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论文_蔡巍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论文_蔡巍

蔡巍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12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地下空间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于是,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因此,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隐患,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了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管理,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管理能够不断的完善,使施工的环境更加的安全。

关键词:隧道及地下工程 工程施工 工程中 问题 研究 进展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地下空间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风险,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研究,在日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问题管理能够不断的完善。

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介绍

(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组成部分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的工作就是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挖掘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挖掘设备会破坏原有的地层结构,打破平衡的状态。在挖掘的过程中,会将原岩系统分成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为:围岩区以及原岩区。在进行挖掘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原岩区受到的干扰较少,并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但是,在围岩区中,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主要的特征为: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岩体所受到的影响也会逐渐的减弱。因此,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挖掘的过程中,应当尤其注意,一旦疏忽,将会使围岩区的地层稳定性降低。保证围岩区岩石的稳定性,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稳定性。

(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主要作用

在整个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包含了很多的系统,这些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有相互依存。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只有保证这些子系统正常的运转,才能保证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这些系统中又存在着许多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减少交通的压力,保证地下的空间充足,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

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本问题

(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若想对工程的风险进行管理,首先应当做的工作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进行风险识别的方式主要有:风险的分析和风险的辨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模型的方式对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模型中发现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风险,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对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将经济上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并且保证风险持续的周期较短。风险的管理换句话说就是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二)进行风险分析的过程

在当前状况下,关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研究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施工工程,风险分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这一方面的探索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大多数的方法是对工程中风险的评估方式进行研究。

1、识别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识别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可以及时的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控制。在当前状况下,施工的工作人员经常由于缺少施工的风险分析资料而专门聘请专家进行调查。这会使风险受到专家主管意识的影响,会造成实际上的偏差,从而导致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2、对风险进行分析

在对隧道及地下工程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识别风险,其次,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对工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风险的分析是对风险评价的基础。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有许多种方法,其中,量化的分析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了风险相乘的理念来进行。在这之后,将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风险按照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许多的缺点,那就是经常会出现加倍效应以及稀释效应。

3、制定出风险的评价体系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若想对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就应当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风险评价体系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车站施工阶段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等级评价,对风险控制的管理与实施均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当前状况下,国际上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来对风险评价体系的制定建立起一套规章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我国却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体系,因此,我国在风险评价体系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制定出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对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

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是一种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以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将施工过程中经济上的损失降到最低。

当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主要风险得到控制后,还会存在着一些剩余的风险。这些剩余的风险经过发酵后,很容易会形成新的风险。为了避免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风险,则应当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监督剩余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剩余风险的发展趋势,便于及时的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这样,能有效的降低风险,并且使隧道及地下工程能够顺利的完工。三、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本问题解决方式研究进展

(一)实例

以南京市二号线为例。该条线路贯穿了南京市的主城中心以及副城中心,贯穿的距离较长,共有十九个站。与一号线形成了一个交叉的网络结构。

据资料显示,该条线在施工的过程中,地形较为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该条线主要经过粉土,粉砂,以及粘土等地层。不仅有着较大的难度,而且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就需要对这条线路进行风险分析。

(二)识别该工程中的风险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若想对工程的风险进行管理,首先应当做的工作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进行风险识别的方式主要有:风险的分析和风险的辨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模型的方式对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模型中发现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风险,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对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将经济上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并且保证风险持续的周期较短。风险的管理换句话说就是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三)分析该工程中的风险

在分析该工程中的风险时,应当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其一,确定风险的接受准则;其二,量化风险的强度。以南京二号线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分析,确定出较为严重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的风险,概率值较大的风险,急需控制的风险,可以接受的风险,需要监测的风险,不可接受的风险等。并且对这些程度的风险进行量化控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自在该行业中还缺少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因此,就应当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对该项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强度进行评估。

(四)解决该工程的风险

以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制定出该项工程的风险解决办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南京二号线的基坑较深,因此,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挖掘的过程中应当加强钢筋与钢管支撑的强度。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当混凝土的强度增强到一定数值时,才可以将钢管与钢筋去除。

其二,在该项工程中,地下水位较高,土层质量较差,很容易出现突发性事故,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对地下水进行处理。

其三,在进行该项工程的施工时,工期恰好安排在梅雨时节,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使该项工程经常出现基坑塌陷等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风险,由此可见,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问题管理的重要性。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了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的问题管理,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问题管理能够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晶,王鹏飞,谭跃虎.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问题管理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5(02):385-389.

[2]王晶,谭跃虎,王鹏飞,江巍.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分析与控制[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04):379-383.

[3]张津璞. 关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问题管理的研究[J]. 江西建材,2016(11):162.

[4]麻凤海,李盾,吕培印,孙丽. 隧道及地下工程悬臂式掘进机施工风险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02):145-148.

[5]程振宏. 浅析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243.

[6]江新,胡文佳,袁轩,孙正熙,郑霞忠.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演化的BP-SD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12):67-72.

论文作者:蔡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论文_蔡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