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药学角度探究儿科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论文_朱锐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学的角度探析阿奇霉素自儿科中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儿科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患儿,共计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0例患者分到观察组,另外40例分到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不使用阿奇霉素。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和分析患儿的临床状况,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使用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分析可知,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具有明显区别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儿科治疗的过程中阿奇霉素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不利于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要深入研究阿奇霉素在使用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阿奇霉素在儿科的安全有效的使用。

关键词:临床药学角度;儿科;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前言:据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儿科药物治疗时,阿奇霉素的使用率较高,儿科用药时,要对阿奇霉素使用的安全性加强重视。用药剂量不合理是导致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患儿的脏器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年小的患儿,其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因此此类患儿发生用药安全问题的几率较大,需要医务人员合理的控制药物使用,才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儿科患儿进行分析,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探析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儿科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1例:19例),本组患者的年龄介于2-8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31±1.87)岁,病程介于2d-7d之间,其中有9例急性咽炎、9例肺炎、13例急性扁桃体炎、9例鼻窦炎。平均病程为(4.13±1.68)d。对照组中男女患儿的比例为(22例:18例),该组患儿的年龄处于3-9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89±1.98)岁,其中有9例急性咽炎、8例肺炎、15例扁桃体炎、8例鼻窦炎。病程处于2d-6d之间,平均病程为(3.92±0.77)d。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论是年龄、性别,还是病程,均无较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鲜明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口服阿奇霉素药物治疗,在使用该药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控制好药物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每天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1次,连续使用该药物治疗1周,之后停止用药,2d后继续用药,一个疗程为1周。观察组的治疗过程中不使用阿奇霉素,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结核患儿的疾病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急性咽炎的患儿治疗中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其他抗生素药物结合治疗,指导患儿进行漱口,在此过程中使用淡盐水,以此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的情况发生[1]。在肺炎患儿的治疗中,要保证患儿的呼吸通畅,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症状,需要使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就急性扁桃体的治疗而言,要对患儿的身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可采用咽炎治疗方法和肺炎的治疗方法同时进行。而在鼻窦炎患儿的治疗中,需要对鼻粘膜的收缩情况进行改善,此时应采用专用收缩剂治疗,同时配合使用除阿奇霉素外的抗生素治疗方法。

1.3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过敏性皮疹及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症状,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均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完成,以(%)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数据的比较使用卡方X2检验,如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据表1所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30/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据表2所示: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4/40);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两组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中使用的抗生素药物中阿奇霉素较为常见,虽然该药物能够促进药物使用依从性的提高,但是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阿奇霉素用药后,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类型有恶心、过敏性皮疹及肠胃不适等,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其身体各项机能处于发育阶段,抵抗能力较弱,所以使用阿奇霉素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因此,在患儿使用该药物时,应该加强重视,控制好药物的使用剂量[2]。临床治疗中长期使用阿奇霉素,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导致患儿的免疫力遭到破坏,基于此,该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要掌握科学的使用方法。该药物还具有一定的渗透性,由于浓度较高会对细胞的代谢造成影响。由此可见,患儿在使用该药物时,尽量避免连续使用,治疗期间要停药几天。

为了避免儿科使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应该加强相关管理工作,对于临床医师,要将医院的查房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根据医嘱严格用药途径和方法。其次,临床医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定期参加相关讲座和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对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熟练掌握,特别阿奇霉素的使用原则要详细了解。从而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的情况发生,以此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

综上所述,儿科治疗的过程中阿奇霉素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该药物使用后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较多,不利于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要深入研究阿奇霉素在使用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阿奇霉素在儿科的安全有效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徐大良.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169-170.

[2]朱霖.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8):111-112.

论文作者:朱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从临床药学角度探究儿科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论文_朱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