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须探究影响水泥材料检测质量的因素,分析当前我国水泥材料质量检测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水泥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措施。当前影响水泥检测质量的因素有仪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因此,只有提高水泥材料检测的质量,才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关键字:水泥;质量检测
水泥是一种粉状建筑材料,具有水硬性无机胶凝的特点,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搅拌后成浆体,这种浆体可以在正常的环境中硬化,如果在硬化过程中喷加一定的水硬化效果会更好,在使用时常与砂、石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他们可以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我国早期发现的石灰与火山灰所形成的混合物加水凝结后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极为相似,它与砂、石、钢筋经过结合称为钢筋混凝土,硬化后强度较高,不仅抗压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在建设工程中,水泥的质量检测必不可少,其检测工作质量的高低对水泥在施工现场中的正确使用有着重要影响。在对建筑材料中的水泥进行检测时,检验人员应当切实按照相关评审准则,在监督检测的各个环节中将质量控制要求落实到位,做好各项检测质量工作,以便保证建筑材料中水泥检测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下面对建筑材料中水泥质量检测的要点进行分析。
一、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及定义
1、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熟料、小于等于百分之五的石灰石,或者高炉矿渣粉和适量磨细的石膏混合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可分为两种,代号分别为:PI和PⅡ。两个品种的区别在于PI不加混合材料,而PⅡ加入小于等于百分之五的石灰石,或者高炉矿渣粉。
2、普通水泥。是由硅酸盐熟料、百分之五至小于等于百分之二十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磨细的石膏混合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代号:P.O。
3、矿渣水泥。是由硅酸盐熟料、小于百分之二十至小于等于百分之七十的高炉矿渣粉和适量磨细的石膏混合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分为两种,代号分别是:P.S.A和P.S.B。两个种类的矿渣水泥的区别为:P.S.A的矿渣掺和量为百分之二十至小于等于百分之五十;而P.S.B的矿渣掺合量为百分之五十至小于等于百分之七十。
4、火山灰水泥。是由硅酸盐熟料、小于百分之二十至小于等于百分之四十的火山灰质混合料和适量磨细的石膏混合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代号:P.P。5、粉煤灰水泥。是由硅酸盐熟料、小于百分之二十至小于等于百分之四十的粉煤灰和适量磨细的石膏混合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代号:P.F。6、复合水泥。是由硅酸盐熟料、小于百分之二十至小于等于百分之五十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磨细的石膏混合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代号:P.C。
二、水泥质量检验项目
1、硅酸盐水泥化学检验项目:不溶物、烧失性、三氯化硫、氯离子、氧化镁、凝结时间。
2、硅酸盐水泥的物理检验项目:强度、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
三、水泥检测控制要点
1、建筑材料中水泥样品的存放
就一般情况而言,建筑材料中对水泥的检测时,要求样品应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被送到实验室里面,这样才能保证水泥样品被送去检测时能将温度达到一致,这样产生的效果才会真实可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水泥进行检测前,应将实验室的事前工作做好,按照相关规定在封存样品时,应留够足够的数量来为以后的实验做准备,并且所有的样品在进行封存时应当保证其密闭性,且所装容器不能与水泥发生任何反应。如果在密封工作落实不到位,那么样品很容易出现受潮的情况,从而再引起变质、结块,这样对检测的公正性以及可信度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封存的样品的保留也失去了自身应有的价值。
2、检测环境
一般情况来说,对建筑材料的整体性能能产生影响的决定因素就是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的变化,所以说,在对建筑材料中水泥的检测时,周围的环境条件应有标准的明确规定。通常实验室温度需控制在20℃左右且相对湿度需大于50%,无论是水泥的试样、用具、仪器以及拌合水都应当与实验室的温度保持一致。在进行破型实验操作时,实验室的温度也应控制在20℃,湿度也不能小50%。在水泥进行凝结时,一定应当周围的环境因素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否则对水泥检测的最终结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水泥实验设备控制要点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在对建筑材料中水泥的检测时,应保证实验室有一套校准设备的详细计划。一些检测、测量仪器设备会对校准、检测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其投入使用前,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对其进行校准等技术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水泥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试验设备是影响水泥检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论设备的安装和操作都直接影响水泥的检测结果,具体的影响因素由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安装。如振实台的安装,为了防止外界的震动影响振实效果,因此振实台按照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制作,制作时要用水平尺超平,并且在振实台上铺设天然橡胶板,否则影响检测结果。同时在操作时,振动的频率和振幅一定要按照设备上的说明书进行设置,新购置的设备要现进行试运行,再作试验使用。2.2实验筛的筛底。筛底要按时进行更换,由于水泥对筛网的磨损很大,使用一段时间后筛孔就会破损或者增多,因此要及时更换,否则影响检测结果。
(2)行星搅拌机的正确使用。水泥样品的搅拌是水泥强度试验的第一步,搅拌的均匀如何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在正常使用使,先慢速搅拌30秒,后再快速搅拌30秒,停止搅拌90秒,再快速搅拌50秒左右,同时要将搅拌叶与锅底和锅壁的距离设置在2-4毫米之间,如果间距大会造成锅底样品不均匀,间距小了会造成叶片将样品颗粒磨碎,影响检测结果。
4、对于检测出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
在实验室进行建筑材料中水泥检测时,在数据处理以及转换、计算时,应当有适当的规范,并将其保证得以有效的实施。在对水泥检测的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环节就是采集原始数据、并及时的处理相关数据以及到最后判定的结果,所以说,我们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文献进行实际操作。但往往有一些水泥检测的工作人员会对国家标准的相关知识有所忽略,这就造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计算出的结果不够科学合理,最终的结果与正确性偏离很多。
5、监督日常的检测工作
在进行水泥检测时,应当配备专业的、并对各个检测环节、程序、方法都熟悉的工作人员,并适当的对各个校准检测环节进行日常的监督。一般情况下,在检测的关键环节中,应当有日常监督被安排在内,如果说用水检测标准稠度的最终结果不够准确合理,这会对水泥凝结以及安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时候还会有误判的情况发生。所以说,在水泥检测中,对于用水量的检测应当进行特别监督。
6、控制检测结果
为将水泥检测结果的质量得以控制,应当对内部的质量控制进行监控以及衡量;并且对于各个实验室之间的能力进行对比验证,在检测或者校准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最后检测预留样品并对各个样品的特性进行分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材料中水泥的检测应当遵循国家的相关质量检验标准,对各项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并及时的控制对检测质量产生影响的一些外界因素。在检测能力上也应当有所提高,这样才能保证水泥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论文作者:郑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水泥论文; 样品论文; 材料论文; 矿渣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磨细论文; 熟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