.7%;外侧型22侧,占21.6%。本组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未观察到缺血或淤血。随访2-37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平整美观;随访超过1年者,重建感觉的皮瓣两点静态辨别觉6~12mm,且逆行吻合法与传统方法在效果上无明显区别。螺旋桨皮瓣及皮肤筋膜瓣技术的应用使大部分小腿供区可直接缝合,修复足踝者外形轮廓接近正常;超薄皮瓣技术修复手背和前足背者皮瓣厚度与受区基本一致;双叶皮瓣、复合组织瓣技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均取得满意效果。我中心自2005年以后逐渐开始在临床应用本皮瓣,自2010年10月以后其使用比例已经占除手指小创面外各类创面修复的85.3%,游离皮瓣的98.5%。回顾2000-2005年的597例类似创面修复,使用外科皮瓣达17种,游离皮瓣中选择最多的是胸脐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无论从供区牺牲、手术适应症、修复效果及手术操作时间看,本皮瓣均具有明显优势。结论1、该皮瓣本质上是经皮神经营养血管轴跨区供血的特殊类型穿支皮瓣:①血供符合生理、安全可靠:相对粗大腓动脉主穿支保证了皮瓣的供血能力,基于深筋膜层血管网解剖分型的个体化皮瓣轴线设计确保了皮瓣具有完整、合理的供血途径;术后供血穿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一步增加了皮瓣的血液灌注量;完全经穿支伴行静脉回流,不存在浅静脉“逆流”淤血问题。②穿支蒂设计使皮瓣具有自由的旋转修复角度,按螺旋桨皮瓣切取不仅修复外形美观,而且最大程度节省皮肤,减少小腿美容破坏。③腓动脉主穿支外径满足皮瓣游离移植吻合需要,修复部位不再受到限制。2、穿支血管的形态学研究和解剖分型对于准确、灵活的个体化皮瓣设计(例如供血穿支的选择以及骨皮瓣、多叶皮瓣、嵌合皮瓣的设计切取等)和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及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腓动脉主穿支的分布规律为本皮瓣叁种基本术式设计及其手术适应症提供了解剖依据。3、皮瓣血管网的解剖分布和构成特征为切取超薄皮瓣及皮肤筋膜瓣提供了依据,前者用于修复皮肤较薄的受区时一般不存在外观臃肿问题,后者可使大部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仅在小腿遗留线状瘢痕。4、皮穿支术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的显着增加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解释了该皮瓣穿支经低阻力皮神经营养血管供血渠道远距离跨区供血现象,符合非牛顿流体特性。该结论提示,对供血穿支的充分游离并结扎其所有无关分支有助于改善皮瓣循环。5、就本皮瓣而言,CDFI彩超影像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术前穿支血管体表定位方法,虽然CTA叁维重建可以直观显示穿支血管形态及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准确进行血管分型,模拟手术设计,但对于较细小的穿支、穿支末梢和小腿下1/3穿支血管不能显示或显示不充分,二者各有优缺点,具有互补性。CT扫描和计算机辅助虚拟叁维图形技术在解剖研究、术前穿支血管定位定型以及手术教学等方面均具有应用前景,但当前不仍不能替代常规方法。6、本皮瓣综合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和游离皮瓣各自优点,结合超薄皮瓣、皮肤筋膜瓣、复合组织瓣、组合皮瓣、多叶皮瓣等技术及本研究首次提出的逆行吻合神经法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可以自由、准确、高效修复全身不同部位创面。7、早期创面修复在减少感染机会、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治疗周期,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须遵循损伤控制原则。术后皮瓣循环监测,特别是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等客观监测方法对于确保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锦绣[6]2009年在《皮瓣在四肢整形中的应用研究附62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四肢的创伤、肿瘤切除、烧伤、感染、瘢痕切除,都可能会造成皮肤软组织不同程度的缺损及血管、神经、肌腱及骨骼裸露。皮瓣由于本身的特点已成为外科创面修复的主要手段,皮瓣的正确选择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应用随意皮瓣、轴型皮瓣和游离皮瓣对62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病例进行修复,以受区兼顾功能与外形重建,供区破坏损失小为原则,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皮瓣,以探寻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缺损的最佳治疗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类皮瓣应用的最佳指征,总结皮瓣移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采取的治疗措施以提高皮瓣的存活率及最大程度达到肢体功能兼形态的修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总结62例四肢皮瓣移植的病人,①按选择皮瓣的指导思想和病情需要,首先选择合适皮瓣的供区;②按创面的大小范围设计合适的皮瓣;③依据每种皮瓣的解剖结构分离轴心血管,并切取同受区范围大小的各种皮瓣;④用切取的随意皮瓣或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覆盖创面;⑤供区创面直接闭合或游离皮片植皮或用各种皮瓣移植闭合创面。结果62例皮瓣中60例全部成活,2例有静脉血管危象发生,经抢救后1例有部分皮缘坏死,二次皮片移植后痊愈。1例成活。53例获得3-8个月随访,9例失访,24例皮瓣外观略臃肿,皮肤色泽与受区有差异,皮瓣外观与弹性良好,部分浅感觉恢复。22例皮瓣无臃肿,皮肤质地、色泽接近邻近皮肤,痛、温、触觉部分恢复,2例皮瓣肤色较深,质地硬,1例边缘愈合不良。瘢痕形成。2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皮缘爬行瘢痕愈合。结论1、目前人体各种组织移植的种类繁多,但以受区兼顾功能与外形重建,供区破坏损失小,操作简单易行的原则,必须要对每一个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皮瓣的筛选组合和改进,严格掌握各种类型皮瓣的适应症。2、单纯四肢深部知名血管动脉的穿支血管短小,供血范围有限,但将穿支血管与皮神经营养皮瓣相结合,增加了皮瓣动脉供血,扩大了皮瓣的切取面积与修复范围。以皮穿支为蒂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具有皮瓣位置表浅、厚度适中、手术简便易行、不牺牲主干血管、血供可靠的特点,并且可重建指端感觉功能。3、在临床中能够用邻近皮瓣收到与远位皮瓣相同的效果采用前者,能够用不吻合血管的皮瓣收到同吻合血管的皮瓣相同的效果,应采用前者,只能用次要部位皮瓣修复重要部位。既要考虑受区的形态与功能,又需尽可能减少供区形态与功能损害。4、大多皮瓣转移术后的血液循环障碍主要是术后处理不当。过早负重是造成皮瓣边缘愈合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溃疡则和术后感染有很大关系,术后早期感染,瘢痕形成是造成溃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发成, 金培生[7]1997年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腹壁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外伤引起的疤痕挛缩8例,热压伤致骨、肌腱外露4例。皮瓣面积3.5cm×7.5cm~9cm×15cm。断蒂时间最短为7d,最长为12d,平均为8.3d。皮瓣蒂部创面用辐照猪皮覆盖。结果皮瓣全部一期成活,手外形及功能恢复较满意。应用辐照猪皮能减少蒂部伤口渗出和感染。结论腹壁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特别适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吴文安, 谭新东, 周海强[8]1995年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部严重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部严重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吴文安,谭新东,周海强1989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含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复手部严重电烧伤创面2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3~48岁,电烧伤面积Ⅲ度1%~3...

王生钰[9]2004年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切取方法及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临床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32例,皮瓣面积最大14.0cm×10.0cm,最小2.0cm×1.2cm。断蒂时间为术后5~7天。结果本组32例中的30例皮瓣一期愈合。结论(1)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重建速度快、成活面积大;(2)断蒂时间以术后第6天为宜;(3)本组应用的耕耘开沟式平行分离脂肪法,利于真皮下血管网的保护,提高皮瓣的成活质量;(4)皮瓣质地良好,是修复手创面的较理想材料。

李永军[10]2012年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不同时间断蒂临床疗效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不同时间断蒂临床疗效的优劣,确定其最佳断蒂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且随访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96例,其中男性81例,女15例,年龄17岁一56岁。左手38例,右手58例。拇指、食指、中指、环指和小指分别为19例、15例、8例、12例和9例,手掌创面15例,手背18例。随意皮瓣39例,轴型皮瓣57例。全部病例均为单个创面,术前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肩周炎症状。根据断蒂时间不同分为4组:在皮瓣修复术后2-3周断蒂组(A组):31例,男27例,女4例;在3周后断蒂组(B组):25例,男20例,女5例;在4周后断蒂组(C组):19例,男16例,女3例;在5周后断蒂组(D组):21例,18例男,女3例。损伤原因:砸伤28例、热压伤24例、绞伤18例、炸伤11例,其它15例。缺损面积:12cmx8cm一3cmx2cm.皮瓣制作方法、术后护理措施和断蒂操作及康复措施均相同,分析四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构成、受伤侧别、吸烟率及皮瓣面积的可比性,采用皮瓣成活率、伤口感染率、肩关节恢复情况、手功能恢复情况、皮瓣质地、恢复伤前活动的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确定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不同时间断蒂的临床效果。结果:4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构成、受伤侧别、吸烟率及皮瓣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6个月皮瓣质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6月随访,四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周<0.001,P1月<0.001,P6月<0.05),A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A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最低(41.9%);恢复伤前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患者恢复伤前活动的时间最低(6.1±0.9周)。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术后2-3周断蒂成活良好,伤口感染率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恢复到伤前活动的时间短,临床疗好。随着断蒂时间的延长,患者伤口感染率增加,肩关节恢复时间延长,恢复到伤前活动的时间延长。

参考文献:

[1]. 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D]. 王增. 泰山医学院. 2011

[2].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修复手创面的实验与应用研究[D]. 王生钰. 延边大学. 2001

[3]. 改良腹部袋状皮瓣修复全手套状撕脱伤的临床疗效[D]. 孙亮亮. 河北医科大学. 2012

[4]. 髂腹股沟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分析[J]. 李永军, 梁炳生, 陈魁胜, 崔爽爽, 古云芝.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

[5]. 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D]. 陈雪松. 昆明医科大学. 2013

[6]. 皮瓣在四肢整形中的应用研究附62例报告[D]. 王锦绣. 郑州大学. 2009

[7].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李发成, 金培生. 徐州医学院学报. 1997

[8].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部严重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 吴文安, 谭新东, 周海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5

[9].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J]. 王生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

[10].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不同时间断蒂临床疗效的比较[D]. 李永军. 山西医科大学. 2012

标签:;  ;  ;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修复手创面的实验与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