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胡仁娜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胡仁娜

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马楼初级中学 710500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并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陶冶学生情操。在全社会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将诗歌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改变诗歌教学的陈旧模式。

一、当前学生诗歌学习和诗歌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极大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尤其在对诗歌学习方面,不再像早些年的学生,他们对诗歌满怀喜欢、充满热爱。而如今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以致于老师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学生能接到下一句,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认为是一种负担,更或认为是一种痛苦折磨。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更甚是无奈地放弃。语文诗歌教学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形势,对广大语文教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学生对诗歌毫无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配乐诗歌朗诵后,望着一脸漠然的学生,作为语文老师深感无助与无奈。这些情况使我陷入深思: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诗歌教学应如何适应时代的潮流和学生的发展?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锐减?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在新课改方兴未艾、稳步推进的现今,诗歌教学所面临教学脱节这一问题始终困扰广大教师,该如何应变、如何处之?作为身处前沿的一线教师尤其是广大的农村语文教师,尽快改观我们诗歌教学的被动局面,探寻行之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原因分析

1.学生没有诗歌阅读习惯。

诗歌学习,阅读是“源”,通过阅读才能理解诗歌的意蕴,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只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和能力。而我们的中学生实际状况却是:

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使更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他们无心阅读,即使借助网络阅读,也多为网络小说及各种碎片式的资讯。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更谈不上对诗歌的阅读了。因此,学生的诗歌阅读习惯需要老师帮助培养。

2.诗歌学习的兴趣性不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前提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更不可能是一下子产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教师教授、讲解诗歌也是更多的是为了应对考试,这也导致诗歌教学中普遍地存在的功利化的倾向和苗头。现实中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将诗歌教学简化为应试技巧的指导和探究,使得优美雅致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诗歌无形之中就缺失了审美鉴赏功效,又如何来谈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和培养诗歌学习兴趣。在此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固有的应试的倾向,应该对学生加以一点一滴的熏陶,帮助其诗歌学习的兴趣不断地培养和提高。

三、提高诗歌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及对策

1.营造氛围,培养诗歌兴趣。

布鲁姆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语文老师在所选诗歌篇目时,可以大胆和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多样的手段,借助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来营造浓郁的气氛。在课堂外为学生推荐经典诗歌篇章,组织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自主选择诵读,同时组织兴趣小组及文学社团开展有关诗歌交流及创作活动。在校园中大力地营造学习诗歌的大气氛,积极地调动起学生广泛地参与诗歌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

2.遵循教学、学习的规律,有效地开展诗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诗歌教学规律开展教学。诗歌鉴赏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自主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诗歌形象、意境、情感的把握应该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老师的引导共同完成,而不仅仅是老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自主理解感悟、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的有序、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而不是把课堂当成老师一个人的舞台。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感知,教师只做适时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对诗歌的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3.按题材、体材来分类进行教学。

按题材、体材来进行分门别类,将诗歌划分不同的区分度来进行诗歌教学。这样一方面学生了解了诗歌题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通过大量的诗歌比较,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以便求同辩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根据诗歌本身固有的特点,开展诗歌教学。

诗歌的特点具有情感性、画面性、音乐性等特点,其核心是情感性。老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挖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在教学中老师只需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后获得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感悟。为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运用音频、视频等来表现诗歌的画面性及音乐性。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诗歌教学无疑是一大突破口,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开创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应对新课改的需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尽情地在诗的海洋中徜徉,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熠熠生辉。

论文作者:胡仁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胡仁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